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製造2025》之加速雲計算普及

《中國製造2025》之加速雲計算普及

陽光紙業集團是國內造紙包裝行業的領先企業,年造紙產能達到135萬噸。不過,中國造紙包裝行業一直以來都是採用傳統的業務模式,整個行業自動化、現代化和集中化程度偏低,難以形成規模效應,降低生產成本。那麼,面對撲面而來的數字經濟,陽光紙業該如何應對?

博西家電是歐洲最大的白色家電生產商之一,1994年進入中國後,打造了從採購、研發、生產、銷售、物流直至售後服務為一體的完整家電產業鏈系統。作為一家傳統的家電製造企業,博西家電的業務發展過去一直遵循著傳統的生產、銷售和服務流程,生產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缺少溝通,造成了生產與消費之間的脫節。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博西家電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策略?

「中國製造2025」和德國「工業4.0」

陽光紙業和博西家電在全球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所面對的挑戰和困惑只是整個製造業的一個縮影。

應該說,全球製造業隨著數字經濟的到來,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繼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的工業革命之後,製造業正在進入新一輪的由數字化和智能化引發的新工業革命,開始向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為應對新工業革命下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許多國家都將智能製造作為製造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例如,德國2013年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提出了「工業4.0」概念;美國2014年在其《先進位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基礎上推出了以「工業互聯網」和「新一代機器人」為主要布局的智能製造戰略;英國、法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也相繼提出了類似的國家戰略。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則在2015年發布了《中國製造2025》,全面部署實施製造強國戰略。

德國工業4.0的核心是提升製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夥伴。德國工業4.0強調智能工廠和生產智能化,更重視硬體和技術的升級。

「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在於創新制度環境,完善結構調整,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促使其儘快提升,實現跨越式發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強調製造業互聯網化。

儘管中國和德國的國情不同,製造業的基礎和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在實現智能製造目標的發展過程中戰略重點也不盡相同,但「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的終極目標都是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實現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從而建設製造強國。

在《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中,提出了中國實現製造強國的總體戰略目標,並針對目前中國製造業的整體水平,在總體戰略目標的框架下,詳細制定了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同時給出了為實現「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這一目標的兩階段戰略,以加快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全面提升製造業的發展速度和核心競爭力。

兩階段戰略重點內容包括:

到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製造業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製造業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優勢領域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產品質量有較大提高。製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

到2025年,製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全員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兩化(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邁上新台階。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和產業集群,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

綜觀以上兩階段目標,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是全面向數字化轉型,提升製造業整體信息化和數字化水平,從而提高製造業全業務流程的效率,同時,通過創新驅動發展,實現製造業服務化,最終通過產品的智能化和平台化,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技術,實現製造業的產業升級。

中國製造業面臨轉型升級挑戰

中國是一個製造大國。有數據顯示,在全球手機生產中,有70%源於「中國製造」,同時,「中國製造」還生產了全球80%的空調、91%的個人電腦。儘管如此,遺憾的是中國卻不是製造強國,來自麥肯錫的數據表明,中國製造業的生產力水平只有西方發達國家的1/4;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數據顯示,在「世界品牌500強」中,中國企業僅佔6%;另外,中國汽車工業迄今為止,所掌握的核心零部件技術還不到20%……因此,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是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目標,也是中國製造業面臨的巨大挑戰。

中國製造業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建成了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顯著增強了國家的綜合國力。但今天,一方面,往日傳統的生產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客戶和消費者對個性化、定製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以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技術的飛速發展,使製造業原有的生產模式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同時,以新技術驅動的業務模式的創新為製造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使智能製造成為可能。全球製造業的產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新一輪科技革命已經到來,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在全球製造業變革的大潮面前,中國製造業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製造業像許多傳統行業一樣,其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薄弱,關鍵技術缺失,研發設計水平不高,資源利用率較低,信息化和數字化起步晚,基礎配套能力不足;同時,製造業的產業結構不合理,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產業同質化低水平競爭,缺乏高精尖產品;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快速上升,致使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模式已無法持續發展。

像陽光紙業,之前由於缺乏互聯網技術與信息化管理理念的支撐,設計、生產、銷售環節不能統一管理,而生產成本高企不下。同樣,博西家電以往由於生產和消費脫節,亟需尋找一條採集和分析用戶需求的有效途徑,推動設計研發、生產製造以及供應鏈管理等關鍵環節的柔性化改造。

