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球曾經最大最靈敏的望遠鏡,如今卻荒廢成垃圾場

全球曾經最大最靈敏的望遠鏡,如今卻荒廢成垃圾場

全球曾經最大最靈敏的望遠鏡,如今卻荒廢成垃圾場

全球曾經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位於美國波多黎各自由邦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天線口徑為305米,天頂掃描角20°。它的天文台和它巨大的望遠鏡系統始建於1963年,由美國國防部投資建設,曾是世界上靈敏度最高的宇宙監聽系統,能夠接受和分辨出來自數百萬光年以外的宇宙電磁信息。Arecibo望遠鏡自建成以來可謂出盡風頭。

全球曾經最大最靈敏的望遠鏡,如今卻荒廢成垃圾場

2016年7月,隨著中國建成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位於波多黎各的美國阿雷西博天文台望遠鏡卻面臨可能要關閉的命運。由於年久失修,缺少維護經費,這座曾經世界第一的射電望遠鏡,如今銹跡斑斑,像個大垃圾場。

全球曾經最大最靈敏的望遠鏡,如今卻荒廢成垃圾場

1974年,泰勒和赫爾斯使用阿雷西博望遠鏡發現了第一例雙脈衝星,利用它第一次間接驗證了引力波的存在,並因此獲得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全球曾經最大最靈敏的望遠鏡,如今卻荒廢成垃圾場

2006年,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F)的一份報告就已經提出,為保障新建成設備的運營費用,考慮削減阿雷西博的經費。此前,阿雷西博每年獲得的經費總額為1200萬美元,2007年削減至1050萬美元,2008至2010年進一步削減至800萬美元。

全球曾經最大最靈敏的望遠鏡,如今卻荒廢成垃圾場

在中國的FAST望遠鏡建成之前,它是世界上唯一採用利用卡斯特盆地地貌修建的超大型射電望遠鏡。2016年5月23日,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F)提出對阿雷西博進行環評,一旦其運行狀態有變,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時,就將面臨關閉。

全球曾經最大最靈敏的望遠鏡,如今卻荒廢成垃圾場

2016年,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F)天文學部表示,阿雷西博射「砍經費越快越好」,而通過NSF大氣學部下發的經費也從410萬美元驟減至100萬美元。

全球曾經最大最靈敏的望遠鏡,如今卻荒廢成垃圾場

此外,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是固定望遠鏡,不能轉動,只能通過改變天線潰源的位置掃描天空中的一個約20°的帶狀區域,而中國的FAST球冠張角達到110-120°,這是其獨到之處,也將保證未來30年內保持世界一流。

全球曾經最大最靈敏的望遠鏡,如今卻荒廢成垃圾場

一些美國天文學家表示,即使FAST建成,阿雷西博也有其優勢:FAST不具有主動發射信號的雷達功能,而阿雷西博具有的該能力能夠對小行星表面進行高解析度成像;另外阿雷西博也正在與GBT望遠鏡合作開展脈衝星計時陣列探測引力波的項目,仍然在科學前沿發揮重要作用。

全球曾經最大最靈敏的望遠鏡,如今卻荒廢成垃圾場

不過,和中國的FAST相比,阿雷西博確實是老了,這也是為何美國希望把經費投到更新的設備上,想繼續讓中國難以望其項背。

全球曾經最大最靈敏的望遠鏡,如今卻荒廢成垃圾場

FAST與美國的阿雷西博望遠鏡都是整體固定在地面上,但我國望遠鏡500米半徑的球面是由4400多面主動反射單元構成,這一個個小的反射單元可以進行對焦,因此靈敏度可達阿雷西博望遠鏡的2倍,巡天速度是它的10倍。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中國的靈敏度提高約10倍。

全球曾經最大最靈敏的望遠鏡,如今卻荒廢成垃圾場

畢竟,阿雷西博望遠鏡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初期,初始科學目標為研究大氣電離層性質,從而幫助理解彈道導彈彈頭再入大氣層時的信號特徵,因此在其初始設計中,望遠鏡饋源被設計成固定的。在FAST望遠鏡建成之前,它是世界上唯一採用利用卡斯特盆地地貌修建的超大型射電望遠鏡,如今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不僅淪為了世界老二,而且還無人維修,持續銹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難得糊圖 的精彩文章:

全世界最柔軟的兩個女人,一個在中國一個在俄羅斯
世界最大的混血兒集中營,被嘲笑為「半個美元」,從未見過父親

TAG:難得糊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