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影像|留在中國的蘇聯女戰士

影像|留在中國的蘇聯女戰士

原標題:影像|留在中國的蘇聯女戰士


攝影:王晴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斯大林時期,蘇聯向中國工農紅軍提供了軍事支援,派遣蘇聯紅軍進駐伊犁。其中一群年輕的女戰士受命來到中國,他們離開家鄉的時候,剛剛二十齣頭。


戰爭中,有些姑娘被炮火奪去了年輕的生命;有些姑娘收穫了跨國愛情,卻又被無情的戰火摧毀。


戰爭後,她們中活下來的,留在了中國,加入中國國籍,把根和血脈留在了新疆,與中國丈夫合葬在她們曾戰鬥過的土地。

她們把信仰帶到中國。


她們後輩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活圈,成員之間互助友愛。


教堂與墓園緊緊相偎,那是女戰士後裔和同胞們心中聖地。


「我們親吻主,我們做禱告,主會保佑我們和母親,讓我們將來在天國相會。」在教堂禮拜時,安得列.佛肯心裡常常這樣默禱。


多遠,家鄉的琴聲與歌唱不能忘懷,收藏是思鄉的一種抒發。


「請你帶領我吧,小路,跟著愛人到遙遠的邊疆」,80歲的伊萬一彈起琴就會唱起《小路》。


「父親是漢族人,去逝後我們也會按照中國習俗立碑銘文,我們會中俄兩國語言和文字,在新疆長大的中俄混血通常都是這樣」,拉麗莎說。


靜謐的墓園躺著無數有名或無名的戰士和她們的愛人,園裡種著丁香、紫薇,春夏時,空氣中瀰漫著醉人的香味,她們後人來到這裡相聚,共同懷念母親和故鄉。



年輕的布爾什維克女戰士。2016年4月反拍


菲多斯婭女士和中國丈夫姜樹科之墓。2016年4月 新疆伊犁



殘照。2016年4月 新疆伊犁



女戰士阿歷山德羅娃遺像,女兒拉麗莎端詳撫摸著。2016年4月 新疆伊犁



拉麗莎在家中,聖像、時鐘、和母親的照片是她的陪伴。2016年4月 新疆伊犁



拉麗莎丈夫生病,同胞來家中探望祈福。2016年4月 新疆伊犁


拉麗莎與同胞在院中。2016年4月 新疆伊犁



墓園大門門楣,與守墓人家的門牌。2017年8月 新疆伊犁



教堂內景,俄羅斯人信奉東正教。2016年4月 新疆伊犁



教堂神父,彼得羅先生,是俄羅斯紅軍烈屬,目前負責教堂管理工作。2016年4月 新疆伊犁



拉麗莎打開俄羅斯文的《聖經》。2016年4月 新疆伊犁


禮拜,安得列.佛肯在親吻主的畫像。2016年4月 新疆伊犁



聖爐。2016年4月 新疆伊犁



墓園看守人亞歷山大收藏的俄羅斯老式手風琴。2016年4月 新疆伊犁



彈唱中的伊萬。父親是天津人母親是俄羅斯人的伊萬,會說俄語漢語維語哈薩克語。2016年4月 新疆伊犁



老收音機。2016年4月 新疆伊犁


小菲多斯婭和索菲婭在練習音樂。她們是生活在新疆伊犁的第四代俄羅斯紅軍後裔。小菲多斯婭從小失去父親,由叔父彼得羅收養,一起住在教堂旁邊的房子。2017年8月 新疆伊犁



索菲婭給母貓餵食牛奶。2017年8月 新疆伊犁



神父彼得羅帶著鮮花去祭墓。小時候,彼得羅家住在伊犁的牧區,姥爺生前是赤腳醫生,為當地哈薩克老鄉免費治病,深受愛戴,死後就埋骨在草原上。2017年8月 新疆伊犁



彼得羅父親在岳父的墓前失聲痛哭。2017年8月 新疆伊犁



在墓園,來祭奠母親的拉麗莎擁抱親吻著同胞姐妹。2016年4月 新疆伊犁



墓園夕陽(旁白)。2016年4月 新疆伊犁


(圖文內容由阮忠義攝影人文獎組委會授權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歷史評論 的精彩文章:

東方歷史沙龍(143)近代中國的鄉村社會
蘇聯的最後一代:亞歷山大的來信

TAG:東方歷史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