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華北大是怎麼分配招生名額的?

清華北大是怎麼分配招生名額的?

每年到高考月,筆者都跟打了雞血似的興奮,都會樂此不疲的去看師弟師妹們如何備戰高考,彷彿看到當年的自己一樣激動,因為那是人生最充實的一個階段,也是最不功利的一個學習過程。

在中國,清華北大是每位學子夢寐以求的學府,但是對99.99%的人來說也是可望不可及的夢想。說到清華北大,就會想到了「萬惡」的招生制度,地域的不公平是被人詬病最多的問題。

那麼,清華、北大這些學校的各省分配製度到底是怎麼來的呢?清華大才子高曉松曾在《曉說》中披露過這樣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1900年6月,「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賠償白銀4.5億兩,史稱「庚子賠款」。

1904年美國表示所得賠款「原屬過多」,可用於「退款辦學」。經中美雙方多次商談,於1908年確定退款辦學相關事宜。

1909年7月,清政府設立游美學務處,附設游美肄業館。

1911年4月,游美肄業館改名清華學堂。1911年4月29日,清華學堂在清華園開學。

就是現在的清華大學!

清朝滅亡後,依然繼續利用庚子賠款選拔學生。各省招生人數的比例就是按照庚子賠款的百分比分配。

高考開始後清華招生辦也不知道按照怎樣的比例才公平,就繼續沿用了之前的招生制度。後來北大也參考了,一直沿用至今。

但是由於時間越來越久,比例不再那麼明顯,但是從往年的各省招生比例依然能夠看出痕迹。

以上內容來自:曉說第一季20120712古代科舉那些事——招生(16分20秒左右)

視頻鏈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I2NjA2NTM2.html

勿論高考招生分配製度是否公平,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你承擔的責任越大,你享受的權益就越大。對莘莘學子們也一樣,在未來的日子裡,你們將成為天之驕子,國之棟樑。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責任越大,權益越大。

希望所有考生們,膽大心細,考出水平,不負十年苦讀、青春年華。

高考前夜,老爸告訴兒子:「兒子,放輕鬆,別緊張,好好考,我已經找好了關係,雖然後台很硬但是也要走一遍程序。」兒子點點頭:「老爸你放心吧,我會好好發揮的,對了,找的誰啊?」老爸:「觀音菩薩。」

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

不苦不累,高三無味。

不拼不博,等於白活。

提高一分,幹掉千人。

十年寒窗苦讀,六月一朝夢達。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高考,爺來了。

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夢想。

高考,青春的一次洗禮。

[1]中國從海關銀等關稅中拿出4.5億兩白銀賠償各國,並以各國貨幣匯率結算,按4%的年息,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9.8億。這筆錢史稱「庚子賠款」,西方人稱為「拳亂賠款」(Boxer Indemnit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切美味都來自土地 的精彩文章:

TAG:一切美味都來自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