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蓬萊玉枝與竹取物語

蓬萊玉枝與竹取物語

昨夜無事。又細讀一番竹取物語。

大概是夫子所言「溫故而知新」。

其實竹取物語和後來神主所作的永夜抄一樣,都是疑點頗多黑霧重重。

於是就著夜色對裡面提到的蓬萊玉枝細究了一番。

故事裡說呢,五位貴族向輝夜姬求婚。輝夜給了他們五個難題。「既然此五人皆誠心而來,難分優劣。那我願彼等取我最愛之物,得者是為最誠,願為其妻也。」

這五個難題便通過竹取翁傳達給了五位貴族。

「您對石竹皇子說,天竺國有佛的石缽,叫他為我去來。」

「對車持皇子說,東海有蓬萊山,山有一樹,樹根為銀,樹榦為金,結白玉為果,叫他折一枝送送來。」

「讓那位右大臣去取唐土的火鼠裘。」

「叫大納言去取龍頭上發五色光芒的玉。」

「石上中納言的話,要他拿一個燕子的子安貝給我。」

以上是原文的意思。看起來沒有問題?。其實是有的。

先說說這五件寶貝,每一件都是傳說之物,而且不是路途遙遠就是根本不可能存在。擺明是為難人。但是,說法裡面似乎有著古怪。

首先這五件從輝夜口中說出來,顯然她來這個世界之前是認識這些東西的。因為不管是從故事中所講的成長經歷還是竹取翁家的家境以及當時的實際世界環境上來說,都不足以支持輝夜用現世的經歷去認知這五件寶貝。即可認為,這是她作為月上人時的認知。

其次,這五個難題,每一件都只是給了個名字或者大致的地理位置,便打發人去尋了。唯獨對車持皇子說的這題不同,不但有「東海」「蓬萊山」的說明,還詳細講道樹根樹榦和果實的情況,好似人間真有此物。

這就是我所說的第一個疑點。大凡要為難人,本可以和其他題目一般,只說個名即可。何必詳說出金銀白玉?

(輝夜和五件寶物,手上是蓬萊玉枝,披著火鼠裘,上方左起分別是燕子子安貝,龍頸之玉,佛御石缽)

接下來故事講這五位貴族的應對,頗有意思。

這幾位接到難題後先是一陣驚訝,然後垂頭喪氣地回家。但回到家中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總覺得見不到輝夜的話做人和鹹魚沒什麼區別,於是一個個還是動起了心思。

先是那位石竹皇子,這位其實最會取巧。他想這佛用過的石缽且不說存不存在,就算存在,也是獨一無二的至寶,天竺那邊哪裡肯這麼輕易就給?。於是他就跑去輝夜家裡說,我現在要動身去天竺了。然後呢當然沒去,悠閑過了三年後找了一間廟宇,拿了個被熏得發黑的缽,飾上人造的花,裝在錦囊里給輝夜送去了。

輝夜只看了一眼便認出是個假貨,甚至能認出大概的產地來,直接就扔出去了,然後讓那皇子滾蛋。

接下來呢是要取火鼠裘的右大臣,這位家境殷實也頗有人脈,認識一名來自中國的王姓商人,於是便寫書一封托他代購一件火鼠裘。商人得信回復說,火鼠裘我中國並無此物,實乃萬難。但是天竺可能會有此物往我國進口。

於是這商人便帶著右大臣派出去的僕人去了中國,過了幾個月,他帶著這僕人又回到博多。僕人快馬加鞭跑了七天來到京城給右大臣帶來商人的信,信中說他已購得火鼠裘。裘色青而光澤金,火燒不壞色澤艷麗。於是右大臣開開心心打扮一番跑去輝夜家裡獻寶去了。

輝夜一看,還覺得挺漂亮的,但這滑溜溜的月上公主哪有那麼容易信人,跟那痴心的右大臣說,我懷疑這不是真的,你要說是真的,拿火來燒燒看。右大臣一聽,我花了大價錢從中國買來的,怎麼可能是假的?燒就燒。往火里一扔,只聽一陣噼里啪啦,燒了個乾乾淨淨。

