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購買白茶前奏曲:如何簡單識別白茶的干度?

購買白茶前奏曲:如何簡單識別白茶的干度?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最近一直在說白茶的氣味,各種香的、臭的氣味。

茶友回評說,是的,我喝你的茶,就是一直感覺到很純凈的花香,寧靜的感覺,不知道是哪一種花,就像是小時候夏天在小花園裡聞到的香氣。

是的,白茶最應該具有的香氣,就是乾淨的,清爽的香氣,它是天然的,是自然生長、陳化出來的。不應該是在重發酵、渥堆等人工干預下形成的。

說到底,白茶天然的香氣,是需要保持足夠的干度才能實現的。

而那些人力改造而形成的香氣,無一例外,都離不開水分,也就是令茶葉達到足夠的「濕度」。

此消彼漲,濕度增加了,自然干度就降低了。

由此我們得知,足夠的干度,是保障一款白茶陳化成頂級老白茶的核心競爭力。能否達到足夠的干度,也是一名制茶師技術強弱的體現。

然而,要測試白茶的精準干度,需要水分測量儀,那是一台精密的機器。這種設備,別說普通人了,就連普通的茶廠,也沒有購置,只有一些對自己工藝品質有較高要求的制茶師才會購買,唯有大廠才必須配備。

在沒有專業的水分測量設備的情況下,要如何才能僅憑肉眼,僅憑觸摸,就能把水分含量判斷個八九不離十呢。

今天的《新手入門學白茶系列》第九篇文章,村姑陳將分享幾個自己的小妙招,教列位看官如何用簡單的方法,大致分辨白茶的干度。

當然只能是大略區分,不是精準的,精準這種程度,只有機器才能實現。

雖然只是大概區分,但對於普通買家來說,已經足夠了。如果真的要十分標準的干度,那就砸千把塊銀子,買一台儀器回去測量,也是可以的。

喝茶這件事,豐儉由人。

01、簡單判斷白茶干度的第一步:眼觀

第一步特別簡單,先用眼睛觀察。

干度達標的牡丹與壽眉,整體堆放在一起看,梗與葉連接時有不完整,系烘乾時翻動和壓到所致。

若烘乾時溫度與時長不達標,則干度不達標,由葉片與梗連接緊密度高,葉梗完整度高,碎葉率低。

尤其是干度達標的老白茶,葉片與梗分離的機率,是很高的。究其原因,系陳化時間長了之後,由於茶葉中水分太少,梗與葉自動乾裂,斷開,形成掉落的碎葉。

所以,一堆外觀漂亮,芽葉齊整,完整度五顆星的白茶,雖然中看,卻未必中用。

白茶的外觀過分完整,碎葉片過分地少,無疑是干度不達標,甚至根本沒有經歷過烘乾工藝的明證。

看官們買白茶,千萬不要用外貌協會成員的標準,只看臉。

茶是要喝的,不是擺設。

相對地有一點碎葉片,才正常。

02、簡單判斷白茶干度的第二步:手摸

手,是勞動人民最簡單好用的工具。

在上古時代,還沒有兵器,人們還只能鑽木取火的時候,手就是人類最原始的勞動工具。經過多年的進化,人類的雙手,仍然是靈活性最好的,觸感最敏銳的身體器官之一。

用手摸茶葉,是村姑陳介紹的第一個,也是最簡單的判斷茶葉干度的方式。

白茶有三大品類(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這點,看過前幾天文章的朋友,都知道了。

這三大類茶,又分為兩種形態存在,一種是散茶,一種是餅茶。

散茶,是最容易判斷干度的。

抓一把散茶放在手裡,輕輕撫摸,如果觸感乾燥,葉片有清香,葉身有自然的滑度,不粘手,那基本干度是夠的。

干度達標的白銀針,有一種自然的鬆軟感覺,絨毛是鬆散的,蓬蓬的,像狗尾巴草,像蒲公英,像松鼠的尾巴。

干度達標的白牡丹,葉片硬挺,薄脆,有薯片般的風範(三句話不離吃,村姑陳吃貨本色。)。

而干度達標的壽眉,摸在手中,葉片光滑,邊緣薄而銳,葉片緊實,梗挺直。斜著光線照看,葉正面有淡淡的反光。

餅茶的干度判斷,相對於散茶,要簡單一點,只要摸外層,外層是乾燥的,光滑的,不粘手,基本上就可以做出論斷。

03、簡單判斷白茶干度的第三步:鼻嗅

這種方法,相對比較簡單。

如果用手摸過茶葉,符合前文所說的干度標準之後,是不是就能說,這款茶葉干度達標了呢?

