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今天,我們用什麼看科幻

今天,我們用什麼看科幻

什麼樣的媒介最適合閱讀科幻小說?

2155年5月17日晚上,麥琪記下了自己的日記:「今天,托米發現一本真正的書。」

這是一本很舊的書。麥琪的爺爺以前告訴她,當他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他的爺爺對他講,曾經有一個時候,所有的故事都是印在紙上的。

麥琪和托米翻著這本書,書頁已經發黃,皺皺巴巴的。

他們讀到的字全都靜止不動,不像通常他們在屏幕上看到的那些「書」一樣,會按順序移動。這可真有趣,讀到後面時再翻回來,剛才讀過的字居然還停留在原地。

——阿西莫夫《他們那時多有趣》

今天在移動網路時代長大的孩子們,讀到這篇作品時,大概不會覺得是科幻小說,正如當年的我們,並不認為凡爾納的《80天環遊地球》是科幻小說一樣。

在前段時間公布的2018年華語科幻星雲獎候選名單中,過去的一年裡,56篇中篇科幻,有17篇來自電子平台(或徵文),另有15篇發表於紙質書的作品曾首發於電子平台(或徵文)。426篇短篇科幻,有160篇來自於電子平台(或徵文),另有128篇發表於紙質書的作品首首發於電子平台(或徵文)。來自電子平台的作品,已經佔據了中國科幻半壁以上江山。

在過去的一年裡,未來局微信公眾號《不存在日報》平均每周發布兩篇國內外科幻小說,你閱讀著它們,用指尖划過屏幕,拖動進度條,讓時間和故事在電流的驅動下前進。

2155年?好像不需要等那麼久,未來在加速向你走來。

可是,你心中總有那麼一絲不安,不知道這是否是你想要的未來。

阿西莫夫筆下,未來的孩子們懷念紙質書時代的同齡人,羨慕他們可以一起聚集在學校,讀著同樣的書,受著同樣的教育,一起玩耍。而未來的他們,被個性化的電子課本和教師所分割,相互間不再理解。在孤獨中,他們隱約察覺到了技術的代價。

有時,我們也會緬懷昔日的時光,那個不知道電腦,手機和互聯網為何物的時代,當我們想學一首歌,會偷偷溜到音像店去抄磁帶上的歌詞,當我們想看一篇科幻,會苦守報刊亭幾天去等一本雜誌。那時的許多事,我們今天碰幾下鍵盤或屏幕就可以做到,但對很多人來說,為此付出的專註和努力本身是有價值的。

因為專註,是這個電子化和碎片化的時代,所稀缺的東西。

科幻迷常被認為是一群熱愛科技,樂於看到生活和世界被科技改變的人,這其實是一個誤解,科幻迷同時也是最懷舊的人,對那些因為科技的改變而失去的東西,極其敏感。魚上了岸,不再是魚了,它們走進黑暗森林,忘記了自己曾經是魚,但是科幻迷們還記得。

我們依然記得曾今完全沉浸在一個科幻故事中的專註,不需要每隔幾分鐘切換過去看一次微信,不需要擔心一不小心被外邊的社會拋棄。我們理解,科幻是深刻的,它隱藏著這個世界內部某種最深層,最細微的東西,值得我們投入最專註的精力去理解它和把握它。它不應當僅僅充當信息世界一閃而過的段子和談資,應該有更合適的地方去承載它。

過去的二十年間,中國科幻從雜誌時代走入了網路時代,又進一步走入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我們常把中國科幻的重大變化歸因於某些具體事件,比如某次高考作文,比如《三體》系列的走紅,但媒介背後潤物無聲的影響可能更加重大。我們在無數科幻小說中看過技術對世界的各種影響,現在應該回過頭來,看看它對科幻閱讀本身的影響了。

什麼樣的媒介最適合閱讀科幻小說?至少從科幻本身中,我們很難找到答案,阿西莫夫之後,科幻作家們更傾向於討論信息量更大的東西,比如影像和遊戲,而非傳統的文字構成的文學,正如今天,許多新加入科幻行業的作者,其實目標在於影視遊戲改編一樣。我們見過大腦直接與網路連接,見過VR虛擬世界,見過直接從空中的電磁波中讀取信息,這些想像在現實中有著自己的影響力,但和目前依然由文字構成的電子閱讀市場本身缺少聯繫。

至少我們知道,微信並不是一個適合用來讀科幻小說的工具,作為社交通訊軟體,它和科幻閱讀所需要的專註相悖。從表層來看,這種社交通訊屬性會讓用戶不斷產生社交的需要,提醒自己可能有新的聊天信息沒有查看,在不斷的頁面切換中,閱讀一篇科幻小說的連續性被切斷。小說的閱讀是前往一個新的世界的過程,科幻小說尤其如此,不斷地被現實世界召回,對科幻閱讀的傷害很大。

