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斗晶元大量配置仍缺乏存在感 手機廠商推動應用動力不足

北斗晶元大量配置仍缺乏存在感 手機廠商推動應用動力不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小米年度旗艦手機小米8上周在深圳發布,全球首款雙頻GPS手機、支持L1+L5雙頻雙路精度定位,成為該款手機的一大亮點。不過有網友質疑,小米新機為何不提國產的北斗導航系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小米方面了解到:小米8同時支持GPS、北斗等導航系統。

實際上,小米、華為、VIVO等國產品牌手機的大部分智能手機均搭載了北斗導航技術。不過,在實際應用中,特別是在智能手機導航領域,用戶發出了更多疑問:既然手機支持北斗導航,為何感知不到北鬥技術的存在呢?為何更多的手機企業還是願意把GPS作為產品的亮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小米官網發現,小米集團旗下現在所售小米、紅米系列手機產品均同時支持GPS、AGPS、GLONASS、北斗四種定位方式。在華為手機官網,除少數榮耀暢玩7版本、華為暢享8e等入門產品不支持北斗導航外,其他均支持國際四大導航系統。OPPO、VIVO、金立等品牌的官網顯示,公司旗下大多手機產品的導航功能描述為支持GPS,部分高端旗艦手機也開始兼容北斗。

晶元曾被認為是遏制北斗產業應用發展的瓶頸。不過,從現階段情況看,無論是國際手機晶元巨頭,還是國產晶元企業都已經把北斗作為標配,越來越多的手機企業也將北斗導航作為標配。

國內手機晶元龍頭企業紫光展銳副總裁周偉芳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旗下晶元產品均支持北斗功能。聯發科方面的人士告訴記者,最新的Helio P60、Helio P22集成了北斗導航功能。

美國高通相關人士介紹,自2013年第四季度推出首款支持北斗定位功能的處理器開始,後續具有衛星定位功能的處理器都實現了對北斗定位的支持,同時高通物聯網晶元也都開始支持北斗。高通最新發布的驍龍845為業內首款支持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網路輔助北斗/GPS位置服務平台」的移動平台。

除了手機行業,北斗導航在公安、交通、漁業、電力、林業、減災等方面也被廣泛使用。

一位券商通信行業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前是晶元成本很貴,但現在已經降到和GPS差不多了。」北斗晶元技術門檻並不高,一般做手機晶元的企業,順帶著就能把這些定位功能集成進去。


目前,我國已經成功發射了8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簡易系統形成。預計2018年底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服務,到2020年提供全球服務。與已實現半個多世紀商用的GPS系統相比,自主可控的北斗系統,其應用領域從軍用、行業應用,向消費領域滲透。

在北斗導航被當作手機標配功能的背景下,記者注意到,很多手機企業開始將以往設置菜單用的「GPS」改成「定位」。事實上,手機企業更願意在發布會上宣稱其採用了GPS新技術,用戶在使用手機定位、百度導航等應用時,首先感知到的還是GPS。

對此,有通信行業分析師表示:「現階段,大家都還是以GPS為主,除非GPS沒有信號了,才會用北斗。」以GPS為主、北斗為輔,這是平時大家在手機導航中很少能感受到北斗的原因。

一位從業人士對記者表達了相似的觀點,其表示北斗被大家接受還有一個過程。地圖軟體,比如百度地圖、高德地圖接收的為底層晶元計算出來的位置數據,底層定位GPS、北斗這兩個都在運行,上層軟體呈現位置時習慣性彙報GPS數據。

鎚子科技首席運營官吳德周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鎚子手機北斗方案用的是高通晶元自帶的北斗導航,在定位上仍然以GPS為主。高通方面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手機晶元支持越多的衛星定位系統,越有利於改善定位功能,但也增加了定位信號與無線信號協同的難度,對於功耗控制的要求也有所提升。

「手機上的定位,現階段北斗和GPS相比沒有特別優勢,而GPS又有先發優勢,提高手機等相關企業替換動力是當務之急。」上述通信行業分析師表示。而從北斗系統吸引手機廠商的優勢看,高精度成為最大的可能。「高精度導航市場是一片藍海,北斗三代趕超GPS的機會在於此。」

現階段,我國已初步建成由超過2200個增強站組成的北斗地基增強「全國一張網」,能夠實現全國範圍內提供實時米級、亞米級精準定位服務,在中東部17個省市提供實時厘米級和後處理毫米級高精度服務。

每日經濟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范冰冰經紀人穆曉光:你直接看爆料就好
中美剛開始「接火」,韓國就心慌了:大哥動手,小弟遭殃!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