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妻子患敗血症女兒生眼疾 他用一根扁擔挑起一個家

妻子患敗血症女兒生眼疾 他用一根扁擔挑起一個家

點擊「大渝雲陽」關注云陽「第一城市發聲器」

在重慶市雲陽縣民治村有個家喻戶曉的人叫溫術清,人們說他:是用一根扁擔挑起了一個家。此話我還不相信,等到他把自己故事講給我們聽了,才解開這個謎底。他緩緩道來,那是29年前的一個夏天,妻子被診斷得了膿毒敗血症。

妻子生病時,他與她結婚才剛剛兩年時間,女兒才一歲多一點。妻子患病之初,皮膚髮泡類似風濕疙瘩,找當地的醫生看後,拿了幾副葯吃,也就消了。兩天後複發非常厲害,伴隨著高燒不退,吃藥也不管用,病情一天天加重,弄到老雙江衛生院看說不行,趕緊轉到萬縣專區醫院,檢查診斷為:膿毒敗血症。醫生說,再去晚一點,生命就有危險了。

手術打開那些包塊里全是膿,皮膚沒得一處好的。住院期間,吃飯要人喂,大小便要人護理,病情十分嚴重。幾周後,病情才稍微穩定些,大醫院沒錢再也住不起了。於是,轉回到雙江區衛生院治療。在雙江衛生院時,病人連最基本的生活起居都不能自理,除藥物治療外,還要輔以理療。正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在醫院這一住就是幾個月時間。白天有護士照看著,到晚上必須要丈夫陪床護理才行。

可當時正值農忙時節,既要帶著女兒去照顧妻子,又要去挑糧食。於是,扁擔就出場了。溫術清用一根扁擔,傍晚挑著女兒到醫院去陪床護理妻子。他想了一個辦法,一頭挑著女兒,另一頭挑一坨石頭,這樣才稱頭。他這一挑就是幾個月,早上挑著女兒回家做農活,晚上挑著女兒到醫院去陪妻子。他對妻子的感情和對家庭的責任,是一般人無法比擬的。他這一挑,成了民治村到雙江老街路上的一道風景,人們稱讚他「用一根扁擔,挑起一個家!」

他老婆自從生了那次重病後,身體一直沒有恢復元氣,不能做重活,時不時的還要吃藥。家裡的農活重活,自然全部落在了他一個人身上,辛苦勞累自不用多提。老婆一次重病,讓他欠下4000元的大債。二十多年前的四千元,可是一個天文數字,相當於現在的10萬有餘吧。他有些感嘆地說道:人背時,喝涼水都塞牙。

真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他的大女兒4歲那年,突然眼睛看不清楚東西了,坐船到萬縣專區醫院一檢查,是白內障,又趕緊回家借錢去做手術,舊債未清,新賬又添,家中親人連續患病,無疑是給這個原本就很簡陋的家庭雪上加霜了。

命運無情,人有情。他清楚自己肩上的責任,上有老母親需要贍養,下有兩個兒女要讀書,哪怕生活的重擔壓得溫術清喘不過氣來,他也會咬著牙說:自己是一個男人,再重的擔子也要扛下來。

為了掙錢還賬,他到處找活做,農閑時幫人打灶,冬天到梁平、開江一帶去熬紅糖。雙江具有上百年種植甘蔗的歷史,他從小就跟著大人學熬紅糖,多年的經驗,讓他練就一手傳火、分糖的絕活。梁平、開江一帶,每年有一個月熬紅糖的活兒,他連續去了7年。

他說,他欠下的債,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才還清。老婆89年生病,也整整用了十年時間來恢復,直到99年才能做一些輕鬆點的家務。這十餘年三千多個日子裡,他天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砍豬草、煮豬食。今年他餵了四頭豬,溫術清說,去年餵了兩頭豬賣了四千多,今年再多喂兩頭,再多掙點。

如今,外債還清,家裡的情況也逐漸好轉。自家栽了幾畝甘蔗,還種了蓮藕和蔬菜。他說,現在每隔一天就會到城裡各個菜市場去賣菜,一天能掙一百五六。而家裡外孫們最喜歡的去處是後院的魚塘,孩子們帶著我們去看他們心愛的魚塘,魚塘不大,但孩子愛給魚兒餵食,愛在魚塘邊嬉鬧玩耍,這是孩子最簡單的快樂。

現在,溫術清肩上的扁擔變成了三輪小摩托,比29年前的扁擔挑娃兒舒坦多了。我開玩笑地問他:「你那根扁擔呢,是否借我們看一下?」他從家中取出扁擔並對我們說:「這根扁擔是傳家寶,已經收藏!」從他的笑聲中,可以看得出,他的日子比從前好過多了。

人和街道的紅糖產業在我們雲陽可算是家喻戶曉,去年冬天,村裡已經開始自個熬制紅糖,他便和村裡其他鄉親一樣,去糖廠做傳火、分糖的活兒,工作時間兩班倒,雖然工作辛苦,但每天卻有三百塊錢的收入。溫術清說,雖然比較累,但能感覺到日子慢慢變好,一家人也覺得日子更有盼頭。

現在的溫術清已是三個孩子的外公,家中的老母親也身體健康,四世同堂是溫術清最滿足和安心的幸福。臨走時,我們提議給溫術清一家拍張全家福。這是他們第一次拍全家福,孩子們顯得特別興奮。照片定格了他們當下的幸福,但這幸福會一直延續,日子也會越來越好。

(監製/張寒微 策劃/熊道靜 圖文/柏延文 范成成 編輯/彭浩藍)

本文來源大渝雲陽「感動雲陽」欄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直擊雲陽 的精彩文章:

雲陽這個農民不簡單,市長點名稱讚
盤點雲陽那些隱藏在小巷背後的人氣美食

TAG:直擊雲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