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玩梗」讓我們欲罷不能?

為什麼「玩梗」讓我們欲罷不能?





題圖:《小豬佩奇》




為什麼「玩梗」讓我們欲罷不能?




知友:趙思家

(100+ 贊同,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科學博士在讀,神經科學、神經學、腦科學話題優秀回答者)




蹭熱點,這種事兒,不是我的本意。




作為一名全職潛水,兼職養蛙的佛系青年,我最近真的被各種陶淵明、各種菊內人的表情整的有點慌。第一次在朋友圈裡看到王菊這個詞兒作為菊外人的我還以為是「王道之菊」 的縮寫。



然後看到這圖,我真的是有點慌的。







這些毫無意義的信息,真的……




好銷魂,好精彩,讓我想點贊轉發。







就在這我快要迷失自我的時候,




我想到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們這麼喜歡玩兒梗呢?




(當然不是說玩兒菊姐,就是泛指各種梗,畢竟我的求生欲是很強的。)




之前的佛系青年、4 個野男人和 1 娃、到現在的「菊花寶典」,它們為什麼變火是一個問題,但另一個很根本的問題是,為什麼會有「梗」這樣的文化資訊讓大家欲罷不能呢?



在回答問題前,我們要理解問題。




「梗」的定義是什麼?




在英語里,和「梗」這個詞最相近的大概是 meme,常被翻譯為「迷因」。(注意這個詞的發音不是 咪咪, 而是 /mi:m/ 咪母。)更好的一個中文翻譯是「文化基因」,這個詞是理查道金斯在他那本超有名的書《自私的基因》里首次提出的。(電子書鏈接:《自私的基因》)



他認為,「梗」就像是文化的基因,可以經過複製和變異進行演化。在生物學上,基因——或說 DNA ——是遺傳信息,也是生命的基石。而「梗」被道金斯比作是文化的基因。







作為 1976 年出版的書,確實是本經典,有很多顛覆性的概念,作為「鷹派科普」的代表作,從很多角度上都影響頗深。觀點是很強的,可惜閱讀體驗不太好,給我的科普閱讀經驗留下了不小的陰影。




就像是基因從身體傳播到另一個身體,「梗」從一個大腦傳播到另一個大腦。譬如說,一個人想出來的概念,其他人也可以通過學習(複製)到。這個複製過程中,變化(變異)會產生,但本質上是相似的,在散播的過程中,像是叢林里的物競天擇一般相互競爭,最後傳播最廣(人群中複製率最高)的觀念,就成了「梗」。



基因和梗這兩個概念,有個很重要的共通性,那就是「複製」。我不是人類學家,不了解「文化是什麼」,雖然我也不能說我一定就能給「生命是什麼」下定義,但在這個問題上,生命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詞就是「複製」。




早期就有人給生命下過一個定義:「生命是一套自我複製的系統」。其實這個定義是有缺陷的,但這並不是這篇專欄的重點,就不繼續擴展下去了。




【題外話:感興趣的可以去看兩本書,一本是薛定諤的《生命是什麼?》(是的就是那個折騰貓的搞物理的薛定諤),另本是福岡伸一的《生物與非生物之間》。這兩本書我最近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總結成了一篇稿子,應該很快在知乎讀書會上上線。】



基因是 20 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甚至去掉之一都可以。




無論如何,就像是我們搞生物的對基因的複製機制充滿好奇,並通過研究基因,進一步地理解了何為生命;我猜「梗」的形成對於文化研究者來說也有重要的意義。




甚至,道金斯認為「梗」應該被認為是有生命的,正如他的原話:「memes ... should be regarded as living structures, not just metaphorically but technically」。




神經科學家 Susan Blackmore (她寫了牛津通識讀本里的《意識》)在 2000 年寫了一本圍繞「梗」和「大腦」的科普書,叫《The Meme Machine》。




吉林人民出版社曾出版過這本書,中文翻譯為《謎米機器》。瞅瞅, 這名字、這封面、這簡介……只有吃了 shit 才會買吧。







那到底是什麼讓我們情不自禁地要玩兒梗,又為什麼我們對斗圖這麼熱衷呢?有時候看著群里斗圖的戰況,我都懷疑他們是不是全職在收集&製作表情包。




這種情不自禁的行為背後,是怎樣的心理學機制呢?




初步總結,有 5 個基本原因:




1. 給身邊的人帶來歡聲笑語




2. 讓自己成為自己圈子裡傳播信息的關鍵人物,建立並加強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聯。這個很好理解,我覺得圍觀斗圖就是件很樂的事情,特別是如果有個人的表情包都 hit 到我,即使嘴上不說,我心中肯定是很想多聊幾句的,畢竟是這麼微妙的共同語言。




3. 自我滿足。這和第二點相關,就好像我們與有好感的人一起聊天,發出笑聲的頻率是平時的三倍一樣,將一個梗傳播出去,讓自己的這份文化基因複製傳播出去,自然也會帶來滿足感。




4. 讓更多人認同我認同的事物。或說,將自己的信念傳給別人。讓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我認為正確的事情,可以說是我們的本能。




5. 定義自己。其實朋友圈和知乎時間線展示的都是「我想讓別人看到的我」。




譬如陶淵明們喜歡菊姐,很大程度上是欣賞菊姐這樣「我知道你們覺得我不美,但那是你們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這種自信。




畢竟大多數的人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不符合公認標準的地方(譬如說不夠瘦啊、不太會做家務、成績不夠好、氣質不夠清新脫俗等等),但要做到承認並堅持不去迎合公認的標準卻是很難的。




菊姐的雄起很大程度上是幫一大堆求而不得、或是不認同公認標準的人提供了個宣洩和認同點。




還有心理學報告指出,在社交媒體上髮狀態會讓人減少寂寞感,因為分享的過程中,會增加與其他人互動的機會。譬如,在實驗室內部的周會上,輪到我做報告的時候,我特別喜歡用下面這個圖來表達「我愣是沒看懂這篇論文」的心情。





「到底是我傻還是這篇論文的作者傻?」趙思家的日常狀態





其實我完全不用發這個圖的,我要是輕描淡寫地口頭說「這論文有點難懂」,大家也能 get 到意思。




但這個圖的存在,不僅能夠強調我當時糾結、煩躁、強制鎮定的狀態,還能夠讓大家會心一笑——其實很多人也有類似的感受或經歷,「你不是孤獨的,我也很崩潰」。




當然,這樣的結論有過度解讀的嫌疑。發朋友圈可能短期內有減少寂寞,但長時間停留在社交媒體上,會讓人越來越空虛、感到更加寂寞。




這裡也只是拋磚引玉吧,希望有更多更系統更嚴謹的研究來調查,關於「梗」的行為以及「梗」是怎麼形成的。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知乎熱門文章


為什麼壓力越大,越喜歡晚睡?


他中國星巴克做了幾個實驗,發現了……


這 5 點「下半身」的科普,每位男性都該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一粒藥片進入身體後都發生了什麼?
被鯨吞到肚子里,人能活多久?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