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夢想,落在半路了嗎?

你的夢想,落在半路了嗎?

前幾天,同學發來一篇文章,讓我幫忙修改一下。聊天時,他對我說:「同是當初青澀的文學小青年,我現在懶於動筆寫東西,為什麼你卻還有激情,洋洋洒洒,倚馬千言。究竟差距在哪?」當看到這行字時,一個字眼就躍入了我的腦海:夢想。人生,最悲慘的事情,莫過於失卻夢想而毫無知覺。畢業之後,各自都工作了,有了新的開始,你是否還在堅持曾經讓你魂牽夢繞的夢想?

那時,我們學著一門叫漢語言文學的專業,喜歡在空間寫一些酸楚,甚至讓人看完感覺在無病呻吟的文字,與一二知己指指點點,也能爭個面紅耳赤,也能嫉妒得發誓要殺了對方,而滿足感卻總是洋溢滿身。那時,雖然也像今天我的一些學生一樣,喜歡逃課,卻總也不忘牽手唐詩宋詞。流連在舊書市場,為的是喝瓶可樂還是買本書而苦苦彳亍。還在耿耿於懷於今天課上沒有和老師討論盡興。

說到夢想,我想起曾經有人給我講過這麼一個笑話,一名記者問深山裡的一名婦老人:您的夢想是什麼?老人答:吃個菜饃饃。問:給您十萬會做什麼?答:每天吃菜饃饃;又問,給您二十萬呢?答:每天吃肉饃饃;最後問:給您一百萬呢?答:每天一手菜饃饃,一手肉饃饃。你們可能會覺得老婦人的理想好笑,但是誰的理想在說出來的時候不是被別人笑話或者表示不屑甚至嘲諷的?

奧運史上第一個獨得三枚田徑金牌的女子是美國的威爾瑪·魯道夫,她輝煌的成績足以令世人感嘆,可她曾經被醫生判定為終生殘疾,曾經有六年不會走路。但年幼的威爾瑪立志要成為最優秀的田徑運動員,周圍的人都表示不可置信,並且還將不信任轉為嘲諷。可她並不就此退縮,這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激勵著她不顧別人的嘲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努力,終於贏得了鮮花和掌聲,創造了輝煌的奇蹟。她的成功在於她將遙不可及的夢想轉變為了現實去實現。

夢想,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有人說,從它一出生就帶著光耀門楣的使命,總是在一個繁星滿天的夜晚被反覆提起,為了它,人們熱淚盈眶,心潮澎湃,握緊拳頭說要去走千里路。追它的人用各種方式,浪漫的人會把它編成鎖頻密碼,嚴肅的人會用它來懸樑刺股。

由此可見,夢想是人們內心最深切的渴望,是能讓你產生熱情,而這種熱情可以讓你創造無法想像的奇蹟的一個東西。

曾經看到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用倉央嘉措的詩自勉自勵——「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長頭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他將詩中的「你」解讀為他的學生;我想,我們也不妨將詩中的「你」解讀為夢想。美好的夢想,像愛情,溫暖寒苦的人生;像信仰,燭照黯淡的人生。

也許,對許多人而言,夢想是青少年時代的伴生物。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理想慢慢風化了,腐蝕了,或者被現實的慾望所替代了。當現實的一記悶棍打過來的時候,只好放棄曾經的追索,放棄曾經的執著。

從小,我們總會經常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你的夢想是什麼?小學時,我們可能會回答「我的夢想是當一名老師」「我的夢想是當警察」「我的夢想是當一名科學家」等。上了初中,我們的回答就變成了「我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考上重點高中」。到了高中,我們的回答又會不約而同的變成「我想考上理想的大學」。而到了大學,我們身邊很多人卻回答不出來這個問題!為什麼呢?

因為大學是相對自由的,相對自主的,已然沒了中考、高考那樣的壓力。但是,你是否想過,大學之後面臨的是就業,而這才是你人生中真正的大事啊,作為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有自己的理想目標,更要朝著自己的奮鬥目標努力,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打算,不為自己的青春留下遺憾。

有句話這麼說:「要有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遙馬亡。」這句話實際上是在鼓勵我們,作為新時代大學生要樹立好自己的理想,即使有時候現實很殘酷,但那不代表我們的夢想就無法實現。理想信念是一個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鈣」。習總書記說:「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性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一個精神上『缺鈣』的人,不可能承擔時代所賦予的歷史重任。」因此,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應當成為大學生健康成長、成就事業、開創未來的精神支柱和前進動力。理想+信念=選擇+堅持,我們應該腳踏實地,志存高遠並為之努力,總有一天,我們的夢想會變為現實。

卡夫卡說:「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什麼?相信一切事物和一切時刻的合理的內在聯繫,相信生活作為整體將永遠延續下去,相信最近的東西和最遠的東西。」

今天是芒種,一個播撒夢想種子的日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子微言 的精彩文章:

不怕人生的轉彎

TAG:朱子微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