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加拿大,就這樣被「歧視」了

在加拿大,就這樣被「歧視」了

在加拿大,包括華人在內的有色人種,有一個專有名詞來歸類,叫visible minority,字面直譯「可見的少數族裔」,就是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少數族裔。加拿大原住民,被憲法規定為First Nation第一民族,如果在加拿大待久了,也大概率可以一眼看出來,膚色偏黑,面相似蒙古人,但是如果一眼看不出來的,也容易被劃歸為可見的少數族裔。

可見的少數族裔,在進入加拿大職場工作時,都需要在僱主處進行聲明登記,認可自己是否是可見的少數族裔,因為加拿大的平權法案的延伸就業平等法案,特別注意保護少數族裔在職場中受到平等對待,並且僱主對於工作環境中發生的人種歧視事件承擔連帶責任。除非你是位混血人士,外表已經與高加索人無異,自己也不認可自己是少數族裔,則可以不聲明。

三年以前一位東南亞裔的男子在商場挑選鞋子時,受到一位白人售貨員言語歧視:「Are you off the boat?」 你剛下船嗎?Off the boat 意指偷渡客從輪船上剛靠岸,初來乍到,啥都不懂。在美國,著名華裔脫口秀演員Ali Wong 在2014年曾經以《Fresh off the boat》為題拍攝了華人新移民家庭融入美國的一系列嘀笑皆非的故事,但因為Ali Wong的表演風格就是自黑,所以受眾,特別是華裔,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情緒,對於Ali Wong,這位擁有一般華人血統的自黑狂,一般也被視作了亞裔女性的驕傲。

但加拿大,畢竟不是美國。加拿大是全球唯一將尊重多樣性,包括人種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寫入憲法的國家。上述歧視語言被旁邊的人用手機錄下來,東南亞裔男子怒不可遏,反身就與女子對罵,幾欲動手,後來處理結果是白人女子直接丟掉工作,商場被勞動部門警告。

美國,消滅種族歧視,到現在仍舊可稱為任重道遠。加拿大,情況稍好,但也面臨極大的挑戰。有人說到,誰敢罵我,削他便是。恰恰是語言攻擊,除去種族歧視,死亡威脅之外的語言攻擊,在加拿大不受重視,或者,叫不以為然。而Physical assault,身體的直接攻擊,將會面臨重罰。有一句話說得好,能逼逼的,就千萬不要動手,非常適用於加拿大。

歧視,其實是對於對方人設的挑戰,西方古諺也說過Don"t judge! 不要評(fu)判(hei),其實就道出了歧視的本質。就是在不得不與一個陌生人打交道的時候,你已經通過他的外形,衣著,聲音,表情設立好了你預想的回饋的期望,如果對方的反饋不達你的期望,你會認為對方比你想的還爛;如果對方的反饋超過你的期望,你會認為對方在裝逼。人設的不匹配,先入為主的構陷,直接造成溝通的障礙。這些個人設,在不同人種,不同國家之間,因為情勢的變化而變化。

人不能免於受外在影響,特別作為可見的少數族裔生活在人種數量處於劣勢的社會,與生活在母國,可以橫著走路的情形畢竟不同。儘管可以做到不去主動評判別人,但作為自我保護的一種本能,會把還擊的閾值調得很低,這就是為什麼之前提到的東南亞裔男子那麼憤怒的原因,當然憤怒的原因還有就是不能隨便打人,只能逼逼。

很久以前,剛來加拿大的時候,看到一個笑話:說加拿大政府針對少數族裔進行過「你是否遭受過歧視」的調查,高達78%的少數族裔選擇了是的,遭受過歧視,附加選項「你被誰給歧視了?」表明,歧視的來源選票最高的選項是華人和印度人的相互歧視。這跟大家的觀感,其實非常一致。說轉來,加拿大政府是絕對不可能去搞這種調查的,因為題乾的設置本身就是違憲了。

歧視的發生,跟你生活的城市的人口分布,你居住社區的人口分布情況,人種,收入,教育程度都有細緻的關係。隨著近十年,大量中國大陸背景的移民湧入,逐步改變了原來有溫哥華香港特區之稱的列治文市的面貌(97年,大量香港居民移居溫哥華,在列治文形成新興的華人聚集區),而現在,操持普通話,不講一句英文可以橫行列治文,which is called 解放區 now。抱歉,快語無倫次了。

列治文的小學,中學,由於大量華人學生的湧入,整體快速的提升了排名水平,因為這群外來生物太會考試了,作為循環,又吸引了源源不斷的華人生源沖著排名而去。於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在華人學生超過70%的學校之內,有時也出現了,比如華人學生因為白人學生不講普通話數學不好認為他們是笨蛋不帶他們玩用中文給他們起外號等等的事情,鄉親們,你們說怎麼辦?只能轉學啊,孟母三遷。

列治文的街面商鋪因為大量使用中文,有店主認為基本沒有使用英文的必要,所以全部使用中文,造成了很多本地白人根本就不知道那些店是幹嘛的,這種很讓人恐慌的事情。於是搞事的出現了,一兩個白人議員會經常發起提案,讓市議會立法規範,招牌必須使用英文,小一點沒關係,但是必須要有。

敢問,當一個白人生活在周遭都是簡體中文的世界時,誰被誰歧視了?上邊的事情說明,任何的大環境之下,都有自己的微觀環境,你無法在不設前提的基礎上,去做一個判斷,更不是讓大家蜂擁而至列治文,尋求不被歧視的安全感。

在加拿大,面對可能的被Judge(預設人設),要拿出I don"t give a shit(滿不在乎) 的態度。但是,有一些事情,華人是需要向其他少數族裔學習的。比如印度人他們的團結,我親身體驗到,他們的團結,就是那種與自己種族之間自來熟的那種,每個人在同種的人尋求幫助的時候,立馬都能變身成為居委會大媽。

有很多剛剛下船(Off the boat)的其他人種新移民,初來乍到,找不到工作,沒有收入怎麼辦?去食物銀行拿吃的,去申請政府廉租屋,大家聚集起來,成立非營利組織,人數多了就可以去申領政府的補助資金。這裡邊提到的幾步,很大概率,華人新移民想都不會想,更別提去做了。

最後,在加拿大,努力學好英語,爭取達到罵人收放自如的地步,修鍊到罵人有效果但不至於激怒到對方動手的地步,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融入方式。不放下身段,哪能融入呢?

【訪問aaronhao.com,融入你的新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與歸隱的情懷相處
Sat.農曆二月初一!文末有男神圖片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