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供血不足有啥病發癥狀,中醫治療原理是什麼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其實,腦供血不足發生都是讓人手足無措,但是該病的初期癥狀也是非常容易察覺的,只要多加細心關注就能夠留意到患者會有些什麼病發癥狀。下面讓我們來看看腦供血不足會出現哪些常見癥狀吧,並了解一下中醫怎麼對腦供血不足進行治療吧。
腦供血不足的癥狀
1、頭部。頭暈、頭痛。特別是突然感到眩暈,與平日不同的頭痛。
2、意識。暫時的吐字不清或講話不靈。短暫的意識喪失或個性和智力的突然變化。整天昏昏沉沉的欲睡——嗜睡狀態。噁心嘔吐或血壓波動。
3、視力。患者突然但暫時出現的視物不清。
4、肢體麻木。患者突然感到一側臉部或手腳麻木,有的為舌麻、唇麻,包括肢無力或活動不靈。全身明顯乏力,肢體軟弱無力。突然原因不明的跌交或暈倒。患者一側或某一肢體不自主地抽動。
5、語言不清。常見的表現如突然嘴歪,流口涎,說話困難,吐字不清,失語或語不達意,吞咽困難,一側肢體無力或活動不靈,持物跌落,走路不穩或突然跌跤,有的出現肢體痙攣或跳動。
腦供血不足的中醫治療原理
中醫學認為腦以高級神經活動的思維、記憶、情志、分析、推理等為主要機能運動方式,並與某些臟腑特別是心、腎、脾三臟關係密切。「心藏神、心主神明」,「脾主思、脾藏意」,「腎藏志」,「腦為髓之海」,「元神之府」等等說法,實際上與現代有關腦的功能的說法不謀而合。而「心之官則思」則認為心主宰人的精神、意識,與情志活動有一定聯繫。中醫還認為腎精化生為腦髓,與人體的記憶力有密切關係,堅強的意志、精細的工作技巧與創造性的才能皆源於腎。因此,中醫所謂的「心」「脾」「腎」三藏,與腦及腦力勞動等都具有密切的關係,同時也具體體現了腦血液循環的狀況。因此,可以常用健腦補、養心安神、益脾寧心的葯膳來提高腦及中樞神經的功能,增加腦血液循環,改善血流量,防止衰退,恢復腦疲勞。
腦供血不足的中醫治療偏方
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半夏10克、白朮30克、天麻10克、雲苓30克、葛根12克、川芎6克、桂枝10克、炒白芍12克、甘草6克、蟬衣6克、雞血藤30克、生龍牡各15克、熟地15克、天冬12克、大雲(肉蓯蓉)18克。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方意在健脾化痰,補腎填精,養腦通絡,故而達到眩暈自定之目的。藥水煎服,一日一劑,連服一周即可。
需要提醒的是,以上對腦供血不足的癥狀看起來就像我們日常說的中風一樣,但是這並不是必然關係,所以具體的診斷還是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才能下定義。一旦發現自己有以上一些「奇異」的表現,那麼就需要儘早就診了,以免腦供血不足造成生命危險。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腦血栓的危害具體有什麼,腦血栓的診斷依據
※導致腦癱出現的誘因有哪些呢,專家來告知你
TAG:腦卒中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