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知青」:這個女神很美,可是那裡並沒有真正的自由

美國「知青」:這個女神很美,可是那裡並沒有真正的自由

導讀陽早、寒春,美國人,中國人民的摯友,魏巍稱讚其為白求恩式的國際主義戰士。

正文>住在專家樓上,舒適的條件反而讓陽早、寒春感到心境沉鬱。他們站在高高的陽台上向外俯視,相鄰的樓房擋住遠處的視野,他們嚮往的草原和牛群沒有一點蹤影。

打了幾次報告都沒有迴音,他們一次次要求返回西安草灘農場而不能如願。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跟早在四十年代就相識的黃華見面了,他們向黃華同志談了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從事實際工作的願望和要求。不久,1972年2月,他們被雙雙調到北京郊區的紅星公社北牛場工作。

在這半年之前,初中畢業的陽建平因為不能像其他同學那樣去黑龍江、新疆農墾兵團,只好在家等待分配。

有了空閑時間,陽建平除了後來隨父母搬到紅星公社,到公社跟父母一起去養牛放馬,更多時間是坐在家裡看書、學英語。這一時期他讀了不少書,他最喜歡讀的書是《林海雪原》、《紅岩》。中國革命英雄的名字,在他心中的排名是楊子榮、許雲峰、黃繼光、董存瑞、雷鋒、邱少雲、劉英俊……

△ 全家福

1972年4月15日,上級有關安置部門通知陽建平去安徽省十字鋪茶場落戶。

陽早、寒春對二兒子被安排去中國南方農場當農工很高興,寒春認為大兒子沒能下放農村是一種損失,她說:「可惜了,可惜了,年輕人沒下過鄉怎麼能懂事?」

陽建平聽母親這麼說,笑著搖搖頭。因為他不太想去南方的農村,想來想去,他還是服從了組織的分配。

遠在千里之外的安徽省十字鋪茶場,吃住條件當然比不了北京,但茶場的領導和鄉親們十分熱情地接待了陽建平,對他的照顧也很周到。茶場領導一再向大家說:「不許圍觀外國人。」領導看他高高的個子,當地的現有床鋪睡不下他的身子,便特意囑咐木匠師傅給他打了個長度兩米五十的大床。

陽建平給父母寫信簡要介紹了自己到茶場的新生活環境,並且表態說他一定會認真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陽早給他回信,告誡他別搞特殊化,寒春也寫上兩句:她認為二兒子去南方農村工作,這是一樁令人高興的事,這說明建平長大了,可以獨立了。

一年以後,及平初中畢業,陽早、寒春把17歲的女兒也送到安徽省十字鋪茶場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在茶場,陽建平被安排修理農機具,每月17元工資,陽建平領到工資後捨不得自己花,一直積攢到300元寄給母親,茶場的生活條件極其艱苦,吃慣了北方飯食的陽建平吃不慣這裡的飯菜。每天要喝生水,因為燒柴不足,所有當地人都喝生水,不可能讓陽建平另外有開水喝。

1974年,陽建平因為喝生水得了菌痢,以後由菌痢引發了心肌炎。19歲半的陽建平不得不病退回家。

陽及平仍然堅持在茶場當農工,只有一年一次放探親假的時候才能回家跟父母團聚。

病退在家的陽建平,常常想起在茶場勞動時他跟一些知青友好相處的關係,想起他剛剛得病的時候,女赤腳醫生考建華對他的診治和照顧。他自己在家養病反倒覺得日子過得晦暗無奈,沒有奔頭。不到20歲的他,天天在床上打發日子,偶爾出門晒晒太陽,心肌炎發作起來胸部疼痛使他不能伸展直立。病情好一點時,他給茶場的考建華和其他知青寫信,表達自己的苦悶、憂鬱:「我這個傷病員,不知何時痊癒……」

△ 陽早和孩子們

從內心裡講,他知道來自上海的女知青考建華對自己在許多方面都很關照。他記住了她對自己的好處:女赤腳醫生在茶場里很受領導的重視,已經晉陞為毛澤東思想工作隊成員;她對他沒有架子,反而時常來到他跟前「 通風報信」,傳達給他這個老外不知曉的內部精神;同時,考建華常常以赤腳醫生的身份不厭其煩地來給他量體溫、聽診、打針送葯,使他們之間的醫患關係多了一些脈脈溫情。

陽及平回家探親跟她二哥說:「考建華現在幹得很紅,領導要培養提拔她,她已經表態在農村在茶場紮根干一輩子!」

陽建平聽了不以為然地反駁說:「她講的紮根肯定不是真話。」

陽建平經歷了中國文革以來的整個政治運動,他接觸到有些人為了適應極「左」路線的需要,為了得到較好的政治出路,不惜說假話說大話來包裝自己,違心地表白自己如何如何的革命,甚至連品德優良的人也免不了這樣。

病情好轉時,陽建平和妹妹一起回到茶場。他找到考建華,把她拉到一旁坦誠地勸她:「你不要委屈自己,以後能返城要返城,能上學要上學,心裡不想紮根,嘴上偏說紮根一輩子……」