然後也被趕了出去。

被要求取龍玉的大納言也不好過,他家裡僕人眾多,於是召集人說,你們哪一個取得到龍玉,隨便要什麼東西我都肯賞給你們。

問題是這個東西,龍腦袋上的玉。見不見得到龍是個問題,見到了,龍肯給你嗎?還不是要去把龍弄死才能得到,就那些個僕人都是凡夫俗子,有哪個敢出這份力的?後來大納言沒辦法,自己去海邊重金雇了個不怕死的漁夫,帶著親信出海去了。

在海上漂了好些日子,差點被暴風雨弄死,狼狽不堪地回到家中,對家人說,這大概是輝夜姬這個壞傢伙想幹掉我。我今後決不再走到她家附近去。你們也不要到她那裡去。於是放棄了。

然後是要取燕子的子安貝的中納言,這位就最為悲劇,本來就不存在的東西從何尋找?他不死心,聽了一個僕人的話,要掏家裡的鳥窩。

本來掏鳥窩這事兒呢是該僕人們乾的,可僕人們總沒摸不到,結果他心急,自己要干,結果一個不小心摔下來,掉在一個大鍋里,摔斷了腰骨,鬆開手一看,手心是一個鳥糞。又急又氣,沒多久便斷氣了。

最後說到最有趣的車持皇子,這裡因為要詳說考據的原因,取一段原文的翻譯。以下:

車持皇子素有計謀,他向朝廷詐稱患病,須到筑紫國溫泉療養。請得病假後,立時至輝夜姬家,讓僕人轉告道:「在下這就啟程去取玉枝。」言畢即動身赴筑紫。他的部下齊聚難波港送行。皇子對他們說:「此行甚秘,不可外泄。」連隨從也不多帶,僅帶幾名心腹近侍,開船出發。送行者目送大船遠去後,都返回京中。

如此一來,人人皆以為車持皇子已赴筑紫國。哪曾想三天後,皇子的船又悄悄折返難波港。

他處心積慮,早已將一切布置妥當。一上岸就迅速召來六名當時技藝最高的能工巧匠,又找了一處人跡罕至的地點,造起一座三重大宅,將工匠安置其中,皇子自己也隱居宅內。接著,他又將自己治下十六所莊園,全部獻予神佛,祈求神佛保佑,助造玉枝。經過艱苦努力,玉枝終於制出來了,而且與輝夜姬所言一模一樣,不差分毫。於是皇子手持玉枝,又秘密來到難波港。

他裝出一副歷經長途跋涉、疲憊不堪的樣子,坐在船中,遣人通知府里:「皇子今日歸來。」府中眾人紛紛前來迎接。皇子將玉枝裝入長櫃中,上覆綾羅錦緞,命人抬之上岸。圍觀人群轟動起來,紛紛交頭接耳道:「車持皇子持優曇華之花歸來啦。」

輝夜姬知悉後,心中愁悶,心想這回要輸給車持皇子了,不禁又急又憂。片刻後,僕人在外敲門道:「車持皇子求見。身上所穿仍是出海時的行裝。」

照舊由老翁迎了出去。車持皇子道:「這玉枝是我捨生忘死,搏命得來。請您速速拿去給輝夜姬過目!」

老翁依言持玉枝入內宅,輝夜姬接過,見枝上附有一紙和歌:

「歷經漫漫萬里路,粉身碎骨亦無懼,誓折玉枝贈佳人。」

輝夜姬看完,茫然不知所措。老翁近前道:「瞧,這位皇子照你的吩咐,完完整整地取來了蓬萊玉枝,你現在無法推託了吧?他身上穿的還是出海時的衣服,連自己家都沒回,就徑直前來拜會了。你也馬上出去,和他見見面,把婚事定下來

吧!」

輝夜姬聞言,默然不語,以手托腮,長嘆一口氣,沉思起對策來。

皇子心中歡喜,暗想:「這回輝夜姬再無借口推辭了。」便大搖大擺地踏到走廊上。老翁並未阻止,反而默許了這種無禮的舉動。他對輝夜姬說:「此玉枝乃本國所未有,如今你已不能再拒,還是從了吧。況且這位皇子的相貌人品,亦屬上乘。」輝夜姬答道:「女兒一直不聽父言,實是歉疚。我有意以難取之物為難皇子,哪知他卻當真取來,如今可怎生是好?」老翁不理會她,自入閨中,布置成婚新房。

