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1歲老人跌倒髖部骨折!微創手術快速康復,第二天下地行走

91歲老人跌倒髖部骨折!微創手術快速康復,第二天下地行走

本文指導專家

茹選良

主任醫師,浙江醫院骨一科主任。兼任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科脊柱分會委員、省醫學會骨科分會委員、省骨傷科分會委員、骨與軟組織腫瘤分會委員。從事骨科臨床工作近三十年,在老年骨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上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對一些難治性骨質疏鬆性骨折,如老年髖部的粉碎性骨折,老年橈骨遠端粉碎骨折,肩關節的粉碎性骨折等,擅長採用內固定治療和人工關節置換術治療。發表論文二十餘篇。

專家門診時間:周五上午

名醫門診時間:周五上午

高齡老人骨折是否有必要手術?很多人認為不宜輕易嘗試。近日,91歲的袁奶奶就成功接受了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來到病房時,老人精神不錯,正在醫生的幫助下做抬腿、勾腳等術後康復治療。

91歲患者成功完成髖關節置換術

據袁奶奶的家屬介紹,老人身體一直不錯,平時連衣服、被罩都是自己親自動手換洗。5月22日早晨,袁奶奶吃完早飯,在家中不慎摔倒,左大腿疼痛劇烈,家人趕緊把她送到就近的浙江醫院,經醫生診斷為左股骨骨折。

保守治療還是做手術?一家人犯了難。據浙江醫院骨一科主任茹選良主任醫師介紹,雖然老人年事已高,但各方面身體素質還不錯,具備手術的條件。「如果不手術病人只能長期卧床,身體情況只會越來越差,可能引發墜積性肺炎、心肺功能衰退、褥瘡等多種併發症,隨時會危及生命。」

聽取了醫生的建議,第二天,袁奶奶就被推進了手術室,進行髖關節置換術。「像袁奶奶這樣的高齡骨折患者在浙江醫院接受手術治療非常多,甚至不乏接近百歲的高齡患者。」浙江醫院骨科對於老年人骨折尤其是高齡患者,具有豐富的經驗,以茹選良帶頭的骨一科團隊為袁奶奶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由於患者年齡高,體重只有35公斤,身體較弱,行之有效的麻醉方案是快速康復的核心因素之一。麻醉科團隊對麻醉方案進行精心設計——術中精細化管理和調控、術後有效預防和控制疼痛,為高齡患者的康復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康復醫學科團隊,第二天就進入病房,為袁奶奶制定一系列康復方案,防治肌肉萎縮,幫助複位,並協助袁奶奶下地行走,如今,袁奶奶恢復狀況不錯。

長期卧床百害無一利

對於保守治療的患者來說,傷筋動骨一百天是一定要遵守的。

茹選良特彆強調,因為保守治療的骨折部位需要它自己長好,卧床靜養是必需的,因為稍有不慎,極易引起骨折部位錯位,年輕人新陳代謝能力較快,長好尚需要好幾十天,對於年老體弱新陳代謝能力下降的老年人來說,那可是要足足躺夠100天的。

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老年人的身體各器官機能本身就已衰退。一旦卧床不活動,只需幾天,其臟器的功能就會嚴重受損。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肺部感染。因為人在長期卧床時,位於胸腹之間的膈肌,就不會像平時站立時那樣上下活動,而是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墜,人在平躺時,反而會向上頂著肺部,影響肺部的呼吸功能,這樣時間一長,老人就很容易發生墜積性肺炎。

另外,因為骨折部位引起的痛感是長期的,老人不得不保持相對固定的某個姿勢卧床,這樣一來,就會有個固定部位的皮膚長期受壓,從而容易發生褥瘡。老年人由於營養吸收能力較差、肌體的自我修復能力也遠不如年輕人,因此褥瘡一旦發生,就可能出現創口一直潰爛、惡性感染,甚至發生敗血症等難以治療的情況。

老年人骨折有條件需要及時手術

茹選良說,對於骨折病人,醫生之所以會建議立刻手術,除了長期卧床所引起的併發症之外,還有就是根據老年人的骨折特點,一方面是骨折錯位厲害,比如斷開的兩端離得太遠,不進行複位,很難長好;另一方面是從身體恢復方面考慮,病人最好能早點進行功能鍛煉。

在臨床上,老年骨折病人,不願手術,通過打石膏或夾板進行固定來自行恢復的也有,但這種方式常見的後遺症就是,拆除石膏後,骨頭是長好了,但那個部位的肌肉卻萎縮、僵硬,活動不了了。何況,老年人的跌倒,通常導致位於髖部的股骨頭骨折。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手術,病人疼痛明顯、無法行走,只能被迫一直躺在床上、動彈不得。生活質量受影響不說,壽命也會受影響。

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儘早恢復患肢活動,縮短卧床時間,降低死亡率及其他併發症的發生幾率。對於股骨粗隆間骨折,目前一般採用微創的手術方法,使用股骨近端髓內釘進行內固定;而對於老年股骨頸骨折,關節置換是較好的選擇。醫生會根據骨折的具體類型、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態和自身經驗推薦具體的手術方案。

編輯:瓏 審核:婧

來源:骨一科

采寫:宣傳中心郭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浙江醫院 的精彩文章:

世界自閉症日,給星星的孩子多一點關愛
那些舌尖上的野味,就該這麼吃!

TAG:浙江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