不能,還要進行第二步,聞。

別不好意思,動物就是用鼻子來尋找同夥和敵人的。這是動物的本能。

抓一把茶葉,放在鼻子邊聞它的氣味。

干度達標的新白茶,香氣是乾燥的,新鮮的,清爽的,帶著乾燥後的植物的清香,像晒乾的艾葉、花店裡的乾花那樣的氣味。

干度達標的老白茶,香氣是乾燥的,濃郁的,沉靜的,帶著歷經歲月之後,那股沉澱下來的味道,雖然歲月如白駒過隙,不可捉摸,老白茶卻把歲月的風味,完美地留在了身體里。

如果一款白茶,它的氣味是潮的,是濕的,是霉的,是有雜味有異味的,總之不是毫香也不是花香,也沒有干植物的氣味,那麼,它的干度,必有問題。

04、簡單判斷白茶干度的第四步:揉捏

通過了前三步的檢測,對一款茶的干度達標與否,已經有結論了。

這第四步,便是臨門的一腳,像母上大人手裡那個鎚子,敲下去,就宣告結束。

白茶的工藝,是不揉不捏的。但,為了檢測它的干度,在沒有儀器的情況下,咱們不妨折磨一下這些成品茶,用手揉捏一下它們。

將它們的葉片和茶梗,分別揉捏,做出檢測。

如果幹度是達標的,新白茶的茶葉葉片捏起來,就像在捏薯片,一捏就碎,再捏就碎成末。

老白茶的茶葉葉片捏起來,稍稍要韌一點,但仍然是極端易碎成小片狀。

壽眉的茶梗,則是判斷茶葉干度的最佳檢查對象。

它有梗有葉,梗長葉闊,梗粗葉薄,烘乾的時候最難控制火候:火大了,梗幹了,但葉焦了。火小了,葉剛剛好,但梗卻不夠干。

因此,壽眉是最考驗制茶師技術的,壽眉梗也是最能檢測干度的。

撿一根茶梗,拇指和食指分別卡住梗的兩頭,用力向中間彎下,如果啪的一聲,茶梗毫不費力就斷成兩截,那說明干度是極佳的。

而假如彎曲之後,茶梗極有韌性,彎了好大一個弧度,堅持了一小會兒,等你再加大彎曲的力度,它才折斷,說明干度,不是很好。

05 結 語

上述列舉的「白茶干度自檢法」,為村姑陳自行總結的經驗與心得。

這四個步驟,不能孤立地存在,必須要四步共行,一步一步按順序來,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當然,擁有水分測量的設備,自然不需要靠這四個步驟來檢測。這套招式,是給喜歡白茶,而又不喜歡購買設備的朋友們準備的。

如果,你已經有了水分測試的設備,卻還是願意學習這些小招式,用於加深對白茶的認識和研究,那就是在錦上添花了。

村姑陳一直覺得,高精尖端的儀器,發明出來自然就是要使用的。但是,它們也有副作用,就是把人類變懶了,凡事過分依賴設備和儀器。

比如原來去醫院,醫生會望聞問切,現在呢,就算是個小感冒,也開一堆單子,讓你去化驗,等排了一個早晨的隊,做完各項檢測,才給你開藥——葯其實無非也就是那幾種。

比如,原來做傢具,要把接縫的地方做成榫卯,對準了一敲,結合得牢牢的。但現在就不用了,一排釘子過去,再刷上一層膠水,無縫對接。

但是,我還是固執地懷念那種需要用力敲擊才能嚴絲合縫的榫卯,那是兩個人,在時光之手的打磨中,磨掉了自己的稜角,自動為對方改變,變成可以互相融合的樣子。

而不是依靠外力,比如權利,財富,門第這些「膠水」和「釘子」,硬生生把人牽扯在一起。

自然的總是最美好的。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希望所有的學弟學妹們,都能正常發揮,考出好成績。

沒考好也沒事,來跟姐寫自媒體。

人生處處有坦途,並非陽光一條道。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新茶季,你能否選到好的白茶,取決於這一點!
為什麼要用標準白瓷蓋碗試茶?無論白茶岩茶綠茶紅茶!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