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國蟾蜍入侵馬達加斯加,將殺死當地大部份原生生物!

我國蟾蜍入侵馬達加斯加,將殺死當地大部份原生生物!

如今,生物入侵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危害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原本分布在我國境內的物種紛紛漂洋過海跑到了國外。在2014年時,位於非洲馬達加斯發現了來自我國的蛤蟆——黑眶蟾蜍,當時有生物學家預測有可能會對當地生態產生影響。據《Current Biology》(當代生物學)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黑眶蟾蜍的毒液可以殺死近乎所有當地有脊椎動物。

黑眶蟾蜍,個體較大,雄蟾體長平均63毫米,雌蟾為96毫米。因自吻部開始有黑色骨質脊棱,一直沿眼鼻腺延伸至上眼瞼並直達鼓膜上方,形成一個黑色的眼眶,所以被成為黑眶蟾蜍。 以昆蟲為食,常在夜間出沒,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諸多省份,包括台灣。

黑眶蟾蜍會在受驚嚇時於耳後腺,以及全身疣粒分泌出白色毒液防衛,這些毒液會使到接觸者心搏停止死亡。部份蛇類、囓齒動物因為有突變基因,可進食黑眶蟾蜍後不會中毒而死。蟾蜍科遍佈於南極洲與澳洲之外的世界各地,唯獨在馬達加斯加在幾百萬年來一直沒有毒蟾蜍的存在。

由威爾斯班格爾大學的科學家分析了蛇、蜥蜴、哺乳類與鳥類等 88 種馬達加斯加原生物種的 DNA,發現只有白尾短足鼠食用黑眶蟾蜍而不中毒,其他物種體內都沒有突變基因對抗毒素。目前黑眶蟾蜍只在馬達加斯加東北海岸的350公里範圍內出現,但黑眶蟾蜍每次產卵數目數以千計,加上當地環境,可說是蟾蜍天堂,故其活動範圍正在不斷迅速擴大。

黑眶蟾蜍和海蟾蜍是全球兩種最具入侵性蟾蜍物種,如海蟾蜍,曾被引入澳洲控制害蟲,但由於沒有天敵反而成為危害原有生態的入侵物種。雖然黑眶蟾蜍未必會對人類造成太大影響,但暫時看不到有什麼可以阻止其在馬達加斯加的擴張,有可能會重演澳洲悲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視角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大、最悲劇的淡水龜,我國誤會了幾十年的超級大鱉
世界上最慢的動物,秒速只有5厘米,過著很多人嚮往的生活!

TAG:魚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