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大秦帝國里,蘇秦為何對齊國懷恨在心,一心一意幫助秦國滅齊國?

在大秦帝國里,蘇秦為何對齊國懷恨在心,一心一意幫助秦國滅齊國?

原標題:在大秦帝國里,蘇秦為何對齊國懷恨在心,一心一意幫助秦國滅齊國?


從結果來看,很明了,從戰術上看是助燕,從戰略上看,實則是助秦。燕國與齊國結仇幾十年,燕國太弱根本不是齊國的對手,為了打敗這個東方超,不得不選擇與西方的超強秦國合作。蘇秦,掛六國相印合縱抗秦、封三國之武安君,在列國之間縱橫捭闔,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五國合縱伐強齊,連克齊國七十二城,險些滅了戰國時期的三大巨頭之一的齊國後,齊湣王才晃然驚醒,原來是蘇秦挖了個大坑讓自己往裡跳,盛怒之下,下令車裂蘇秦。


蘇秦「坑齊」的大致是這樣的,以宋國為誘餌,以聯合五國合縱攻秦為假象,一路是自己率領五國合縱聯軍陳兵函谷關攻秦,讓所有的諸候各國與秦國這隻鐵老虎咬住,在秦國與四國沒有時間抽身干涉之時,另一路齊軍攻宋迅速滅宋吞併宋地。


滅宋以後,各國得知後心有不甘,「我們在前方與虎狼之秦拚命毫利未得,你齊國竟然在我們以你齊國馬首是瞻討伐秦之時,私啃宋國這塊各國都垂涎三尺的肥肉,這不是既不仁也不義嗎?」隨後列國翻臉跟翻書一樣快,立即與原來要討伐的秦國合縱起來掉吊打齊國。齊國家破人亡,齊湣王也因此早早成為齊國的先王。


蘇秦「坑齊」設了這麼大的一個局之所以最終達到,除了才智過人辯才了得以外,更重要的是,他洞察時勢,掌握人性之貪婪和自大是分不開的。


再聰明的貪婪之人終究是愚蠢的。齊湣王之所以被「牽動著鼻子走」並不是他不聰明,他太清楚以宋國的富足之地,不光是他想得到,諸候各國也想得到。


但是目前誰都不能碰,一旦置他國不顧,各諸候必定圍攻,不能按往諸候各國而攻宋的話,必然惹禍上身,無異於自掘墳墓。


蘇秦在博得齊王寵信之時,根據當時趙國跟秦國這兩大強國的國情,做了兩件讓貪婪的齊湣王得以「咬鉤」的事。


首先是趙國,時值趙國新王剛立尚元執政能力,趙國的國政都交給了當時任趙國丞相之職的奉陽君李兌。也就是說,當時趙國的大小事務只要李兌點頭就算數。


蘇秦得知李兌此人極度貪婪和自私,便以重金賄咯,暗中與李兌約定只要李兌暗許齊國人攻下宋國趙國不出兵不插手的話,攻下宋國以後通過齊王與他私下達成的密約把宋國最富有的陶邑分給李兌,而李兌不用私下動用趙國的一兵一卒就可以私下收取宋國的大城市陶邑作為自己的領地。


這對於當時位高權重的李兌來說,這是只要張開嘴就能吃到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的好事,何樂不為?於是蘇秦奔走於趙齊之間,說動齊王跟李兌私下訂好了密約。


解決了趙國這個大麻煩之後,下一個要解決的麻煩便是秦國。時值秦國昭王在位君明臣賢,要想齊王放心攻宋,秦國與列國是不能只靠口頭協議或者一紙盟書所能解決的,戰國列國之間,伐交伐戰都是實利當頭,有實實在在的利益是伐交和伐戰的根本動力。


齊湣王也是如此,既然無法讓利和分利給外人,那麼要解決列國不干涉伐宋,唯一辦法就是聯合列國以「虎狼之秦」惡跡斑斑為名,合縱攻秦。


讓列國與秦國這隻鐵老虎咬住,咬得越激烈就越沒時間和能力干涉齊國吞併宋國。


歷來列國合縱伐秦幾一例外是以失敗而告終,究其原因都是因為表面聲勢大實則各懷鬼胎,生怕在交戰中損了自己益了別人,伊闕之戰就是個最好例子。


蘇秦充分利用這點,在函谷關大擺陣勢用幾個小回合來掩齊王之耳目,讓齊王相信列國正在函谷關與秦軍已經「咬死」抽不出身來阻止齊國的滅宋大軍了。

結果,列國在函谷關並沒有與秦軍相互拉鋸消耗,而是在各自畏戰退縮中等待強齊滅宋這則戰國時期的「頭版頭條」的「大新聞」出爐。


齊王果真滅了宋國,在蘇秦為他消除了「後顧之憂"下,遠在函谷關伐秦的合縱大軍在秦國的牽頭下,劍鋒矛頭直指齊國。可不同的是,這次諸候各並沒有畏戰之舉,原因是齊宋太富有了,攻佔齊宋之地等於進了金山銀山。


在那個無利不起早的戰國時代,與其說蘇秦用間坑死了齊湣王,不如說是齊湣王的貪婪害了自己更貼切。



從最後的結果來看,秦燕是各得所需的,只是燕國是蠅頭之利,報了國讎雪了國恥;而秦國則是西海之利,挫敗了與之並世稱雄的超強,掃清了東出的最大阻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條尋秦記 的精彩文章:

始皇帝有意培養扶蘇接班,因暴病突然死亡,這成為大秦破滅的開始
歷史上的羋月,真的是個風流太后嗎?

TAG:一條尋秦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