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松桃地名故事:多 勞

松桃地名故事:多 勞

龍潛一/文

有一條山溝,由於兩側的青山不是很高,所以,認真看山谷不算寬闊,但是一點也不顯得逼悶。山溝底部有一條小河,給人的感覺很新鮮、舒適。這條河道不足三里路程的範圍就有兩處瀑布,就是這段河流的故事傳說神秘兮兮的。

傳說,這條河中有一條娃娃魚和兩隻青蛙,它們三個都在苦心修鍊,又是最要好的朋友。隔不了多長時間,他們就會聚在一起喝酒、唱歌、東拉西扯的講故事,談論各自聽到的新消息,交流各自的看法,總之,他們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就連魔鬼的生日也是它們談論的話題。所以,他們過得很開心自在,無憂無慮的。

娃娃魚居住在河道上游的一處瀑布腳下。瀑布只有一人多高的落差,瀑布底下有一個拱向石壁的水潭,水潭裡面就是娃娃魚的家。

有一隻青蛙住在瀑布上邊河道拐彎的地方,它在沙灘裡面安家。

另一支青蛙住在河道下游的另一處瀑布腳下,那一處瀑布大約有三人多高的落差,瀑布底下也有一個拱向石壁的水潭,水潭裡面就是那隻青蛙的家。

這樣,在這段河流里,娃娃魚住在中間,上下兩頭各住一隻青蛙,娃娃魚的住處就成為它們三個好朋友相聚最方便的地方。

有一次,他們又預邀在某一個晚上到娃娃魚的住處聚會。

到了那一天,下起了大雨,白天晚上都在下,漲了很大的洪水。

住在下游的青蛙只等天黑就從水潭中浮出水面,像往常一樣順著石壁往上爬。石壁是斜陡的,所以河水並沒有飛過石壁,而是順著石壁的表面往下沖。由於洪水往下的衝擊力太大了,青蛙頂著洪水的衝擊爬呀,爬呀,爬得很吃力,很長時間才能前進一小步。當快要爬到一半的時候,天已經蒙蒙亮了,它不得不潛回瀑布腳下,沉入水潭中去。可是,它的外形已經來不及收回,化作一尊石像緊貼在瀑布的石壁上。所以,人們就把這一處瀑布範圍叫做Deut Dul,Deut Dul的發音接近於「陡度」,意思是「往底腳沉下去」。

住在上游的青蛙是蹲在河水旁邊的沙灘裡面,平時可以看見外面的亮光,可以在沙石堆裡面就能判斷白天黑夜。由於下大雨,洪水覆蓋了沙灘的表面,洪水下的沙灘里黑糊糊的,很難分辨白天黑夜。它多次鑽出探頭探腦地觀察外面,發覺天空總是還沒有黑,它在想:「今天怎麼黑得這麼慢?我乾脆先睡一覺,晚上好有精神和好友扯閑。反正聚會地點就在我的下坎,到時候只要幾步就可以趕到了」。於是,它就呼呼大睡了。等到他醒來的時候,感覺過去了很長時間,猛然想起和朋友們的邀約,估計是遲到了,慌裡慌張地向外猛竄。當它竄出沙灘表面的時候,才發現天色已經大亮,它來不及鑽回去,就化作了一尊石像。洪水退去之後,它就永遠裸露在沙灘上。

住在中間的娃娃魚,在那個晚上也等得很心焦。它在瀑布腳下頂著洪水的衝擊,探頭探腦地等著,等到天亮了也沒看見兩位好朋友的到來,只得沉回水潭裡面去。從此以後,它很不甘心,時常浮出水面陰涼的地方,盼望得到關於兩位朋友的消息,一旦發覺不對頭的響動,又沉回水潭深處去了。人們就把這個小瀑布的位置叫做Dul Hlob,Dul Hlob發音接近漢語「度羅」,意思是「往下沉的娃娃魚」,或者「下沉地段(瀑布)有娃娃魚」。

大約在四百年以前,代惹(deb rel,苗語姓氏,現在書寫漢姓「吳」)人家居住在烏巢河西岸上,寨子名稱叫做大扎(Dab Zhal,現在屬於貓貓寨的荒山)。

代惹人家喂得有馬。牧馬的時候,馬匹總要跑出幾里地,跑到「度羅」(Dul Hlob)河岸邊吃草,天黑了,很不情願隨主人回家。每天都是這樣,代惹人家感覺好像是上天的安排一樣,後來就乾脆搬家,跟著馬兒遷到小河溝岸上居住。從此,馬兒也安心了。

代惹人家在河岸居住之後,慢慢形成寨子了,寨子的名字就叫做「度羅」(Dul Hlob)。

後來又有人從其它地方遷來安家,寨子就慢慢地壯大了。由於寨前的河流地勢高,灌溉很便利。他們用石片在河道中塞成堰壩,然後用樹枝連帶木葉填堵石片之間的縫隙,就把河水攔往成片的稻田裡去了。

他們的稻田主要是沿著河岸開墾,利用這條河流高處的水位攔河開溝灌溉,這條寨邊的河流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好處。他們天天在河邊勞動、生活,抬頭看見河流,低頭也看見河流,兩側的青山很美麗,河水清澈、河道彎彎也很美麗。他們一代又一代重複著美麗神秘的傳說,表示他們對這片土地與河流養育的感恩,也表示他們對河中神靈的敬畏。

「度羅」(Dul Hlob)的寨院慢慢擴大之後,兩處瀑布之間的河流段兩岸也逐漸增加新的寨子。不過,就在民國時期,有好幾個寨子已經消失。1950年代,只剩下四個寨院在發展,分別為:

「度羅」(Dul Hlob),這是最早立寨的寨院。

「硐喇」(Dongs Las),意思是「山窩稻田」。

「繽喇現」(Binx Las Xanb),意思是「新稻田坪地」。

「德構遼」 (Dex Gheul Liol),意思是「龍氏寨院」,又根據立寨年份叫做「丙子寨」。

就在1950年代,工作人員把這幾個寨院合編為一個村,並且根據最早存在的寨院Dul Hlob的發音用漢字註冊為「多勞」村。

人們傳說,由於有一條娃娃魚和兩隻青蛙的靈氣護著多勞村,所以,在1956年至1993年期間成立「松桃苗族自治縣盤信區瓦窯公社(鄉)」,辦公機構設置在多勞村所在地。多勞村曾經是瓦窯花鼓之鄉全片區的經濟文化中心,曾經的瓦窯公社(鄉)轄區為現在的地所村、當領村、多勞村、麻塘村、清水村、塘邊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注苗鄉 的精彩文章:

松桃地名故事:麻塘
松桃地名故事:貓貓寨

TAG:關注苗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