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有望成CDR第一股!消息稱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小米有望成CDR第一股!消息稱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小米或將成為第一家發行CDR的「獨角獸」。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小米已於今日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小米擬最快本月底或下月初,在香港招股集逾 70 億美元(447.44 億元人民幣),部署 7 月中上旬掛牌。

CDR 是指由存託人簽發、以境外證券為基礎在中國境內發行、代表境外基礎證券權益的證券。申請的條件包括: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值不低於 2000 億,或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 30 億元且估值不低於 200 億;設立持續經營 3 年以上,最近 3 年內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更等。根據已公布格式內容要求,企業向證監會遞交申請文件,報請證監會核准。公開發行 CDR,需要向滬深交易所提出上市申請,交易所審核同意後,雙方簽訂上市協議。

據中金公司預計,最早在 7 月份將迎來首個 CDR 上市,下半年預計有 3~6 支 CDR 或創新企業發行,估計募集資金總額範圍 1000~2500 億左右。

此前有報道稱,獨角獸發行 CDR 回歸 A 股圈定 8 家試點公司,包括 "BATJ" 四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和京東)、新浪微博、網易和光學鏡頭設備商舜宇科技。

今年 5 月初時,曾有接近小米 IPO 項目中介商人士對第一財經獨家透露,雖然才只進行過有限的幾次 NDR(Non-Deal Roadshow,非交易路演),但消息傳出後,幾乎所有投行、券商都蜂擁而至圍獵小米發行份額,甚至需要小米 in house 團隊不斷開會降溫。不過,有的機構一面試圖搶奪份額,一面也想壓壓價,為後面的交易留出更大的利潤空間。

此前有消息稱,小米計劃 7 月份通過中國存托憑證(CDR)的形式在中國內地發售股票,籌資約 30 億美元,占 100 億美元 IPO 總額的 30%,其餘股票將在中國香港發售。

小米此前提交的招股書披露,小米 2015 年至 2017 年收入分別為 668.11 億元、684.34. 億元和 1146.25 億元;經營利潤為 13.73 億元、37.85 億元和 122.15 億元。2017 年,小米收入同比增長 67.5%,小米經營凈利潤同比增長 222.7%。截至 2018 年 3 月 31 日,小米賬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 142.2 億元。

除了小米,京東、百度和阿里巴巴也都可能在近一個月成為首批回歸 A 股的科技公司。


教你輕鬆讀懂CDR

CDR連夜開閘,企業、投行以及投資者都躍躍欲試。但是,CDR是一個創新產品,且目前尚有許多細則沒有明確,投資者還需謹慎看待。

證監會昨日夜間「打包」連發九個文件,覆蓋存托憑證(CDR)發行、交易、上市,以及試點企業選擇、盡職調查、申報格式以及信息披露要求。換言之,企業如何申請、券商如何保薦、證監會如何審核、成功試點的如何發行上市和交易,都已經明確。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髮現,5大核心問題已經明確,但還有5大問題需等待後續政策出台。這些未明確的問題,也是投資者較為關注的問題。

已確定的五個問題:

1)CDR是什麼?由存託人簽發、以境外證券為基礎在中國境內發行、代表境外基礎證券權益的證券。

2)誰可以申請?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值不低於2000億,或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0億元且估值不低於200億;設立持續經營3年以上,最近3年內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更等。

3)怎麼發行?根據已公布格式內容要求,向證監會遞交申請文件,報請證監會核准。

4)怎麼上市?公開發行CDR,向滬深交易所提出上市申請,交易所審核同意後,雙方簽訂上市協議。

5)怎麼交易?按照交易所規定進行,可以採取做市商交易方式。交易所規定尚未出台。

尚未明確的五個問題:

1)在哪上市?證監會已經明確CDR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但是否設立單獨板塊,是否有單獨的制度設計,沒有明確。

2)誰可以買?CDR對應的是境外上市的創新企業,與A股上市公司在商業模式、估值方式等方面都不相同,是否完全開放給所有投資者,是否設立投資者適當性門檻,沒有明確。

3)上市條件如何?入選證監會認定的試點企業,可以向交易所提出上市申請,由交易所審核。但交易所層面有關CDR上市的業務規則,沒有明確。

4)怎麼轉換?證監會要求,「存托憑證與基礎證券之間的轉換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但是是否可以轉換,轉換多大比例,以什麼方式轉換,沒有明確。

5)融資規模多大?目前試點企業名單尚未公布,小米、百度、阿里、京東、網易等是熱門候選人。根據試點要求,發行CDR都是市值2000億以上企業。首批試點發行規模多大,沒有明確。

值得注意的是,證監會已明確表示,將嚴格掌握試點企業家數和籌資數量,合理安排發行時機和發行節奏。

據中金公司預計,最早在7月份將迎來首個CDR上市,下半年預計有3~6支CDR或創新企業發行,估計募集資金總額範圍1000~2500億左右。按照這樣的募集資金總額,並參考歷史上A股募集資金總額的大小,總體上對市場流動性壓力有所增加,但基本在可控範圍。

與此同時,證監會6月6日批准6隻「獨角獸基金」,上限規模總計3000億,優先個人認購,上限50萬。中金認為,這一方面是讓個人投資者分享CDR收益,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可以減小CDR對二級市場帶來的流動性壓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資訊 的精彩文章:

國產半導體光刻膠成長空間巨大!
中方代表團下周訪美?美國主動釋放這一信號意欲何為

TAG:第一財經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