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歲看大,7歲看老,過來人告誡:小時候不養成這些習慣,真的將受害一生

3歲看大,7歲看老,過來人告誡:小時候不養成這些習慣,真的將受害一生

自古就有一句話:"3歲看大,7歲看老",

簡單明了地概括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

被現代科技證明是非常有道理的。

從3歲孩子的個性,心理特點,能看到青少年時期個性形象與心理的雛形;

而從7歲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後的成就和功業。

7歲之前是心理發育的黃金年齡,

家長必須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行為,並養成習慣。

否則,一生受害。

1、 尊敬長輩

現在百姓生活條件好了,往往一個家庭幾個大人照看一個小孩,

溺愛孩子,要什麼給什麼;

偶爾出現侮辱長輩的言語,家長也不呵斥制止。

時間久了,孩子越來越膽大妄為。

身邊常常看見,孩子動不動就打父母。

還看到,有個鄰居,孩子從來都不理80多歲的太姥姥。

所以,教導小孩尊敬長輩,有禮貌,明事理,有教養,必須從小開始。

2、自信

小孩自信,將受用一生。

小孩不諳世事,對外界和自身的認知,完全來源於大人的反饋,特別的父母。

有個朋友,她向我講述自己小時候的一件事:

她很愛好書法,字寫得很好。

一次, 學校要參加區里的書法比賽,

班上選出5名同學參加,其中就有她。

老師反覆叮囑,第二天上午到學校集中,然後一起去比賽。

放學後,她興沖沖回家,滿心歡喜地告訴父親。

父親卻說:「怎麼?---就你那水平,還能參加書法比賽?」

頓覺一瓢冰水從頭潑下。

她沒有去參加比賽。

後來,老師同學問起,她說當天身體不舒服,就沒來。

從此,她變得極不自信,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差。

多少年後,她才緩過神來,體悟到是怎麼回事。

所以,不管孩子遇到什麼困難,家長都要鼓勵小孩,勇敢面對。

「只要你繼續努力,肯定行!」

「加油!你能做到!」……

家長給小孩,提供的始終是正能量。

2、 專註

專註力,將很直接的影響小孩以後學習和工作的成就。

看看小孩做一件事,能不能堅持3分鐘。

見過很多小孩,注意力是分散的,很難集中精力。

這些小孩,往往就成了以後班上的那些學習「困難戶」。

3、 知錯就改

很多家庭,大人們疼愛孩子,

總覺得「孩子還小」,幹什麼都讓著他。

就算孩子犯錯了,家長也會心一軟就原諒了。

長此以往,孩子會覺得:「犯點錯也沒什麼,反正爸爸媽媽不在意。」

沒有了約束,孩子必定越來越大膽,犯的事一次比一次更嚴重。

因此,遇到孩子犯錯時,家長一定要重視,訓導並一起改正。

遇到嚴重的,還要進行處罰。

4、 拒絕虛榮

孩子越來越長大,慢慢就有了虛榮、攀比的意識。

有的就會說:這個東西你們沒有,我有!

炫耀、攀比、虛榮,可能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落差,

因為你條件再好,外面還有更好的;

你條件再好,也不可能在所有方面滿足孩子。

這樣攀比下去,會沒有止境。

其實,一切只是心境、價值觀。

要樹立靠自己努力去獲取成功的價值觀,讓孩子學會分享。

不要灌輸太多金錢地位觀念。

7歲前,是培養孩子良好行為規範,形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爭取將孩子培養成習慣好,有禮貌,有教養的優秀一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竹林又一閑 的精彩文章:

TAG:竹林又一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