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發飆的鄭爽,真的太酷了!

發飆的鄭爽,真的太酷了!


最近一則「鄭爽疑回應發飆」的微博上了熱搜。

鄭爽在微博回復了關於《這就是鐵甲》錄製現場發飆事件。

她說:「沒事,謝謝大家愛我。其實我就是這樣,這就是我。」

在網上發布的發飆視頻中,很多網友以為鄭爽「瘋」了。

開始的時候,她大聲喊著「讀秒!讀秒!」自己開始跟著一起讀秒。

比賽結束後,激動到站起來指著裁判喊:「你剛剛讀秒讀慢了!我現在就要說出來!」

社會的蹲姿

不斷翻白眼、嘆氣,夾雜著時不時地冷笑

嘴裡不斷重複著:」你們尊重過我嗎?能聽見我說話嗎?」

她歇斯底里的喊著:「是不是都當別人傻子啊!我真的生氣了!」

「每次我的戰隊都是輸得最慘的,我們尊重比賽規則可你們有尊重我嗎?」

一旁的吳尊已經嚇成jpg。

張一山也下來幫忙勸解,安慰鄭爽說已經開始讀秒了。

撒貝南也和鄭爽一起,和節目組探討。

一向路人緣不算很好的鄭爽,這次卻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確實不尊重人,喊了半天不理人。」

「感覺節目組就是為了削弱鄭爽戰隊的實力。」

因為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節目組通過不公平的賽制來削弱鄭爽戰隊的實力。

而鄭爽不過是為自己的戰隊打抱不平。

節目一開始一共有48支鐵甲,四位明星分別選擇12支鐵甲來組成自己的戰隊。

經過選擇後,鄭爽的戰隊明顯實力最強。好幾隻鐵甲都是冠軍鐵甲的候選者。

而其他幾位人的鐵甲中幾乎沒有壓制型的。

但鐵甲都是自己選的,鄭爽事先做足了功課,還有的是撒老師不了解鐵甲特性,「忽悠」鄭爽選的。

四機混戰淘汰賽之後的組隊賽,其他三位選手撒貝南、吳尊和張一山都想和鄭爽組隊。

鄭爽選擇誰,誰就會得到更多的晉級機會。

在排兵布陣時,鄭爽也沒在怕的,甚至十分自信地說:「派哪個都不是我的對手。」

後來,其他三位選手會用一些方法來聯合阻止鄭爽贏。

吳尊自己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可惜運氣總是不太好,張一山直來直往,好勝心比較強。

而撒老師就有些「老狐狸」了,經常會勸說張一山和吳尊通過一些戰術來消耗鄭爽的實力。

比如四機混戰的時候結盟,讓其他人都不選鄭爽,最後讓鄭爽自己的機器和自己的機器打。

可鄭爽每次都是從容應對,一笑而過。

上期節目中,鄭爽最強的兩支戰隊被淘汰了。

雖然對自己的機器足夠了解,可由於自己派機出場順序的失誤,導致損失了兩名得力愛將。

在之後的復活賽中,大部分有效傷害都是鐵甲「極速代碼」造成的,可裁判卻以「極速代碼」不能移動3米以上為由,判定它失敗。

最終,裁判判定吳尊的鐵甲獲得晉級資格。

鄭爽尊重隊員,每一場比賽都認認真真地做筆記。

什麼類型的鐵甲克什麼類型的,橫轉、豎轉、彈射……每一種都做足了功課。

所以她才會為節目組的不公平不尊重而激動,這並不是「發瘋」,而是「發聲」。

有人說,是現代的綜藝和真人秀把觀眾的品味養得越來越刁鑽了。

賣慘、互撕、互懟、互相diss,這些詞語,已經成了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某種風格。

這些看似不和諧的元素已經成為了電視節目的一種看點。

不可否認,這樣的噱頭,能為綜藝節目賺足眼球。

因為這些噱頭吸引眾人的目光,靠的是「真」——無論是眼淚,白眼,嘲諷,吵架甚至動手,都能反映出一種真實情感的流露。

人們會記住互相diss的嘻哈演員,會記住一言不合就互懟的明星,會記住明星或出糗或丟人的那一瞬間……

多半都是因為,這樣的衝突情緒能夠調動觀眾的情感。

然而,在近些年,就連這些「真實情感」也被解開層層內幕:

