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讀了那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讀《傳習錄》有感

為什麼讀了那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讀《傳習錄》有感

今年上半年,時間緊張,讀書不多,而所讀多為經典,其中對我幫助影響最大的是《傳習錄》,王陽明所講知行合一,真真的大為改善了我的心智認識,所以今天在這裡無償廣而告之下。

我一直以來的困惑是,讀了那麼多的書,聽了那麼多的道理,為什麼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之前想過太多的理由,但是明顯不對,因為從來沒改善我過不好這一生的現狀,既然病未除,那大致病根是沒找對的。

當一天偶然看到知行合一,心外無物,心外無理這三個詞的時候,心裡像炸開一道閃電,瞬間心裡明亮清澈,雖然只有一瞬間,卻以深刻的體驗告訴了我,過不好這一生的根源就在知與行我之前給分開當兩碼事了。

想來的確這樣,比如我讀一本心理認知類的書,看到一個觀點,感覺很贊同,頭腦裡面記住了書里作者的觀點,就這樣就止住了,而關上書,該怎麼想還是怎麼想,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這樣就是頭腦里的知是知,身上的行是行,所以知也知得不透徹,只是字面上的知,要知道心理專家在書上紙面上提出的道理,往往是腳踏實地研究了成千上萬的對象才抽象出來的結論,所以必須要以行動來把理論還原成有生命力的實踐體驗。

只是頭腦知道,卻對行動沒影響,對自己沒改變,那就不是真的知。知和行分不開,就像手摸了火被痛,然後就再不去主動摸火了,這就是知的同時也就行了。

以下是我讀傳習錄時摘錄的一些筆記片段,分享:

持志如心痛

去雜念即存天性

道理一也

聖人體量不同而本質同 純乎一心無雜質

立志最要緊,一以見道

聖人心透徹無暇 照見來物

聖人著作經不講事情只講道理,是為匡正人心,刪繁就簡,如春秋不用左轉

一切能用功都是下學,看不見的是上達,上達在下學中

無事靜,有事時不如此,因只有靜涵養沒克己工夫,人要在事上磨

讀他書不如得到他們這麼說的原因,不如得到他們不能說出口的東西 上達功夫

以念念去人慾存天理而不專執著靜寧靜

讀書多而無所得,因死扣文義,不如返回自身,在自己心上體會

心外無理 心外無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點砍柴 的精彩文章:

明明有許多事沒時間做,偏偏經常在發獃

TAG:五點砍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