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評判攝影作品的標準是什麼?

評判攝影作品的標準是什麼?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

很多人在評判一幅攝影作品的好壞時,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標準來進行評判。其實,按照攝影的內容和形式來進行分析判斷的話,我個人認為,攝影作品的評判應該有三個標準。如果我們按照這三個標準來對攝影作品進行欣賞、評判、點評,應該是八九不離十的了。

那麼,這三個評判標準是什麼呢?別急,我會慢慢說來的。

一幅好作品的評判標準:

一、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

二、要有一個突出的主體;

三、畫面要簡潔乾淨。

接下來,我們分類進行敘述。

一、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

個人理解,攝影的主題分為題材和思想等部分。題材大家應該非常清楚,風光、人像、人文、紀實等等,分類太多,無法全部羅列,大家在拍攝的時候掌握就行了。思想這一部分,我想應該包括情感、觀念、世界觀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如果說,你在攝影作品裡面能夠清晰地告訴讀者,你這幅作品所表達的意思是什麼,那麼,你這幅作品的主題應該就是明確的了。這也就達到了我們第一個評判標準:主題明確了。

我們來看,這是早期我用卡片機拍攝的一張新聞圖片。畫面上少先隊的隊旗、一群帶著紅領巾的孩子、孩子們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睛。少先隊員充滿嚮往的主題躍然畫中。

一個青春少女、一輪圓圓的紅日、在夕陽下透亮的蘆葦。夕照青春的主題是不是一目了然呢?

並肩站立的兩朵花咕嘟,就像分不開的親人(當然,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情侶、兄弟姐妹、父母子女等等), 由此產生的聯想應該是無窮的。 圖中的題跋,讓我們更加明確了風雨同舟,並肩前行的主題。

二、要有一個突出的主體

對於我們來說,什麼是主體的概念呢?

漢語詞語里的主體描述是這樣的:主體就是事物的主要部分。在我們的攝影裡面,我把它理解成為能夠有效襯托主題的攝影元素

在這裡,我想運用辯證法的概念來對主題與主體的關係進行表述:主題靠主體來烘托,主體需主題來體現。

具體到攝影實踐里,就是主題要鮮明,主體來烘托

這是我拍攝的一組紀實題材組照。講述的是現代社會裡,原本離不開的郵政信筒,現在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了。這張圖,我寫的圖說是這樣的:「在我們身邊,有多少人對郵政信筒已經熟視無睹了呢?」而這個圖說,應該就是這張圖的主題了。

那麼我們看看主題是如何被主體所表現出來的呢?首先,一個郵政信筒是必不可少的。最難表現的是表情上的熟視無睹。剛好在現場拍攝時,一個正在等紅燈過斑馬線的農村婦女闖進了我的視線,她對正在取信的郵政投遞員目不斜視的表情,不正是我所需要的熟視無睹嗎?下意識的,我飛快地按下了快門。

同一組照,圖說是這樣的:「市政施工和城市發展,郵政信筒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小了。

我們所說的郵政信筒的空間是一個心理空間。心理空間是一個無形的概念,怎麼去體現這一主題呢?我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用物理空間來比喻心理空間。在貴陽延安中路上,由於修建輕軌而搭建的一個圍欄,將郵政信筒與路面之間的空間擠壓得路人穿行都很困難,這樣一個物理空間的擁擠,就讓人能夠接受它的心理空間同樣被擠壓的感覺了。如果沒有行人、圍欄、郵政信筒這幾個主體,這樣的主題是不容易表現的。

三、簡潔乾淨的畫面

這一點,相信大家的理解會更容易一些。它對於初學者來說,應該是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的。

舉例來說,我在貴陽工商銀行給初學者講課的時候,就講過畫面必須乾淨簡潔。隨後的照片點評中,出現了一個銀行工作人員為客戶服務的場面。我問大家,工作場面可不可以出現與工作無關的東西?大家回答是否定的。我就說,那我們看看場面中的礦泉水瓶是不是影響了畫面,茶杯、手機等是不是也該移除?這樣一說,大家理解就很容易了。

這幅圖是去年我在貴陽河濱公園拍攝的。今年,在帶學員外拍活動中,我又把這個拍攝點告訴大家,結果學員們拍了個不亦樂乎。

其實,從拍攝環境來說,掛燈籠的還有一個支架,附件還有一盞路燈,旁邊還有一些影響畫面的樹枝,學員們在拍攝時也深感煩惱。經過不斷變化角度,才把那些影響畫面整潔的元素避開。試想,如果支架、路燈、其它樹的枝條還出現在畫面中,它給你帶來的美感還有現在這麼強嗎?

同樣簡潔的畫面,只讓我們看到了天空、遠山與紅日。如此簡單的元素,遠比堆砌了眾多無關元素的畫面清爽得多,讓人留下遐想的空間也更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昌眼視界 的精彩文章:

學一點傳統審美觀

TAG:昌眼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