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風暴降至!稅務部門進駐華誼兄弟?業內曝電影圈洗錢內幕與手段!

風暴降至!稅務部門進駐華誼兄弟?業內曝電影圈洗錢內幕與手段!

還在發酵的崔永元揭露范冰冰涉嫌逃稅事件似乎進入了下半場。6月6日,有媒體人爆料,今天上午,稅務部門已進駐涉案的華誼兄弟進行稅務稽查。但截至目前,並未有官方或正規媒體對此事進行披露。因此,該消息真偽難辨。

作為自媒體,小號不具備新聞採訪資格,不便求證。因此,對於此傳言,還需靜等有關部門通報或等官方媒體報道為準。

不過,種種跡象以及各界已形成的共識是:一場關於娛樂圈的整頓風暴必將由此展開。

暫且不細究娛樂圈天價片酬是否符合國情,但從近年來不斷披露的千萬元片酬與億元身價等消息,已把底層民眾的價值觀衝擊的七零八落。

如崔永元此次「復仇式」的怒曝能夠掀起如此軒然大波,或正是多年民怨積累的總爆發。

日前,一則業內爆料影視圈洗錢的長文引發廣泛關注,其中就包括時下最火的「陰陽合同」。

以下為業內爆料的內容:

企業把公司的錢,變成自己,最好方式是投資電影,電視。

1:演員的片酬100-1000萬,都是很隨意的,很多演員拿到片酬都會返佣回扣。

2:拍電影,道具的價格更是混亂,戲服可以說是100萬定製,實際成本可能幾萬最多。以此類推。

3:宣傳推廣費也是混亂。有些根本不用掏錢的,也可以報個幾十萬,上百萬。海報製作等等,都是有回扣的。

4:最大一筆糊塗賬,是戰爭戲或者武打戲的場景製作費。反正最後都是一把火燒掉的,你說多少就是多少。

電影電視,都是臨時搭建的一個班子運作,戲拍完,也就各走個各。

5、為何製片投資方不怕巨虧?

有些片子拍完後別說公映了,你想查一下它的去處都無從查起。」但投資方為何不怕巨虧,便知箇中奧秘實在不在「拍片」之中也。也難怪咋有那麼多「爛劇」,很多都是冼錢劇。

6、圈子內勾兌「洗錢」。

利用影視圈「洗錢」,需要各方比較緊密配合,所以,資本、導演、明星會長期保持合作,這樣才會降低出問題的概率,牽扯利益太多,也沒有人去砸大家的乳酪。這就形成圈子化產業化的影視圈的洗錢鏈條。

電影洗錢是一個長期性的流程。電影拍攝製作公司都是需要一系列複雜的准入機制的,也就是說,這個模型不是說我有一筆黑錢,我作為投資方來拍一個電影,而是你先要建立一個為你長期洗錢而服務的電影公司,然後這個公司再去自己投資(洗老闆自己的錢),或偶爾接受外部投資(洗老闆道上兄弟的錢)。

7.所以電影洗錢是這樣的:先有一個公司,而且這個公司還得去拍不少電影,是貨真價實的電影公司不是皮包公司。然後,具體怎麼洗錢呢?就是在這個公司運營個過程中,做高賬面收入(而不是做高利潤!),使得公司在製作電影的過程中,實際的投資比賬面上的投資要少的多,而實際的收入比賬面上的收入也來的少,具體到某一部電影,比如我實際投資1千萬,實際收入5千萬。賬面上我就是投入八千萬,收入一個億。最後不管我這電影是賺了還是賠了,總有大把的錢成為了公司合法的收入。

8.在細節上的處理是這樣的:虛報成本方面,上面都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實際支付的比你做賬的少即可,這方面的財務作假很容易做的到。而收入方面,有無數的關聯企業和你一起做,比如包你電影的場,買你電影的票(而票款實際上是從左邊口袋進入右邊口袋),甚至買你的DVD、請你的演員來開業等等等等。這一切都是公司做賬的手段,並不局限於某一部電影的專項投資中。

娛樂圈「洗錢」優勢概括起來有4點:

一是「洗錢」額度大。現在故事片的製片動輒幾億,製片成本越來越高,影視劇投資大,虛報投資額度更大,很適合洗錢。

「洗錢」成本低。影視投資屬文化產業,稅率低:5%;稅法還規定:企業可把收入15%用於廣告和宣傳,在稅前扣除。將這條規定濫用,洗錢的成本更低。通常「洗錢」成本是35%,即使拍影視劇投錢打水漂了,經虛報成本、票房等運作,才付出20%的洗錢成本,在各種「洗錢」成本中最低。

「洗錢」沒審計。影視劇的賬目支出繁多,且時效性強,拍完戲就立馬作鳥獸散,被查的概率極小。

二、「洗錢」易開機。「洗錢」風險低。對娛樂圈洗錢的監管滯後,洗錢空間寬闊高效不易被發現。能無風險的洗錢,炒作好了還能獲高額票房回報,順便泡幾個女明星,資本何樂不為?

偷稅漏稅是小事情,替上市影視公司實際控制人洗錢掏空公司資產轉移至實控人名下才是大事,大量現金支付,所有洗錢行為都伴隨著無法追查的大量現金交易,比如拍個電影,你不可能拿著2個億的支票在片場蹲著就把電影拍完了,要換成大量的現金進行小額支付,這個支付的過程其實就是你知我知,沒有別人知道你到底支付了多少錢。比如你拍個電影,號稱投資5個億,其實在片場你給大家多少錢只有你自己知道,最後只花了一個億,票房3個億,這3個億就是你的合法收入了。

利用娛樂圈「洗錢」的主要套路

1、虛高投入成本「洗錢」。現在大投入的片子越來越多,已成一個特點。一部耗資巨大的影視作品拍攝完畢,一些名貴的道具、奢侈品、古董、字畫等被投資方「無償」拿走,但已「攤到」到作品成本;

2、用陰陽合同「洗錢」。現在只需成立若干空殼影視製作公司,投資一個影視劇,再以製作費、明星的天價片酬等名義,把大筆黑錢洗白。而明星高票房佔用大量製作經費,其他拍攝投入少,就是一個很突出的現象。如,請一個演員預算1億,做兩份合同,一份1億上稅給演員,很可能另一份1000萬才是演員實際所得。

3、虛報票房收入「洗錢」。電影行業的洗錢流程:一億黑錢投資一部電影,真實成本一千萬;電影院、電視台等等實際收入一千萬;黑錢主人與電影女主角勾搭在一起,通過女主角與電影院造假票房收入達一億。黑錢主人洗白一個億,順便泡個女明星;女主角獲得知名度和金錢,真正的雙贏。

這幾年,票房屢破新高,媒體揭露的各種假場、假票價、偷票房事件不斷。一個功夫片,上映首日票房破億,5天拿下幾億。不合常理的票房一被揪出造假,即被挖出牽涉到電影證券化、眾籌、收益認購、股價,甚至洗錢等金融資本鏈的不正當交易。通過勾兌將黑錢塞進管理疏鬆的票房。

來源:直面傳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旅遊總動員 的精彩文章:

《西遊記》白骨精住的白骨洞,當年陰氣森森,其實美成這樣!

TAG:全球旅遊總動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