老翁又來見皇子,問道:「這寶樹既珍且美,究竟生長於何地?」皇子答道:「大前年二月十日左右,在下由難波港啟程,乘船入海。當船在海上時,應該航向何方,心中其實毫無頭緒。但我心想:此行若不能如願,活在世上又有何意義?於是便讓船隨風漂流,又想道:倘若身死,那也無法;但只要一息尚存,總會找到仙山蓬萊。航船在波濤中顛簸多日,終於駛離本國,漂向遠洋。海上有時惡浪滔天,幾乎要掀翻航船;有時狂風大作,將船刮到不知名的異國,鬼怪出沒,差點將我們殺害;有時在茫茫大海迷失了方向,茫然無措;有時糧食吃盡,只能以草根充饑;有時又有可怖妖魔紛至,要生吞我們;有時被迫以海貝為食,苟延性命;有時旅途中得病,完全無助,唯有聽天由命。就這樣一直在海上漂泊,到了第五百日的上午辰時左右,忽然遙遙望見海天相交處有一座山,我急忙站起身,從船中極目遠眺,見此山浮於海面上,巍峨聳立。我心中暗想:此山定是夢寐以求的蓬萊了。不由得喜不自勝。可是心裡又難免會害怕,便繞著山環行一周,觀察了二三日。某日,忽有一位天仙裝扮的美女,攜銀碗下山汲水。於是我們舍船登岸,向仙女打聽道:『此山何名?』仙女答道:『此乃蓬萊山。』一聽山名,我頓時欣喜若狂。又問仙女道:『敢問芳名?』仙女答道:『我名寶嵌琉璃。』言罷飄然隱入山中。我細觀蓬萊山,只見層巒疊嶂、山勢險峻,甚難攀登,只好繞山周步行,沿途見無數奇花異樹,皆是人世罕見之物。金銀琉璃色之水,自山澗潺潺流出。小河上架著幾座樣式精巧的玉橋,周圍的樹木都閃著金光。我在這些樹中折下一枝,其實這枝並不特別赫奕,但與輝夜姬所言完全吻合,所以折此枝攜歸。若論蓬萊美景,當真是舉世無匹。我原本打算多逗留幾日,盡情觀覽,但既得玉枝,便無心久留,急急乘船返航。幸而歸途順風,只行了四百餘日,即抵達本土。這大概是我臨行許願,所以得到神佛護佑吧。昨日回到難波港後,連被海水打濕的衣裳都不及更換,就徑直來拜訪了。」

老翁聽完皇子的敘述,深受感動,慨嘆不已,遂作一歌相贈:

「每入山野伐吳竹,如此艱辛從未歷。」

皇子聽罷,說道:「在下多年來憂愁之心,到今日方始寧定。」遂作返歌一首:

「經年苦戀濕衣袂, 而今功成淚方干。」

車持皇子的詭計眼看就要得逞,突然,有男子六名,並肩走進輝夜姬家庭院中。其中一人高舉木棍,棍上懸掛條幅,上書請願文字。男子挾文大聲訴道:「造物所工匠頭漢部內麿陳情:吾等為造玉枝,嘔心瀝血,歷時千餘日,精疲力竭,卻未得一文工錢。望即行償付,以供妻兒果腹。」

老翁大吃一驚,扭頭急問道:「這位工匠所言,是否屬實?」皇子張皇失措,狼狽無言。這時輝夜姬開口道:「請將此陳文遞予我看。」她接過請願文書,見其上寫道:「皇子尊貴之軀,與吾等卑賤工匠,共隱一處,歷千餘日,命吾等造作玉枝。彼時曾有允諾:功成之日,賜金授爵。吾等思量,此必皇子心上人輝夜姬所需,故特來此地領賞,望予賞賜。」

輝夜姬正為要嫁給皇子而愁眉苦臉,看完請願文書,登時眉開眼笑,急忙喚老翁入內,說道:「這蓬萊玉枝,我本以為是真的,正憂心如焚,哪知卻是個彌天大謊,正合我意。請速速退還,叫皇子離開吧!」

老翁點頭道:「既已知是人造偽物,自然應當退還,並請他立即離去。」

輝夜姬如釋重負,心情舒暢,便寫返歌一首,答覆皇子:

「巧言令色假做真,偽飾玉枝不知恥。」

寫畢,將返歌和假玉枝一起,退還給車持皇子。

老翁本與皇子言談甚歡,此刻卻神情沮喪,佯裝休憩。皇子萬分尷尬,坐立不安,欲走欲留,難以定奪。只好暫且忍耐,一直到日暮時分,才悄悄離開輝夜姬家。

輝夜姬召來適才請願的六名工匠,向他們說道:「今日之事,真是多虧了你

們,甚是感激。」說罷,賞了一大筆錢給他們。六名工匠歡天喜地道:「啊,終於如願以償啦。」遂領賞歸家。豈料走到半路,被車持皇子的部下攔住,一頓飽揍,打得血流滿面,賞錢也被搶光,只得作鳥獸散。

車持皇子見事態已不可挽回,悲嘆道:「一生之恥,莫過於此。非但不得佳人歡心,反要遭天下人恥笑。」為此,他孤身遁入深山,隱居避世。其部下率僕從四處尋找,哪裡見得到皇子蹤影,大概已經亡故了。

推察皇子心思,必定深感無顏再見朋友部屬,故而隱姓埋名,遁世不出。此後,世人便將失魂稱為「失玉」。

以上

竹取物語里五貴族求婚的故事呢便到此為止了。

這裡車持皇子的一節便是第二個疑點。我認為,這皇子拿到的蓬萊玉枝,恐怕是真貨。

先說誰在說謊這一節,六個人,舉著條幅跑到輝夜家裡討要工錢,然後說幫皇子造了玉枝,皇子不給錢,所以來找皇子討好的對象,也就是輝夜要錢。

這合不合理?

乍一看像是我天朝農民工討要工資的情節,但是按他們所說,皇子真的和他們一起躲藏了三年時間,這事兒的保密程度的重要性能不知道?其次,人家貴為皇子能沒有一點手段?幾個手藝人敢這麼掀人面子的跑去輝夜家要錢?再者,如果是我,為了娶到輝夜,三年時間藏頭遮面的過來了,東西做出來,這幾個工匠的活口留不留?就算留,為了保密,起碼的拿家人威脅之類的手段能不用?而這些,車持皇子居然一件都沒做。對外辛辛苦苦保密了三年,做完後就一點沒有後手的把工匠放了,還讓人知道這是給輝夜做的,以至於讓人直接跑到輝夜家裡去討薪?

此其一。

雖然輝夜關於蓬萊玉枝的說法較其他四件寶物更為詳細,然而憑這寥寥幾句就能找幾個匠人做出來?能騙的過已經明顯不是地上凡人的輝夜姬?三年時間隱姓埋名去做一個實在沒什麼成功率能騙過人的偽物?這位車持皇子其實是靠自己的真本事最後官至正二位右大臣的人,面對娶不到就覺得人生白活的輝夜姬,要採用這種低成功率高投入的欺詐方式?

此其二。

對比火鼠裘和佛御石缽。輝夜拿到玉枝的反應是,「茫然不知所措」。而不是之前的一眼看穿或者要拿火燒燒看,根本一點懷疑都沒有。以她的閱歷,可以認定這蓬萊玉枝真假嗎?

我們先說說這蓬萊玉枝到底應該是個什麼東西,先來看《儚月抄》里輝夜說的一段。以下:

可是,我眼前的盆栽並沒有污穢,所以,能夠不變地保持永遠。之所以看起來沒有成長,並不是因為已經枯死,而是因為藉助了我的能力保持著永遠。我的能力是「操縱永遠與須臾的能力」,能夠創造出不存在於地上的,沒有污穢的永遠。

這株盆栽,是原本只存在於月之都的植物「優曇華」,和地上傳說中三千年一開的幻之花同名。

之所以說同名,是因為地上也存在名叫優曇華的植物。賦予有著三千年一開的傳說的植物這種名字,確實符合這種極少開花的植物的特點。

真正的優曇華,是只存在於月之都的樹。這種樹一旦開花、結果,枝上就綴滿了美麗的七色球。從前,我要求前來求婚的男子拿出的「蓬萊玉枝」這種寶物,就是指開花結果的優曇華樹枝。所謂蓬萊玉枝,就是用蓬萊的優縣華加工之物。

