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之亂很嚴重,這兩個朝代,因制度太完善,直接將其扼殺在搖籃
藩王在我國封建社會可以說一直都是一個造反的主要職業。比較出名的藩王造反成功的應該就是朱棣了。不過其實我國早在分封制度存在的時候便有過藩王造反的現象。但是因為藩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維護國家的軍備,所以也就一直保留了下來。不過我國歷史上還真就有兩個朝代從始至終都沒有出現過藩王造反的事情。
首先就是秦朝了,而秦朝之所以沒有藩王之亂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根本就沒有藩王。嬴政在登基之初基本就已經把自己的兄弟殺光了,其他的也多數都是一些無權無勢的。而在建立秦朝時候嬴政並沒有採取分封制度,而是採用了非常先進的郡縣制。這樣一來秦朝也就沒有了藩王存在的空間。
之後等到秦二世登基的時候,其實是有那麼一絲希望重新出現藩王的。但是胡亥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所以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屠戮一空。這樣一來秦朝根本就連藩王都沒有,就更不用說藩王之亂了。
而另一個朝代就是宋朝了。而宋朝和秦朝的不同可以說是天差地別。因為宋朝的不僅有藩王而且還非常的多。但是這些藩王卻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無封地、無兵權、不世襲。在三無政策下的宋朝藩王根本就沒有一絲造反的機會。不過這樣一來宋朝也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弱點,那就是兵力過剩。
畢竟每個封建王朝的大部分兵力都是在藩王手下的,而宋朝這樣一來就只能把原來藩王手下的兵力填充進禁軍。這樣一來不僅邊境的防守力量減弱,就連禁軍也因為數量太多,導致了質量參差不齊。更是沒有上戰場的機會。所以宋朝的戰鬥力可以說是一落千丈。
不過其實還有一個朝代幾乎沒有藩王造反,那就是清朝。僅僅在乾隆年間有過一次藩王造反。之後就一直都沒有這種事件發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滿清這個時候像宋朝學習,再經過一些加工,那就是把皇親國戚都留在京城。想出城都是一件困難的事,就根本不用說造反了。
其實我國最初藩王制度的存在是有一定的依據的,那就是當時的生產力還不夠。國家想要供養如此龐大的軍隊基本是不可能的,但其實在明朝時期這種現象就已經有些許的緩解,沒有意外的話不久便會徹底消除藩王制度。但是意外總是再不經意間就出現了,那就是滿清竟然成了最後的贏家。


※大奸臣董卓,死後被做成了燈油,還有比他更慘的嗎?有,賈似道
※造錢偷工減料怎麼辦?朱元璋下令多刻個字,解決了
TAG:靈楓歷史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