挑戰擺在中國製造業的面前,而企業要從「大」到「強」,實現轉型升級,就必須抓住這一輪基於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新工業革命帶來的重大機遇,創新發展,重塑製造業競爭優勢,實現中國製造2025目標。

智能製造加速製造業現代化和雲普及

毋庸置疑,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點和關鍵點是發展智能製造,通過智能製造實現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要實現智能製造的目標,製造企業需要量體裁衣,循序漸進,逐步通過IT整合升級,實現數字化轉型就緒;通過雲計算,實現協作平台化,加速製造業向服務型轉型;將人工智慧和物聯網轉化為中國智能製造的核心競爭要素,帶動產業升級。因此,中國製造業實現智能製造的業務重點可概括為以下三點:

實現數字化轉型。通過信息化和數字化,逐步打通企業從研發、採購、生產、物流、質量控制到售後服務等全業務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通過數據交互/大數據分析,驅動業務從傳統的B2M過渡到C2M。

實現服務創新。通過雲計算和大數據,推動企業向服務化轉型,實現服務平台化,提高產業協作創新能力和協作效率,優化用戶體驗。

實現智能化升級。通過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新技術,基於雲計算搭建產業智能平台,通過智能化實現製造業的產業升級。

製造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新技術將成為製造業轉型路上的有力支撐,而同時,智能製造的發展則將進一步推動雲計算的普及。

AWS助力製造企業走向雲計算

前面提到的陽光紙業。為了推動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陽光紙業開始了向數字化轉型之路,打造包裝行業的B2B電商平台,並且與現有的ERP系統相連接,形成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的完整的IT系統。

之前,陽光紙業已經擁有一定規模的自建機房,並將SAP ERP系統部署在自有伺服器上,但這種模式運維成本高、技術要求高、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不夠靈活。由於整個集團業務轉型在起始階段很難量化業務增長狀況,如果擴展現有機房規模,不僅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而且也缺少靈活性,無法滿足業務發展的需求。之前,陽光紙業採用了 SAP S/4 HANA系統,伺服器配置要求很高,大部分IDC服務商都要求籤署長期合同,不僅導致前期成本上升,同時也存在管理和擴展靈活性差等問題。

因此,陽光紙業決定採用公有雲架構作為基礎架構平台。在經過分析、比較多家雲服務商,並在AWS雲上搭建測試系統完成性能測試後,陽光紙業最終選擇了AWS雲平台作為向數字化轉型項目的基礎架構平台,成功地部署了SAP ERP系統、內部管理系統、業務管理系統、B2B供應鏈系統等。

目前,陽光紙業的項目已經正式上線。通過使用AWS,其系統的部署僅用了15天,效率大幅度提升。當業務擴展時,只需點擊滑鼠進行簡單的配置,即可快速部署新系統,實現即開即用,並能非常方便地實現安全管理,確保系統的安全可靠。

再說博西家電。面對挑戰,博西家電決定藉助互聯網技術,改進業務流程,實現數字化轉型。為此,博西家電啟動了多個互聯網相關項目,其中包括門店管理信息系統OIMS和西門子全國卡車巡演項目。

以OIMS為例,該項目部署在博西家電在全國的所有門店,利用OMIS系統,可將每天的產品銷售數據、圖片等信息上傳到後端信息系統,為管理層了解市場、分析用戶需求、改善供應鏈提供充足的信息。最初的OIMS 1.0以傳統的數據中心為依託,但在開發和使用中遇到了一系列挑戰,如用戶訪問流程過於繁瑣,導致數據丟失的情況時有發生;上萬名用戶同時連接系統時給網路帶寬頻來很大壓力,導致系統不夠穩定。

因此,博西家電決定依託雲服務來構建這些系統,以滿足在可靠性、可擴展性和成本節省等方面的需求。最終,博西家電選定AWS雲服務作為其互聯網相關項目的基礎平台。使用AWS雲服務後,博西家電節省了成本,縮短了系統的開發和部署時間。未來,博西家電計劃依託AWS雲平台,建設更多與互聯網相關的項目,逐步實現數字化轉型的目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頭條 的精彩文章:

思科:人工智慧革新集成防禦體系
「聯想投贊成票」遭質疑:混淆視聽 長碼方案投了高通

TAG:雲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