從深層來看,科幻閱讀有著它自己的規律。詹姆斯·岡恩曾經做過一次關於科幻閱讀的專欄,他指出,詩歌、戲劇、通俗小說或科幻小說,都有著不同的語言。閱讀不同寫作語言的方法稱為「規則」」(protocols)。所謂的有效閱讀,其實就是了解這些規則,並將其應用到對某一類型文學的理解和感知中。根據作者的創作初衷,或讀者之間約定俗成的認知,存在一種「最佳的」閱讀體驗,而對故事類型的誤判和對規則的誤用,可能導致對故事的誤讀,從而影響閱讀體驗。比如,當你把正在讀的故事定義為「奇幻」時,就不會對這個世界中違反科學的部分提出質疑,而當你認為在閱讀一篇硬核科幻時,會主動去思考和質疑,否則就錯過了作品最重要的東西。這就意味著,要對科幻讀者的預判和分類進行引導。在一個綜合性微信公眾號的環境下,關於科幻的各種信息混雜,新聞、資訊、活動、評論與小說同時出現在一起,對科幻讀者的判斷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讀者能否順利進入到科幻小說閱讀的狀態中去?能否在閱讀中順利實現與作者默定的契約?這是一個挑戰。

所以,我們決定做一個專門用來閱讀科幻小說的app,來解決這個問題。

新的app的內容以科幻小說為主,科幻讀者可以在這裡專註地完成閱讀體驗,而不至於分心旁騖。

app的首頁界面與「不存在日報」的微信公眾號類似,每周一、三、六會更新三部中短篇科幻小說,新的國內外科幻小說將在這裡發表,之前在微信上發表過的精彩小說也會逐漸轉移到這裡來,這些小說中,既有來自國內外著名作者的成名作品和獲獎作品,也有來自未來局郵箱投稿和科幻寫作營的優秀稿件。此外,之前由於微信的篇幅和體例限制,不易呈現的長篇科幻小說,現在也已在app這個平台上開始連載,每周二、五我們會更新長篇科幻小說的新篇章,目前正在連載的是科幻作者吳楚的生物技術與農村倫理主題的長篇科幻小說《轉基因技術——幸福的尤剛》。未來局正在和將要出版的實體出版物,例如以《時間不存在》為開始的一系列科幻主題mook,和科幻作者趙壘的《傀儡城》系列,其精彩內容也會在實體出版一段時間後,在app上呈現。

雖然這是一個以科幻小說為主的平台,但我們還是保留了一部分來自「不存在日報」的,與科幻內容、創作緊密相關的資訊內容,進行不定期更新。

點擊首頁左上角的按鈕,會進入第二頁的合集頁面,在這裡,我們以電子合集的形式,將已發表小說按照內容分為多個主題,例如「外星文明」「賽博朋克」「末世生存」等,新發表的作品也會不斷被加入這些主題,讀者可以很方便地按照內容查找和閱讀自己想看的作品。我們也正在不斷嘗試加入新形式的主題合集,例如長篇小說的單獨合集,按照國別的韓國科幻小說集,未來局曾經發起的一些特定主題合集,如科幻春晚等。

許多新的嘗試正在進行,由於app剛上線,一定會有不少錯誤和問題,歡迎在發現後報給我們。

我們的微信平台「不存在日報」仍然將繼續發表科幻小說,但發表的方式將更加符合一個科幻媒體平台的定位,例如,對一個科技或者時事熱點,會首先考慮它更適合用小說來表現,還是用趣聞、評論、報道等非虛構形式。微信不再是一個按照固定周期發表小說的平台,這個功能會逐漸轉移到app中去。我們會盡量考慮到微信平台讀者已經養成的閱讀習慣,僅在app上新發表的小說,會在微信平台上得到簡介和引導,每隔一段時間,我們會在微信平台上對近期的app小說進行總結和評價。希望各位科幻小說讀者們能夠在新的閱讀平台上,得到更好的體驗。

新的科幻閱讀app,我們稱之為「未來按鈕」,望讀者們點擊這個按鈕時,可以真的獲得前往未來的感覺。沒有人能夠真正預言未來,即使是最頂尖的科幻作家。我們不知道在遙遠的未來,十年後,百年後,千年後,億萬年後,人們使用什麼閱讀科幻,或者是否還在閱讀科幻,但至少今天,是我們可以把握和設計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存在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一樁無人記得的兇殺案
如果五四青年活到現在,他們也是科幻迷

TAG:不存在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