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待小人不用趕盡殺絕,古人的方法更妙!

對待小人不用趕盡殺絕,古人的方法更妙!

否卦中列舉了很多自然天象和人文典故。春夏秋冬四季循環的自然規律,中醫「痞症」的命名,俗話「拍馬屁」的由來,植物有茅草、藤枝、大樹和叢生的苞桑,記載了嫘(lei)祖養蠶的歷史。出現的成語有茅塞頓開,否極泰來,扭轉乾坤,其亡其亡,繫於苞桑,拔茅連茹,大往小來等等。

卦辭

【原文】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白話】陰陽轉換盛衰交替是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規律,萬事萬物有通泰之盛,就必然要經歷否塞之衰。否卦描述的時序是從夏經秋到冬,陰氣從始生到極盛,順此趨勢發展下去,天地閉塞萬物枯萎。

自然界寒來暑往冬去春來,陰氣至極必然返陽不必憂慮。但人世間則不然,陰柔小人不會自動退位,國家政令不通無法自行好轉。君子們要主動出擊積極作為,像倒掉鍋中腐爛食物那樣,剷除把持朝政的小人,才能扭轉否塞的局面。君子傾否要謹慎而為,因為所處非人間正道,小人把持朝政,君子被拒門外,不利於君子有大的作為。所以君子首先要堅守正道潔身自好,不與小人同流合污,保護好自己再去講究策略弘揚正義。

橫向閱讀

在周易中,還有幾處「否」

第7卦師卦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第33遯(dun)卦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第50鼎卦初六「鼎顛趾,利出否」,

這幾處的「否」字都是否定、不好、不善的意思。

彖辭

【原文】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白話】彖傳說:否閉之世,小人作亂,非人間正道。要像倒掉鍋里的壞東西一樣,把這些小人清除掉,才能扭轉否塞局面。不適宜君子堅守正道,此時陽爻在外,陰爻在內,表明天地陰陽互不交合,萬物的生養之道不得暢通。君臣上下互不交合,天下離異而不成邦國。也象徵一個人內心陰柔而外表剛強,做不成大事。上升到國家治理的層面,陰柔小人居內把持朝政,剛健賢臣流放鄉野,總體形勢是小人之道增長,君子之道消退。

大象傳

【原文】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白話】大象傳說:天地不交,是否卦的卦象,天象徵陽剛君子和正義,地象徵陰柔小人和邪氣。君子由此領悟,在否閉之世要收斂其德,以避小人之難。也不可與小人同流合污,為了貪求榮華福祿而喪失自己的節操。

1

初六爻

【原文】

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貞吉,亨。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白話】

初六:盛夏季節莊稼蓬勃生長,而此時沒用的茅草也跟著一起瘋長,與莊稼果實爭奪養分。為了讓莊稼茁壯成長,就要將成片的茅草連根拔除。對應到人事上,則是把沆瀣一氣的小人們徹底清除,故稱「拔茅茹,以其彙」。在上的君子不可與小人同流合污,小人們也要看清形勢,及時改邪歸正回歸天命,故稱「貞,吉亨」。

小象傳說:「抜茅貞吉」,既說初六要守持正道,也告誡九四拔除茅草守正吉祥,是因為上乾為天道為君,下面群陰與上乾之君心志相應,有遵循天道改邪歸正的可能。

2

六二爻

【原文】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白話】

六二:陰曆八月,陰氣漸盛萬物成熟,沒有被拔除的茅草也長成了,混雜在成熟的莊稼之中。象徵小人漸漸得勢,也形容此時的小人非常善於偽裝,極具隱蔽欺騙性,把自己的陰暗面包裹得嚴嚴實實,是為「包」。並且向上順承君王,求得大人的包容,是為「承」。此時的小人春風得意,表面上很是吉祥如意。但作為君王的九五大人,不能被他的表象所迷惑,不可助長小人的氣勢。這樣小人就像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上升到國家層面,君王大人們能如此而為,雖然政局暫時閉塞,但最終會變得暢通。

小象傳說:「大人否亨」,九五大人不助長六二小人氣勢,雖暫時閉塞最終通達,是因為九五的責任很大,不能讓小人亂了朝綱的秩序。

3

六三爻

【原文】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白話】

六三:從自然時序來看,已到陰曆十月的立冬季節,草木枯萎毀折。引申到人事上,六三不中不正,表現出十足的小人嘴臉,以此求得上乾和上九包容,必不能得逞。就像跟在上乾健馬屁股後面,拍馬屁不成,被馬蹄踢著,還被馬屁熏著,只能自取其辱。

