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1609期內容,歡迎關注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1609期內容,歡迎關注

陳泰銘指出,就訂單出貨比(B/B值)來看,今年到目前止,MLCC的B/B值還是超過2,晶片電阻則大於3。

業界指出,B/B值是觀察產業供需重要指標,國巨目前MLCC的B/B值超過2,亦即訂單超過出貨量的兩倍,亦即有超過五成客戶拿不到貨;晶片電阻晶片B/B值大於3,則是國巨僅能滿足約三成客戶,透露整體市場供應真的非常吃緊。

他進一步說明,晶片電阻B/B值大於3,並不是缺口是三倍,而是接單大於出貨的三倍,內含部分客戶規劃較長期需求,意指有不少客戶下了長單。

陳泰銘坦言,目前仍處於配貨狀態,需求和供給間仍有蠻大缺口,產業供需缺口到2019年還是無解。

針對日、韓、台、陸等MLCC廠擴產態勢,陳泰銘指出,日廠將產能移到車用和工控等市場,因為價格是一般品的三到四倍,他不認為移出去的產能還會再轉回來。

中國大陸廠商市佔率僅6%,陳泰銘認為,即使陸廠擴產五成,產能不過增加3%,影響不大;加上整體產業界不會想再回到過往低毛利時代,因此至今仍舊規律擴產。

針對全球MLCC龍頭村田製作所(Murata)日前曾發通知給客戶,約有2,500個料號將於2019年3月停止接單,隔年停止出貨,預估會釋出25%到30%的市場空間。陳泰銘坦言,有非常多客戶從世界各地來,希望國巨能承接村田釋出的缺口。

陳泰銘指出,雖然日商希望引導客戶將傳統型MLCC需求轉到小型化,但因改變料號必須重新設計,國巨內部估計能移轉佔比不會超過20%,約佔總釋出量的5 %左右,其餘空間將由台廠承接,造就國巨等業者接單熱絡。

國巨昨日舉行股東常會,由陳泰銘主持,會中順利通過去年財報、盈餘分配案和改選董監事。股東會結束後,國巨即召開董事會改選董事長,陳泰銘順利連任。

展望今年,陳泰銘指出,國巨持續提升技術能力及遵循當地環保法規要求,審慎執行必要性金融避險策略,擴大利基型車用工規產能規模比重,優化產品和終端客戶組合,進一步帶動業績獲利成長。

觀察去年,陳泰銘表示,去年是國巨創新轉型爆發的一年,公司的合併營收、營業毛利、營業利益、稅後凈利和每股稅後純益,均創下歷史新高。

未來目標,進一步擴充被動版圖

缺貨漲價影響,被動元件產業業績水漲船高,帶動國巨股價攀上千元大關,今年60歲的國巨董事長陳泰銘扮演要角。他不以此而滿足,持續做大營運規模,要帶領台灣產業打世界盃。

陳泰銘早在年輕時就踏進被動元件產業,1987年創立台灣阻抗,2年後與哥哥陳木元創立的國巨合併。這31年來,陳泰銘持續專註本業,培養出敏銳的市場判斷力,鮮少聽聞陳泰銘投資其他實業。他不斷透過併購方式,擴大國巨集團的版圖,也讓陳泰銘很早就有「併購大王」的封號。

不過被動元件產業市況高低起伏,陳泰銘主導國巨的發展策略,也非全然一帆風順。2000年國巨併購飛利浦陶瓷元件和磁性材料兩部門,當時被市場看狠狠看衰。2008年國巨受到金融海嘯衝擊,股價一度跌到只有新台幣3元,淪為雞蛋水餃股。

近年被動元件產業進入成熟期,2010年到2015年間產業擴產失序造成產品價格崩落,期間國巨集團營運也受到不小的阻礙,季度每股純益多在0.5元以下。2011年陳泰銘萌生國巨下市的念頭,市場質疑聲浪不斷。

2016年起陳泰銘展開新局,先發揮國巨在台灣被動元件產業的火車頭角色,他要求國巨嚴守產能擴充紀律,逐步讓積層陶瓷電容(MLCC)元件市場價格回穩。

他更率先掌握到日本被動元件大廠政策性轉向汽車電子和工業應用轉型的趨勢,受惠產能釋出,讓國巨先搭上了消費型被動元件缺貨漲價的浪潮。

此外,國巨從2013年起發動4次現金減資,瘦身有成,股本從新台幣220.4億元,降至35.23億元。減資幅度達84%,也奠定日後國巨每股純益和股價攀升的基礎。

陳泰銘不僅在檯面上併購擴張國巨集團版圖,檯面下更透過投資公司深化在台灣被動元件產業的滲透力。

從今年第1季財報來看,國巨集團本身持有大毅約9%股權,集團旗下國新投資持有九豪精密約7.4%股權、持股蜜望實2.1%、持股大毅5.6%等。這些鴨子划水的動作,壯大了陳泰銘在台灣被動元件產業的影響力。

現在,國巨集團是全球最大晶片電阻(R-Chip)供應商,市佔率達到34%,也是全球第3大積層陶瓷電容(MLCC)製造商,市佔率達到13%。

受惠缺貨漲價和減資效應,國巨股價在去年4月下旬衝破百元大關,短短1年出頭而已,今年5月中旬國巨股價已沖高到1000元,5月下旬更站上1090元新天價,近期股價僅次於大立光,站穩股後地位。

國巨今年第1季國巨每股純益沖高到12.15元,今年前4月獲利就已經賺贏去年、超越以往歷史年度創下新高。

外資更罕見出具報告預期,今年國巨每股稅後純益可望超過56.5元,明年上看66元,今年整體業績有機會突破480億元大關,營收穫利再創新高。

對於被動元件產業,陳泰銘一直很有定見。他指出,從來不排除併購議題,只要有助市場通路、技術和產品發展,併購計畫樂觀其成。他希望未來與廠商進一步結合,把台灣廠商產品帶到國際市場。

他也指出,把營運規模擴大才是重點,當產業成長不是太好的時候,透過產業互相結合合作、把規模做大,是另一種思考策略和思路。

陳泰銘擴大了國巨集團在被動元件產業的廣度和深度,也有實力面對中國紅色供應鏈的挑戰。他表示,期待台灣多幾個代表隊打世界盃,國巨也正在朝這方向進行。

也因此,國巨近期持續併購腳步,收購君耀-KY和美國普思電子,擴大布局5G和電動車應用領域。

今年適逢陳泰銘60歲。對他來說,去年是國巨創新轉型爆發的一年,今年也會是豐收有成的一年,未來陳泰銘要實現宏願,帶領台灣被動元件產業打世界盃。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1609期內容,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花順 的精彩文章:

監管新規下銀行多路突圍尋求資本工具創新
股票大跌後底部出現補充股權質押公告意味著什麼?

TAG:同花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