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項羽如果當初過了烏江,歷史的走向會發生改變

項羽如果當初過了烏江,歷史的走向會發生改變

一提到秦末楚漢之際,人們便會想到劉邦項羽之爭。西楚霸王項羽兵敗後,無顏東山再起,選擇了在自刎,而劉邦成了漢高祖,坐擁萬里江山,但是這並不影響項羽的自身的傳奇。

後世人每每談到項羽,也是感慨良多,各有看法。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項羽的傳奇人生。

項羽早年間就有一統天下的鴻鵠之志,只是在少時學習兵法並未十分用心,只是十分粗略的簡單學習。以小見大,這可能也是日後楚漢之爭中,項羽不敵劉邦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208年,在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之後,當時的太守殷通就有了想要滅秦的想法,項羽的雄心壯志也在這一刻被喚醒,於是先發制人,開始起義。

項羽和劉邦聯手一起作戰,大破秦軍,神勇無比。在項羽消滅了秦軍的主要部隊之後,有不少的人勸諫他殺掉劉邦,認為劉邦志向高遠,如果項羽想要統一天下,劉邦於他不利。

而項羽重情重義,對曾一起作戰的劉邦也頗為不忍,一直猶豫不決。項羽的手下便讓他在席間舞劍,來刺殺劉邦。而項羽又一次沒有果決斷事,被急召來的樊噲所阻擋,劉邦逃過一劫。而這大好江山,也已經在項羽的猶豫不決中慢慢被他人征服。

項羽聽說劉邦已經佔了關中之地,便在公元前206年發動戰爭,經彭城之戰大破漢軍。項羽的隊伍本是正值春風得意之時,但劉邦從中使詐,離間項羽和他的忠心之臣范增等人,項羽本就性格急躁,剛愎自用,身邊又沒有得力的人,就失去了原有的大好局面。

公元前202年,楚漢兩軍進行了垓下之戰,項羽沒有知人善任,反而對身邊的部下極其不信任。再加上無法穩定軍心,後方的戰爭供給不足,最終這場戰役以項羽的失敗告終。

項羽戰敗後逃到了烏江,那裡的亭長勸諫項羽回到江東重新來過,抓準時期東山再起。而項羽性情剛烈,自稱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壯烈自刎而死。

至此,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終於結束,而項羽的傳奇一生也就此落幕。若說項羽一度掌握著優勢,沒有奪得天下固然可惜,可是他性情剛烈,用人多疑,可能也並不適合一統江山。

項羽的一生勝時是風光無限,意氣風發;敗時也是悲壯凄婉,令人感慨。如此酸甜苦辣,大起大落一一嘗過的人,也可以稱得上是「傳奇」一生了。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當初項羽過了烏江,從前他帶著8000子弟闖出一片天下,那後來他也許可以再借江東父老之力,重新跨上戰馬,那歷史的進程也許就不會是最終劉邦掌權天下了!

(如果項羽當初過了烏江,歷史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歡迎評論或者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官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