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真是紅顏薄命?一代名妓李師師傳奇而又悲情的一生

當真是紅顏薄命?一代名妓李師師傳奇而又悲情的一生

原標題:當真是紅顏薄命?一代名妓李師師傳奇而又悲情的一生


李師師(1102年-1129年),北宋末年青樓歌姬,汴京(今河南省開封)人。多見於野史、筆記小說。據傳,李師師曾深受宋徽宗喜愛,並得到宋朝著名詞人周邦彥的垂青,更傳說曾與《水滸傳》中的燕青有染,傳說愛慕燕青,由此可見,其事迹頗具傳奇色彩,也間接證明了李師師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


李師師劇照


李師師原本是汴京城內經營染房的王寅的女兒,三歲時父親把她寄名佛寺,老僧為她摩頂,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認為她很像佛門弟子,因為大家管佛門弟子叫「師」,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師師。


過了一年,父親因罪死在獄中。她漸漸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膚白皙,被經營妓院為業的李蘊收養,教她琴棋書畫、歌舞侍人。


一時間李師師成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孫競相爭奪的對象,在仕子官宦中頗有聲名,她與宋徽宗的故事也傳為佳話,連宋徽宗也聞其名而想一親芳澤。


李師師劇照


高俅、王黼自然慫恿宋徽宗,並信誓旦旦地保證不會走漏消息。 北宋末年宋徽宗被擄,李師師的下落也成為了千古之謎。


北宋末年的著名妓女李師師,與當時的著名文人周邦彥、晁沖之等互有詩詞相贈,才藝卓絕。李師師還與道君皇帝宋徽宗及周邦彥談過一場著名的三角戀愛。


宋人張端義在《貴耳集》中說:道君幸李師師家,偶周邦彥先在焉,知道君至,遂匿於床下。道君自攜新橙一顆,雲江南初進來,遂與師師謔語,邦彥悉聞之,隱括成《少年游》: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縴手破新橙。錦幄動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家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師師因歌此詞,道君問誰作,李師師奏云:「周邦彥詞。」道君大怒……


李師師劇照


李師師深得宋徽宗寵信,以至《水滸傳》中的宋江打算歸順朝廷時,也潛入汴京私訪李師師。後來,宋徽宗索性把李師師召入內宮,冊封為李明妃。宣和年間,金兵南侵,宋徽宗將皇位傳與宋欽宗。李師師將徽宗賞賜的錢財獻出,以助河北軍餉,並自乞為女道士。靖康元年,宋欽宗下令籍沒李師師家。汴京淪陷、北宋滅亡後,李師師的下落成謎。


宋人無名氏的傳奇小說《李師師外傳》稱金兵攻破汴京城後,主帥撻懶(金主之弟)四處搜尋李師師,言金國國主久仰師師芳名,志在必得。張邦昌等將李師師獻與金兵,李師師以金簪刺喉,自殺未死,又把金簪折斷,吞入腹內,氣絕身亡。


李師師劇照


張邦基《墨庄漫錄》等則稱李師師流落南方,憔悴無復往日風采,後為商人所得。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亦理之當然、事之必然乎?李師師的這種結局得到較多人的認同,如宋朝詩人兼道學家劉子翚(著名道學家朱熹的老師)《汴京紀事》詩曰:輦轂繁華事可傷,師師垂老過湖湘;縷衣檀板無顏色,一曲當時動帝王。


關於李師師的結局,說法不一,難有定論,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被俘。被金兵俘虜後,一路北上受盡折磨,迫不得已嫁給一個殘病的老兵。清人丁躍亢《續金瓶梅》等書皆宗其說。這也許不是李師師的結局,但肯定是北宋千百皇族和平民女性的結局。比如,具有史料價值的《開封府志》、《宋俘記》、《呻吟語》、《青宮譯語》等書里,實錄了許許多多后妃公主被蹂躪至死的凄慘經歷。


李師師劇照


出家。《三朝北盟會編》記載,靖康初,宋欽宗為搜刮金銀財寶向金人求和,下旨抄沒倡優之家家產,其中就包括李師師。《李師師外傳》里說,李師師自知難逃抄家之災,自願將家產捐出充當軍費,以資助河北官軍抗金,之後出家當了道士。


自殺。《李師師外傳》中記載,金兵破城後點名要李師師,李師師被奸臣張邦彥活捉送到金營,李師師不從,大罵張邦彥賣國求榮,之後拔下金簪欲刺喉自盡,未遂後將金簪折斷後吞下自絕。其真實性頗具爭議,可能是明人借李師師之名和靖康之難之事來表達對異族和姦臣的痛恨之情。



李師師


逃亡。逃亡南方,老死江湖。宋人劉子翚《汴京紀事詩》云:「輦轂繁華事可傷,師師重老過湖湘。縷衣檀板無顏色,一曲當時動帝王。」就是寫在湖湘遇到垂垂老矣的李師師。故事《青泥蓮花記》也記載:「靖康之亂,師師南徙,有人遇之湖湘間,衰老憔悴,無復向時風態。」


也有宋人《宣和遺事》中說,李師師南下流落到湖湘,嫁作商人婦。這不僅讓人聯想到白居易的琵琶行,但是比起被金軍俘虜、自殺,嫁作商人婦應該算是比較好的結局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浪子一枚 的精彩文章:

清朝大太監李蓮英靠梳得一頭好發, 贏得慈禧好感
歷史上大清朝的順治皇帝究竟是出家了還是突然駕崩了呢?

TAG:浪子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