在月之都,優曇華沒有葉子,也沒有花和果實。儘管看起來脆弱,卻有著「樸素而滄桑」的感覺。不會枯萎,也不會成長,只是保持著那個樣子存在著。可是,把這種樹帶到地上的話,就會因地上的污穢而發生巨大變化。它將以污穢為養分,結出七色的美麗果實。

我不知道為什麼以污穢為養分的植物會生長在沒有污穢的月之都,不過,我想它多半是某個住在月之都的賢者創造出來的植物吧。因為,有人告訴過我,只要把污穢帶進月之都,它就會立刻開花。

以上。

肉體凡胎的車持皇子當然不可能跑到月球上去拿到這蓬萊玉枝。

但是除了月都,有個地方也有這種植物,那就是我國古神話中提到的蓬萊仙山。比起月球,至少這個地方似乎是在更靠譜一點?

而帶來的有著華麗外觀的玉枝也和輝夜的說法相符,「把這種樹帶到地上的話,就會因地上的污穢而發生巨大變化。它將以污穢為養分,結出七色的美麗果實。」

被罰下人間的輝夜萬萬想不到居然能見到這蓬萊玉枝。我想,這就是輝夜茫然若失的原因吧。

此其三。

我們在說車持皇子本身的情況,根據他的描述,去五百天,回四百天。將近一千天在的日子。人會變成什麼樣子?去海邊玩過的人,哪怕一天,都能明顯看到身上的膚色變化,晒傷的皮膚日後脫落的時候又疼又癢,對吧?一千天,人會變成什麼樣?還是那個白白胖胖養尊處優的貴族子弟嗎?別說讓輝夜看,普通人一看就能知道這人是不是真的出海去了,若真如工匠所說在房間里宅了三年不見太陽,怕是又白又嫩(沒錯,比如說我!)。所以說謊言騙得過,膚色騙不過。上了岸就去見輝夜的車持皇子,很可能是一臉黝黑的去的。如果不是這樣,怕是連普通百姓都不信他去海上混了三年。

此其四。

最後說皇子與竹取翁的對話,他說了海上的經歷,特別是到蓬萊山以後的情節說的如此詳細,甚至連遇見的仙女的名字都說出來了。如果是謊言論的話,這一段就特別不合理了。不但編的出島上風物,還要編個名字出來。換作你你會編么?知道輝夜是仙人了,還是她讓去的,隨便編場景不說還要編個名字增加被識破概率?所以我覺得皇子的描述,應該也是真的。

此其五。

車持皇子剛見完輝夜,就「碰巧」遇到了工匠來討薪?這麼巧?就算當初皇子欠人家錢。那麼,做完蓬萊玉枝皇子拿走獻給輝夜前腳到後腳討債的就來了?有這樣的事兒的么?就好比在外請客吃飯,菜剛端上來還沒動筷子呢,老闆說還沒給錢,也不找你,直接找你請來的客人要他們先買單,有這樣做生意的么?

所以這裡就頗為蹊蹺。更值得懷疑的是那幾個工匠拿了輝夜的賞以後,回去的路上就被據說是車持皇子的人打了一頓。這就更奇怪了,原來皇子雖然不知道他們來討錢,但是就是神機妙算的安排了人馬又剛好在他們回去的路上埋伏,遇到了就能打一頓?還是直接就喊的身邊的人快馬加鞭追上去打?無論怎樣,都不是合理的處置方式。我反而有另外一種論斷。

當時追求輝夜的並不是只有這五名貴族,其他還有很多人,這些人中有沒有收到皇子回國的消息,生怕讓皇子就此成功,故意安排了這一出來妨礙?完事了以後就派人打一頓順便還能搶走賞金最重要的是能栽贓皇子。把他變成一個行騙不成惱羞成怒還要行兇的惡徒。雖然這個說法最沒有證據,但是從做法上來說,其實最合理,最有效。

此其六。

綜上所述,我認為皇子拿到的那個蓬萊玉枝,很有可能是個真貨。只是輝夜不願嫁。事實上,娶個月上公主哪有那麼容易,為了輝夜付出各種代價的人也遠不止這五位

竹取物語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後面的部分以及永夜抄的部分黑幕更多,找個時間再寫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途竹林 的精彩文章:

TAG:迷途竹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