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至今難以忘記的一場侵略戰,死亡十五人才能擊斃一名中國士兵

日軍至今難以忘記的一場侵略戰,死亡十五人才能擊斃一名中國士兵

原標題:日軍至今難以忘記的一場侵略戰,死亡十五人才能擊斃一名中國士兵


? 近代自「甲午之戰」後,日本開啟了一個屬於它的亞洲時代,逐漸稱雄亞洲。隨著在「日俄戰爭」中打敗俄羅斯,日本國運蓬勃向上,國力的極速膨脹使這個國家忘乎所以,一時間沉醉於天下無敵的白日夢中,最終在二戰後被狠狠的摔醒。


日俄戰爭


回顧近代的中日戰爭史,中國勝少敗多,以至於狂妄的日本竟揚言三個月吞併中國。中日兩國武力值的懸殊、以及軍隊作戰能力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僅從軍事的角度來講,中國全面抗日之後,中國軍民傾全國之力、歷時八年才把日本人趕出中國;而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里,英軍如同綿羊一樣被日本人騎著自行車驅趕;在太平洋諸島上,日本人也讓美軍傷亡慘重;近代戰爭中的日軍,作戰水平雖不及德軍那樣的一流,但絕非義大利之流能同日而語的。


雖然在近代戰爭中,日本顯得格外突出。但在四百多年前發生的一場中日戰爭,至今讓日本膽寒。


豐臣秀吉


十五世紀下半葉的日本,豐臣秀吉剛剛掃除割據,完成統一。這個從最底層打拚起來的日本首領,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決心發動一場對外戰爭,他把矛頭對準了大明的屬國朝鮮。同時在給他人的信件中寫道:要吞併中國,然後把日本的京城搬到大明的北京去,再坐鎮指揮,佔領印度······


下定決心後的豐臣秀吉迅速集結軍團,開始了侵略朝鮮的軍事計劃。初期的日本軍團勢如破竹,迅速佔領了朝鮮的京城。大敗的朝鮮國王迅速向大明朝求救,萬曆皇帝馬上作出反應,立即集結遼東數萬軍隊,由將門之後李如松統帥,開拔進入朝鮮半島,同李如松軍隊作戰的是日本商人之後小西行長。此時兩邊皆是各自最精銳的兵團,一場勢均力敵的戰爭在朝鮮半島一觸即發。



萬曆朝鮮戰爭

一天凌晨,明軍率先發起了進攻,對守城的日軍發起了猛烈的炮擊,一時間城內硝煙四起,慘叫聲不絕於耳,明軍順勢搭上雲梯開始攻城,反應過來的日本倉促應戰,雙方大軍廝殺成一團,正值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時,明軍統帥李如松騎馬沖入戰場,大喝道:「斬盡倭人!」聽到號令後的明軍更是士氣大震、銳不可當。此時的日軍已經傷亡慘重,眼看大勢已去的小西行長趕緊下令撤退。



德川家康


明軍將小西行長所部團團圍住,到了晚上,明軍故意在包圍圈上留出一個通往冰面的口子,誘使敵軍出逃。到了凌晨,明軍瞬間佯裝進攻、殺聲震天。此時的日軍如同驚弓之鳥,果然順著明軍預留的口子突圍了出去,跑出去才發現是結了冰的河面,此時無數炮火,已經向日軍飛來·····數計萬計的日軍葬身魚腹。事後統計。這場戰爭中日雙方的傷亡比例為:1比15。

經此一役後,豐臣秀吉日漸衰落,最終被德川家康所取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書談史 的精彩文章:

80萬大軍攻打8萬守軍,卻慘敗而歸,導致中國人口銳減,國家滅亡
皇位不穩,眾將不聽指令怎麼辦?皇帝只用一招,眾將馬上服服帖帖

TAG:讀書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