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銀行:「黑科技」推動數字化轉型

中國銀行:「黑科技」推動數字化轉型

有人說,當今層出不窮的「黑科技」會炫酷得讓你開始懷疑人生。在銀行業,「黑科技」正在成為金融創新的「神助攻」。那麼,探索技術與金融的深度融合,見證不可能變可能,您準備好了嗎?記者近日就從中國銀行了解到,以科技引領推動數字化轉型的他們,充分發揮「黑科技」的作用,積極創新應用雲計算、區塊鏈、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技術,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客戶體驗。

4月19日,中國銀行舉行「中銀慧投產品發布會」。

打造數字化銀行

中國銀行董事長陳四清在該行2017年度業績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銀行建設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將堅持科技引領,打造場景生態豐富、線上線下協同、用戶體驗極致,產品創新靈活、運營管理高效、風險控制智能的數字化銀行。」

「我們深刻認識到,一家銀行,要打造發展優勢、突破發展瓶頸,關鍵要靠科技引領,把科技元素注入全流程、全領域。中國銀行把科技引領、數字化發展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作為業務與科技深度融合、涉及發展全局的戰略性工程。」中國銀行副行長任德奇在會上進一步談到了打造數字化銀行的四點措施:

一是建設全球一流的手機銀行。堅持「移動優先」,將手機銀行打造為全球一流、同業領先的集團綜合金融移動門戶,讓客戶一機在手、走遍全球,一機在手、共享所有,實現手機銀行客戶體驗、業務功能及智能化水平領先主要同業。

二是加強基礎技術研發與平台建設。打造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三大基礎技術平台,築牢數字化發展基石,為業務與經營管理的網路化、智能化、生態化奠定堅實基礎,深化在區塊鏈、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物聯網、量子通信等四大方向的新興技術研究。

三是加強智能產品和場景生態建設。全面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生物識別等新技術,建設智能渠道、智能客戶管理、智能投顧、智能消費金融、智能運營和智能風控等六大產品體系。任德奇介紹,在場景生態建設方面,中國銀行將聚焦全球化與綜合化優勢,通過自建場景、融入場景、整合場景,打造高頻高黏性的泛金融場景平台,全面提升客戶體驗,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四是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與保障。任德奇透露,中國銀行將確保每年對科技創新的投入不少於上年度集團營業收入的1%,同時要在3-5年內將集團內科技背景人才佔比提升到10%,重點培養產品經理、數據分析師、客戶體驗師、互聯網安全專家等數字化人才。

「中國銀行的科技引領,基本上三年要見成效,五年要形成勢,讓這種大勢不可阻擋。」陳四清強調,「科技金融也好,互聯網金融也好,金融科技也好,不是那種『獨角獸』的專利品,傳統銀行一定會在科技領域裡打一個大的翻身仗。」

打造綜合金融移動門戶

陳四清提出:「要把手機銀行打造成中銀集團的綜合金融移動門戶。」據了解,中國銀行以打造具有中行特色的「E中銀」品牌為目標,以「互聯網+」推動獲客、活客,以「移動優先、數據洞察、場景融合、智能金融」為核心發展策略,以手機銀行為核心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持續探索場景融合、延伸服務觸點,加強技術應用、形成面向未來的智能服務能力,不斷創新支付、融資、資管、交易等網路金融產品,著力打通境內境外、線上線下,全方位滿足客戶各類金融及非金融需求。2018年2月,中國銀行依託集團服務優勢,以解決客戶金融服務痛點為出發點,創新利用移動互聯、大數據、生物識別等新技術,推出了全新手機銀行服務,打造功能完備、特色突出、技術先進、個性定製的一站式線上金融服務。

其中,全球服務和跨境業務是重要特色之一。中國銀行手機銀行依託集團全球服務優勢,創新場景化服務模式,打造了一站式跨境金融專區。中國銀行在業內率先推出個人外幣現鈔預約服務,打通線上線下業務流程,便利客戶兌換外幣;支持GPI「中銀智匯」全球匯款,最快2分鐘到賬,匯款全流程實時掌握;創新開發全球賬戶管理服務,統一管理31家海內外中國銀行賬戶;首批上線跨境二維碼支付功能,支持超過70個國家及地區的簽證在線申請……

值得關注的是,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產品創新中,「黑科技」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新技術使用方面,中國銀行引入了騰訊在雲計算、機器學習等方面技術,研發全新事中監控系統,主動實時監控,實現全流程、全業務和全渠道的業務風險管控,有效保障客戶資金安全。同時,創新應用區塊鏈、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為客戶打造更加安全、快速、方便的功能使用體驗。在客戶體驗方面,中國銀行手機銀行採用簡潔、清新的設計風格,從細節入手提升服務體驗,創新可視化、場景化功能界面,為客戶提供首頁定製、精準產品推送、金融日曆、智能消息提醒等便捷、精準的專屬移動金融服務,實現了手機銀行「千人千面」的個性化定製服務。

推進網點智能化建設

近年來,中國銀行持續將推進網點智能化建設作為戰略重點,投產並推廣智能櫃檯,深度優化業務流程,通過科技元素使物理網點注入了科技含量,形成了便捷高效、特色鮮明、科技感足、時代感強的智能化服務格局,營造了耳目一新的客戶體驗和感受。

繼2016年智能櫃檯在深圳分行試點成功,2017年中國銀行啟動全國推廣,年內完成了境內36家一級分行全覆蓋,投產網點8526家,網點覆蓋率達到80%。中國銀行智能網點迭代升級不斷加快,智能櫃檯也延續了小步快跑、敏捷升級的建設模式,2017年總計迭代12次,平均每月升級1次,聚焦客戶到店最集中的金融服務訴求,累計投產了29大類、73子類場景,智能服務廣度和深度明顯拓展。全年通過智能櫃檯累計發放借記卡755萬張,開通手機銀行731萬戶、網上銀行613萬戶。

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已在中國銀行全國5000餘家網點投入使用,通過提取和比對面部的關鍵特徵值,加強對客戶身份真實性的剛性控制,最大程度減少冒名開戶風險。後續人臉識別還將應用於更多業務場景和環節中,實現「刷臉逛中行」。

在網點智能化建設中,中國銀行積極融入自身經營特色,營造了「特色化+智能化」相得益彰、疊加放大的良性互動局面。中國銀行將全球服務理念貫穿於智能化建設的全過程,彰顯了國際化特色:在服務方面,辦理外幣兌換業務253萬筆,交易金額708億人民幣;在客戶方面,首家支持港澳台非居民客戶在智能渠道辦理業務,後續還將覆蓋持護照的非居民客戶;在產品方面,積極發揮中行首家推出跨境匯款新產品GPI的先發優勢,第一時間在智能櫃檯推出,2017年總計辦理5.3萬筆。目前,在中國銀行智能櫃檯辦理業務,較人工櫃檯效率提高了60%以上,基本實現即辦即走。這也讓中國銀行的智能服務將視角對準大眾普惠客戶,持續踐行國有大行的社會責任和時代擔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時報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保:開啟高質量轉型 發展新局面
銀行理財比拼主動管理能力 轉型代銷業務或成中小銀行現實選擇

TAG: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