小象傳說:「包羞」,包藏非分之想自取其辱,是因為六三居位不當咎由自取。

4

九四爻

【原文】

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

象曰:「有命無咎」,志行也。

【白話】

九四:九四居於陰極陽生由否轉泰的臨界,身為近君大臣,領受天命君命,阻止接納群陰,既一舉扭轉了否塞的態勢,又能消除君王的猜忌,剛柔兼濟,行為得當,必無過錯。

否極泰來是天命所歸,九四帶領同類的上乾群陽,齊心協力接納群陰。就像田地上的農作物跟隨天時蓬勃生長,一舉扭轉乾坤,給社稷萬民帶來了福祉。

小象傳說:「有命無咎」,遵照天命必無過錯,說明九四為天下造福之志得以施行。

5

九五爻

【原文】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白話】

九五:九五像是一棵高大的樹木,讓群陰之藤纏繞其上,九五是陽剛得正的君王,與九四大臣一起收服了群陰小人,休止了否塞的局面,當然吉祥如意。

雖然收攏了小人,但這些小人像是蟲子,稍不留心他們就會蛀蝕你這棵大樹,這是第一個「其亡」。雖然暫時休止了否塞,但九五還高高在上猶如一匹健馬,如果放任自流信馬揚鞭就會跑丟,象徵君王又脫離了民眾,這是第二個「其亡」。

如何處置這些小人,為了不讓這些蟲子蛀蝕樹榦,那麼就用桑葉餵養它們,讓他們吐絲織布,可以讓這些小人發揮自己的作用,則能徹底改造他們。

君王如何居安思危,為了不讓健馬走失,就把他牽繫在叢生的桑樹上,以此比擬君王能時刻心繫百姓和社稷,故稱「繫於苞桑」。

小象傳說:九五大人之吉祥,是因為居位既中且正。

6

上九爻

【原文】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白話】

上九:將器皿翻轉傾倒出了其中的污穢之物,清除了小人,閉塞的局面終於被傾覆了。經過眾人的艱苦努力,先閉塞而後喜悅,苦盡甘來,故稱「先否後喜」。

小象傳說:物極必反冬去春來,是自然發展規律。鍋里的食物腐爛到一定程度,就要被徹底倒掉。秋冬的茅草枯萎毀折,怎麼可以繼續向上長。人世間閉塞的局面最終會傾覆,怎麼會長久呢?

橫向閱讀

周易中共有4個卦出現「何可長也」,都出自孔聖人的小象傳,分別是:

本卦中的上九中「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第3屯卦上六「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第16豫卦上六「冥豫在上,何可長也」,

第61中孚卦上九「翰音登於天,何可長也」。

否卦總結

SUMMARY

為了更好地理解泰否兩卦的哲理,下面我們將兩卦的六個進程一一對應來進行比較。否卦和泰卦是相反的兩個時期,泰卦通泰,否卦閉塞,在乾坤生養萬物的時序中,泰卦代表冬去春來,陽氣漸盛生機勃勃的前半個階段,否卦代表夏去冬來,陰氣漸盛萬物蕭條的後半個時段,所以在泰卦之時,君子要大展宏圖,而到了否卦,天地閉賢人隱,君子們要通力去除否塞的局面。

泰否兩卦的起始,雖然都是「拔茅茹,以其彙(hui)」,但意義是不一樣的,泰之「茅」為冬天的根系春天的蕃鮮,否之「茅」為夏天的草木秋天的枯草,泰之茅遇春雷震起蓬勃生長,否之茅要用手連根拔除清理阻塞。

第二個階段,致泰的賢臣君子具備「包荒,用馮(ping)河,不遐遺,朋亡」四德,心繫天下。否卦則是小人得志,只為自己不為天下,聖人只是淡淡地描述其「包承,小人吉」而已。

第三個階段,時值天地交接之際,陰陽轉換,人間時局也將變。泰卦是「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告誡君子要處盛思衰。否卦則為「包羞」,拍馬屁必遭羞辱,不得善終。

第四個階段,泰卦的大臣帶領上面的眾人翩翩而下,迎合群陽,共同造就通泰的局面,顯現鳥語花香的自然和諧景象。否卦的大臣領受天命,阻止並接納小人們,引導其改邪歸正。

在泰否兩卦中,君王的作用都至關重要。泰卦的君王為通泰之主因,「帝乙歸妹」,顯現了陰陽交泰的極致,造福天下。否卦的君王,用既中且正的天道扭轉了閉塞的局面,但應居安思危不敢懈怠,以防否塞捲土重來,「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到了兩卦的最後,情形也不一樣。泰卦為「城復」,否卦是「傾否」,一個是自然所致,一個是人力而為,同樣表明在泰否兩卦最後階段的不同。由泰轉否是很容易的,瞬間可致,但要由否轉泰,則要經歷長期艱苦的努力才行。一個人學好不易學壞很快。並且否卦只是說「傾否」,而沒有說「泰來」,從六十四卦的卦序上來看,泰之後為否卦,而由否到泰,則要再經過六十三卦的一個漫長的循環。

從上面扭轉乾坤的曲折艱難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領會到,致泰艱難轉否容易,打天下不易守江山更難。如何儘快從不順暢的閉塞局面走出來,不論是個人家庭,還是一個公司一個國家,都能從中得到借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和天下 的精彩文章:

《易經》里的這些成語,您知道多少?

TAG:易和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