考建華感謝陽建平對自己的好意,但當時她確實沒有更多可以選擇的出路。

從七十年代開始,國家的對外政策寬鬆起來。由毛澤東主席親自啟動新的中美關係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正常化,中美民間交往逐漸頻繁地增多起來。

1977年5月,陽和平從美國回家探親,陽建平想去美國治病,也想去看看父母的祖國,於是陽和平再回美國時帶走了尚在病中的弟弟。

陽早、寒春在長子陽和平幾年前去美國當工人的時候,就沒有表示異議,現在二兒子陽建平要去美國,他們作父母的也沒有說什麼不同意的話。他們準備再過幾年,讓當時正在北京大學生物化學系學習的陽及平畢業後也去國外開開眼界,見見外面的大世界。

陽早說,我們作為世界公民,不僅要親自了解體驗什麼是社會主義社會,而且應該親自了解體驗什麼是資本主義社會。他說,他的三個子女都是從小在社會主義中國出生長大的,長大成人還不知道資本主義真正是怎麼回事,這是不行的;他說社會主義制度要比資本主義制度總體優越,但中國的社會主義體制需要進一步完善,作為資本主義的美國其社會中也不乏某些先進的東西可以讓社會主義中國所借鑒和學習。

陽及平記得小時候,他們兄妹幾個美國孩子因為沒去過美國,常常好奇地問爸爸媽媽,那裡的人們是不是非常自由。小及平還找出一本美國畫報,上面的一幅美國「自由女神」像非常漂亮迷人,及平問媽媽:「生活在『自由女神』周圍的人們真的自由自在嗎?」

寒春回答說:「是啊,這個女神很美,可是那裡並沒有真正的自由。工人常常失業,找不到工作,農民常常破產,黑人到處受排擠歧視。」說到這裡,她舉了很多黑人不幸遭遇的例子。六七十年代初期,美國黑人反對種族歧視、種族壓迫的解放運動搞得如火如荼轟轟烈烈,美國政府當局很害怕,他們想了好多辦法破壞瓦解黑人運動。芝加哥有個黑人領袖叫費特哈德,鬥爭很堅決,在黑人中很有威望。一天半夜,警察包圍了他的房子,後來,人們發現他中彈身亡了。明明是警察把他槍殺了,可是官司打了好長時間,卻仍然沒有什麼結果,沒有一個警察受到懲罰和判罪。寒春說在美國打官司告狀要花好多錢,老百姓去哪裡說理呢?你們說這就叫自由嗎?

孩子們當時懂了媽媽的意思,小及平又問爸爸:「那什麼叫剝削呢?」

對一個不滿十歲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很難解釋清楚,但是又應該讓她懂得的問題。陽早沉思了一會兒,想出了一個女兒剝削爸爸的小節目。他找來一堆硬幣,放在桌子上,然後坐到及平對面,把錢全都推到及平一邊。小及平覺得納悶,瞪著眼睛看爸爸。

陽早說:「現在,小及平是大資本家了,我是你僱傭的工人,你有好多錢。可是你的錢是怎麼來的呢?得靠我這個工人為你做工。我每天乾的活值兩個硬幣,可是你只給我一個,另一個呢?讓你白白拿跑了。這樣一天天地過去了,你僱傭的工人不止我一個,你手裡的錢越來越多。可是你並沒有勞動啊!這麼多錢都是怎麼來的呢?這就叫剝削,明白嗎?」

小及平笑咪咪地點點頭,好像領會了爸爸說的意思。只見爸爸裝出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向及平低頭哈腰地連聲地乞求起來:「哎呀,陽及平資本家先生,我是一個窮人呀,錢掙得很少,養不起一家老小,您能可憐可憐我嗎?」

及平忍住笑,從錢堆里拿起一個硬幣,慷慨地放到爸爸那寬大的手掌里,接著又要去拿第二個。爸爸止住了她。

△ 陽和平與學生交流,續寫紅色傳奇

「孩子,你當不了真正的資本家,資本家是不會可憐咱們工人的。如果他們可憐窮苦的人,給工人錢,那他們就發不了財,就算不得資本家了。」

有關「剝削」的含義講完了,及平眼瞅著那堆硬幣,回味著爸爸說的道理,她似乎懂了一些,又不十分明白。爸爸講起了資本主義社會,他說那個社會很富,但財富都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裡,勞動人民的生活沒有保障。即使有錢的人,也時時擔心自己破產,終日處於恐慌之中。在那裡,人與人之間是一種金錢關係。社會主義就不同了,雖然現在中國經濟還不發達,人民生活還不富裕,但這裡沒有階級壓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人們的精神是充實的高尚的。只有社會主義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出路,才有光明的前途。

就這樣,在孩子們還小的時候,陽早、寒春用生動的形式,用細緻入微的講解,用他們自己在兩個不同社會的生活經歷和所從事的鬥爭,啟發、誘導自己的孩子們,讓他們懂得如何認識社會和怎樣生活。像細雨滋潤了土地,像春風吹開了花蕾,一種崇高的為大多數人服務的觀念和情感,漸漸地在孩子們的心靈中萌發著,成長著……

/摘自趙劍斌《陽早、寒春紅色傳奇》

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號立場無關…

文中圖片僅做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牆往事 的精彩文章:

TAG:紅牆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