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用青春來還債!

別用青春來還債!

遠離校園貸

什麼是校園貸?

校園貸,又稱校園網貸,是指一些網路貸款平檯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據調查,校園消費貸款平台的風控措施差別較大,個別平台存在學生身份被冒用的風險。此外,部分為學生提供現金借款的平台難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導致缺乏自制力的學生過度消費。

不要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

口說無憑,一句古言:

「以史為鑒,可以正衣冠。」

小編帶你們來看看校園貸的真實案例實際上有多可怕:

近年來校園貸帶來的問題層出不窮!

「大三學生因無法還貸留信自殺」「27名女大學生陷入裸貸風波」「借貸800元20天變債16萬」近年來,關於校園貸的負面新聞從未間斷過,而這些被報道出來的只是冰山一角,因利息過高,無法償還,而被逼走上不歸路的大學生究竟有多少不得而知。深究其因,還是被校園貸「低息」面具所騙,各種誘人的網貸消費正是抓住了大學生盲目攀比的心理,瞄準大學生,各種套路等著你

案例一:

在河南某高校大學生因無法還貸而自殺的案子中,其中有一筆8000元的「校園貸」債務,在半年內經過借款、還款、再借款,最後總還款金額竟高達8萬餘元。

案例二:

大學生尹同學在趣分期申請了分期產品,因為逾期,還要交滯納金。一算才知道,借款本金6000元,但是現在要還1.3萬,利息高達30%。這意味著,如果他在此平台借款1萬,1個月後滯納金的利息金額就是10000*1%*30=3000元,一年就可滾到36000元,年利息高達36%。

案例三:

2016年3月9日,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大二學生小鄭在青島跳樓自殺。他則借用同學名義,先後通過各種網貸平台貸款,總金額超過58萬元。從2015年開始,小鄭就開始接觸各種網路貸款,種類達到了數十個。至案發,小鄭已經背負上百萬的債務。

由此可見,校園貸具有高利貸性質,看似餡餅,實際上就是陷阱!很多人貸款是為了過度消費,校園貸會滋生借款學生的惡習,如果不能及時歸還,貸款放款人會採用各種手段討債,甚至有不法分子利用校園貸進行其他犯罪。

看似誇張,但是在各大校園中,

校園貸已經不再是個別案例。

若我們不多了解隱藏在校園貸中的陷阱,

我們誰都不能保證自己不會落入其中。

因此,除了防範於未然,

我們還必須知道:

如果這種事情已經不幸發生了,

我們該怎麼辦?

若不小心沾上了校園貸,莫慌。

小編給你出招:

1

可以先諮詢律師,年利率高於36%高利貸是不受法律保護的,不過年利率24%是受法律保護的,即使是複利也不能超過上述標準。另外,他們只有欠條不能打贏官司,只有欠條與轉款憑證相對性才能打贏。所以我們要詳細計算一下刨去利息後,到底借了多少錢

2

選擇報警,講明事情的緣由,如果是被迫,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辦理,可以由警察出面處理

一般報警之後,警察會根據欠條判斷是否存在法律依據,如果不存在法律依據,會給予犯罪嫌疑人應有的嚴厲處罰,並責令其刪除所有具有威脅效應的文件、照片等。

3

最好的辦法就是跟家裡人說,家裡人還但是注意不是貸款的說多少就跟他還多少。先跟他們協商,看能不能還本金+一部分合理利息。因為,假如你借的款假如是8千, 到你手可能只有五六千 ,但是你要還八千,因為這個裡面有中間人抽錢,貸款的公司也要抽錢。但是千萬記住一點:千萬不要拆東牆補西牆!!!這樣只會越陷越深。

4

其它辦法:

向貸款機構說明原因,申請展期;

向學院輔導員或老師等尋求幫助;

找擔保人擔保。

希望每一個你,都可以對自己負責。

願每一個你,都不要成為

下一個「校園貸」的案例。

也請你記得,家庭、母校

可以在你山窮水盡時,給你一個依靠。

至少我們教會你如何承擔,

而不是將你引向末路。

GIF

請每一個人謹記:

珍愛生命,遠離校園貸

編輯:辛悅

審核:王曉妍

指導老師:王明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不斷向內探索的一生
原來孔子竟也如此幽默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