讓節目充滿負能量的情緒,用鏡頭和剪輯把它們放大,是綜藝節目的不變套路。

在旅遊真人秀節目《花兒與少年》的前兩季里,不斷有話題和矛盾的發酵;

許晴的「作」與寧靜的「難相處」都成為了最熱門話題。

結果等到第三季,卻風格大變,融洽、和睦又溫馨的相處模式讓「花兒」的收視率和前幾季比卻異常慘淡。

有了「爆點」,才有收視率。這樣的道理,節目製作人最懂不過。

最近很火的綜藝選秀節目《創造101》中,一位自帶熱搜體質的女孩兒楊超越火了。

這位出身普通的女孩,一出現就負面如潮。

舞蹈、唱歌能力不如其他練習生,甚至看起來有點「傻」。她卻開始人氣爆發的逆生長,節目組給她的鏡頭也越來越多。

有內部人士爆料,做電視的人,最喜歡這樣的嘉賓——有話題性,有熱度,還有「矛盾點」。

一時間,所有的鏡頭都指向了楊超越,讓她的「愛哭」「賣慘」變成了最大的話題。

當以選秀為基礎的節目因為話題性而傾向資源給某一個人,那麼看起來就像遊戲一樣,失去嚴肅的評判標準。

綜藝節目有劇本無誠懇,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孫楊在參加《真正男子漢》時,曾發微博稱「按劇本作秀心好累」。

在《蒙面歌王》的「蒙面唱將猜猜猜」環節,猜評團要根據蒙面唱將的表現猜測具體是哪位歌手,可提詞器卻暴露了節目組的所有安排。

真人秀的「真」與「秀」,在這種千篇一律的套路中,讓人索然無味。

有了劇本,誰還非要較真投入節目?

無論是固定的「人設」,還是PK、湊CP、擺拍加剪輯。

這些來自節目組的操控,都讓觀眾甚至來參加真人秀的嘉賓們失去了「較真」的能力。

較真,其實是一種品質。

當導演組拋出了劇本,綜藝節目里較真的藝人就少了一批。

那麼沒有劇本規劃的真實人生中,又會有多少人嘻嘻哈哈地等著被命運的劇本操控呢?

鄭爽在節目里竭力吶喊的視頻剛發出來時,也有慣性黑粉評價說:一個節目遊戲而已,那麼較真幹嘛。

但很快,這種嘲諷鄭爽的聲音被反駁了。

因為認真執著於規則的鄭爽,同時也是完全尊重比賽的參賽者。

雖然觀眾可能已習慣各種節目中的套路,但什麼時候起,較真也成了一種罪?

鄭爽發飆正好給人提了個醒:

你可以不較真,但也不該去嘲笑較真的人,因為光在態度上,他們就已經完勝。

宋小寶曾在節目中這樣評價謝娜:我很喜歡謝娜,她能放下的,是女人不敢輕易放棄的東西。

同是喜劇演員的兩人對視了一眼,差點淚目。

在採訪中謝娜表示,這種東西不是一般人能看出來的,這是她的軟肋。

身為喜劇演員,臉上總要掛著笑容,這是她的責任。所以謝娜一直在跟自己的責任感較真。

正是太缺少認真的人,所以這份真誠,才顯得那麼重要。

就像《這就是鐵甲》里的鄭爽一樣,為了更好完成節目比賽,她幾乎一直在思考和做筆記。

三毛曾寫過: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時代向來需要的是認真,還有那些較真的人。因為只有他們,是真正腳踏實地,充實過好每一秒的人。

他們也從來不會後悔,畢竟回首每一件事,他們都已付諸全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人班 的精彩文章:

「死也要譴責張韶涵」,最深的傷害來自最親的人
如何鑒別他是不是死渣男?

TAG:牛人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