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護險兩周年:覆蓋約4800萬人 頂層設計缺失待補

長護險兩周年:覆蓋約4800萬人 頂層設計缺失待補

從2016年6月份起,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已經走過了兩年試點之路。數據顯示,共有15個試點城市及多個非試點區域已經展開業務,約覆蓋4800萬人。同時,到去年年底,已有超過7.5萬人享受到了保障待遇,保險賠付護理保險金約5.7億元,失能人員及其家庭經濟負擔得以減輕。

成績是顯著的,但試點問題也很突出,頂層制度設計仍然處於缺失狀態,籌資機制尚不完善,護理人才和護理服務供給不足等問題,都制約著長護險發展的可持續性。對此,來自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以及人保健康的業界專家提出了他們的建議。

失能險賠付護理金超5.7億元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試點源於我國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市場需求。從2016年6月份至今,長護險制度試點已經走過兩年路程。

2015年,第四次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的統計結果顯示,我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約為4063萬人,占老年人口的18.3%,其中重度失能老人占相當的比例。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形勢,更好滿足老年人的護理需求,我國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2016年6月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出台了《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正式開啟了我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的征程。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朱耀垠表示,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積極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戰略舉措,可以提高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質量,也可緩解老年人家庭成員特別是子女的照料壓力等。

據中國人保健康黨委書記、總裁宋福興介紹,經過兩年的探索,目前長護險已經在全國15個試點城市和北京、河北等多個非試點區域展開,約覆蓋了4800萬人群。從試點情況來看,「政府主導、商業經辦」的模式得到了廣泛認可。到2017年年底,超過7.5萬人享受到了保障待遇,賠付護理保險金大約5.7億元,在減輕失能人員及其家庭經濟負擔的同時,帶動了試點地區相關產業投資70多億元,直接拉動就業4萬多人次。

完善籌集機制 提升供給能力

長護險兩年的試點固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若要擴大覆蓋面、保證其可持續性,更需要正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教訓。對此,多位業內專家提出了他們的意見。

朱耀垠表示,目前,我國老年護理保障制度的建設才剛起步,與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的新趨勢和老年人快速增長的護理服務需求還存在明顯的不適應,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制度設計和實踐探索。「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必須放到長期護理保障制度的大盤子中來設計。使長護險與救助、福利相銜接,有效整合護理領域的各類資源,擴大其社會功效。」他表示。

「長護險制度面臨著一些需要加緊研究解決的突出問題。」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指出,比如如何合理界定製度覆蓋的範圍,如何建立獨立的籌資機制,如何制定科學的失能等級標準以及鑒定機制,如何制定規範的護理服務標準及保險支付標準,如何妥善處理護理保險和醫療保險的關係等,都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宋福興指出,目前長護險的籌資機制過度依賴醫療保險的基金,個人繳費機制不明確,可持續性面臨風險。

對此,朱耀垠認為,要建立多渠道的籌資機制,逐步建立一個獨立的籌資體系,通過個人繳費、財政補助、醫保基金適當劃轉、社會捐助等多渠道籌集資金,確保基金的長期收支平衡。

在籌資問題之外,北京市衛生計生委黨委書記、主任雷海潮認為,必須解決護理服務供給的問題。他表示,長護險市場需求龐大,但如何能儘可能多地提供專業化的服務能力,擴充服務隊伍,是必須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他列舉了一組數據:以北京為例,目前北京的醫療床位約12萬張,養老床位大概約10萬張,護理註冊護士13萬人,而目前北京有330多萬老年人,床位緊缺。「更重要的是,專業化、擁有技術水平的護理隊伍比較缺乏。」

他表示,從長護險的需求來看,未必需要達到註冊護士級別的專業隊伍,尚需要開闢另外的供給渠道,培養訓練有素的護理隊伍。「如果長護險制度的發展離開了供給方面能力的提升和改善,是難以可持續發展的。」

宋福興表示,長護險的發展需要完善制度的頂層設計,推進長護險立法進程,加快制定長護險制度的相關條例,全面建立「社保+商保」的多層次長期護理保障體系。

同時,他還建議,建立全國統一的技術標準體系,規範長期護理保險運營;由醫保和政府有關部門牽頭,儘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失能、失智等級鑒定標準,護理服務機構及護理人員資質、信息系統等建設的標準體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周冬雨休閑裝現身機場 造型簡約親和力十足
世貿組織前總幹事:美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保護主義日程的主要經濟體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