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400年前,一商人從外國偷回樣東西,有了它,中國夫妻多生3億人口

400年前,一商人從外國偷回樣東西,有了它,中國夫妻多生3億人口

中國是世界人口大國,然而在歷史上的長河中,中國人口數量的增長其實很不平衡,在封建社會中後期才出現了明顯的增加趨勢。

古代中國以農業經濟為主體,而農業又一直以小農戶個體經營,受生產水平的限制,糧食的產量能維持自給自足就不錯了,如若一碰上天災人禍,破產現象就太普遍,饑荒流民問題接踵而至,從而影響到封建政權的穩定。

在清代實施「攤丁入畝」的稅收政策之前,徵收賦稅有兩個標準,一是所擁有土地的數量和質量,另一個是人丁的數量,因此綜上原因,古代中國的人口數量一直維持低增長率。

直到唐宋以後,農業技術和商品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中國的人口才首次突過億人大關。不過由於兩宋及以後戰爭頻仍,因此到明朝時期根人口再次減少。

明清時期,國家再次實現大一統,國內政局大體穩定,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後來統治者在農業政策上也廢除人丁稅收標準,中國人口又出現了增長之勢,特別是清朝中後期,人口數量直線上升。

我們知道,古代中國農業領域裡主要的農作物就是所謂的五穀,即稻、黍、稷、麥、菽,到後期逐漸形成了南稻北粟的農業格局,然而缺少了科學技術的培育,無論在南北,糧食的產量都無法和現在相比擬,因此在農業生產技術產生革命性變化之前,自然的人口猛增是不大可能的。

正確的解釋是更高產量的外來農作物的傳入!

十五十六世紀,西葡兩個國家開闢新航路後,全球首次被連結成了一個整體,地球上的人種和物種都得到空前意義上的交換。

特別是美洲新大陸的發現,美洲不僅儲藏著地球上最為豐富的貴金屬資源,起源於這裡的農作物也產生了世界意義的影響,這其中就有一種「大如拳,皮色朱紅,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產量又高,廣種耐瘠」的神奇物種----甘薯。

甘薯也叫做番薯,紅薯、地瓜,是現代人引以為常的一種食物,它易於培育,售價低廉,在如今眾多紛紜的山珍海味里,它真的算不了什麼,更多的時候作為粗糧和飼料看待。人們似乎忘記了這種看似微賤的農作物,在中國歷史上起過何等重大的作用,對我們祖宗來說它有何等珍貴,能夠引入中國的又是何等不易。

1571年,世界領頭羊西班牙佔領了菲律賓群島,把它變為了殖民地,歐洲人是非常嚮往東方的絲綢、瓷器、茶葉、香料等特產的,西班牙人也不例外,因此這也吸引了很多閩籍商人,把東方的奢侈品專賣給這裡的西班牙人獲取利潤。根據《明史—呂宋列傳》記載,當時「閩人以其地近,且饒富,商販者至數萬人」。

西班牙人從美洲也帶來了很多新奇的事物,這其中就有甘薯,史料記載甘薯被印入菲律賓後,漫山遍野大規模地被耕種,當地土著「隨地掘取」、「以佐穀食」,以至於「紅夷常患糧米不足」。這大大震撼到在這裡的中國商人,他們想到如果此神物傳到中國,就能挽救太多故鄉的同胞。

陳振龍就是閩商中的一個,多年往返於中國和東南亞地區,商人的敏銳洞察力使他看到了這種農作物的價值,萌發了要將其帶回國的想法。然而,史料《金薯傳習錄》記載:西班牙人「珍其種,不與中國人 」,出入境都有西班牙人的層層盤查,要帶回去談何容易。連續幾次他的嘗試都失敗了,最後陳振龍將紅薯藤蔓絞入汲水繩,這才矇混過關,經七晝夜航行返回福州。

甘薯極易引種,尺許薯藤便可「隨栽隨活」,在家鄉實驗成功後,這種美味又能填飽肚子的神奇物種在全國推廣開來,這種高產量的糧食不僅緩解了各地嚴重的饑荒問題,而且能養活更多的人口,統治者開始號召天下廣為種植。順治年間中國的人口才6000多萬,到了咸豐年間,中國人口在短短百年間激增了3個億,達到4.3億,這當中少不了甘薯,同時也要感謝這位名叫陳振龍的閩籍商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豆芽科的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有個村,將皇帝墓當作糞水池用!專家:還是個賊厲害的皇帝啊
抗戰老兵偶得一樣東西,日本屢次重金求買,他說:錢買不到!

TAG:豆芽科的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