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為什麼我頂著被罵也要談性?

為什麼我頂著被罵也要談性?

在上一篇文章《手淫的罪惡?》發表後,我又被人懟了。

自從我談性以來,沒少被人罵。從「見一次舉報一次」的恐嚇,到被人說成「無知小編」,我是越來越習慣了。

有的事情,開始時雖然難受,但習慣之後,也就適應了,還能以此為樂。被人罵這件事情,也是這樣。聽說有些明星,因為長時間不上熱門,於是想方設法弄出點緋聞來,搏一搏熱度,不然,公眾會把ta忘掉。

我雖只是個大時代里埋頭寫字的小人物,但能被那麼多人罵,想來也是值得驕傲的。沒有人反對你,就說明你寫的東西沒有爭議,沒有爭議,就說明你沒寫到問題的關鍵點。

性,是這個時代眾多問題當中的關鍵點之一。羅素說:「在20世紀,很多領域的迷霧都已經被科學驅散,唯獨在「性」領域還籠罩著烏雲。」現在到了21世紀,羅素說的話也沒過時。在看到當下中國對性的種種偏見和誤解,於是,這個公號誕生了。

這個公號走得並順利,剛開始的時候,我談的太直白,被人舉報了很多次,差點連號都被封掉!知乎上舉報的人更多,先死過一次。後來重新開號,又被假死一次。所以,我也死習慣了。只是,如果「出師未捷身先死」,那就可惜了。因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我要保留有用之身。

隨著跟我交流的人越來越多,我發現:很多人遇到的問題,不是性的問題,而是心理的問題。只有動用心理學,才能幫助其解決。但事情的發展總是出乎我的意料,到後來,大家問的問題是越來越繁雜了,情感問題、生活問題、學習問題、工作問題等等,接踵而來。這時候,心理學也不夠用了,非得動用哲學才能幫其理清思路、提出建議。所以,我在自我介紹的時候說:「心理學、性學、哲學綜合研究者,自我定位是一個讀書人,半個心理分析師,三分之一個社會評論員。」

我曾經說過,學東西一定要成體系才有大用,如果成不了體系,那點淺薄的知識,只能成為吹牛談天的材料。我將心理學、性學、哲學綜合起來學習,就是這個原因。心理學是從哲學中分化出來的,而性學則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核心,這三者是一個統一體。

武志紅曾說他總覺得心理學不如哲學深刻,這是必然的。哲學是人文社科里最頂級的學問。心理學,只能算哲學的兒子。如果你深入研究就會發現,現代心理學更多是技術層面的,是「形而下」,但哲學卻是「形而上」的。用武俠小說里的的話可以這樣比喻:哲學是內功,心理學是外功;哲學是心法,心理學是招式。學心理學的人不學哲學,是不會深刻的。弗洛伊德在後期發現,他的研究成果竟然跟康德、尼採的哲學大同小異。這就不難說明:哲學家對人的內心的洞悉,是極其深刻的。

而學心理學的人,如果不學性學,也是不行的。「性」是一個微妙的東西,不理解性,就很難理解人性。性意味著快樂,意味著傳宗接代。用弗洛伊德的話來說,叫做「生的本能」。人活著不就為了快樂嗎?不就為了繁衍生息嗎?所以性學與心理學密不可分,性在人格發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既研究性學,也研究心理學,還研究哲學。有人可能會問:「你講究得過來嗎?」說實話,我研究不過來,但我會用儘可能多的時間,將三者之間共通的地方連接起來,以幫助大家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也別怨我恨我。解決了的,也不要給我發紅包。如果你們願意,看我文章的同時,順便點個廣告。想不起來點也無所謂,因為我不靠這個吃飯。

我不是性學專家,也不是純粹的心理分析師,我只是個讀書人。讀書人,多少都會有一點憐憫蒼生的情懷。所以,現在不厭其煩地做諮詢,實在是我的情懷作祟。這點情懷雖然不多,但我有一點就奉獻一點。

作者簡介:盧溪,外號大師兄,心理學、性學、哲學綜合研究者。自我定位是一個讀書人,半個心理分析師,三分之一個社會評論員。文章主要談性、情感、生活、社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愛微播情感物語 的精彩文章:

戀愛中,男人追求女人時,這3個禁區不能隨便碰觸
為什麼漂亮的女人,折騰夠了才知道結婚,你知道原因嗎?

TAG:我愛微播情感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