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經恭順伺候了十個主子,唯獨看走眼一個,倒是最厲害的皇帝

曾經恭順伺候了十個主子,唯獨看走眼一個,倒是最厲害的皇帝

在我們的印象中,三朝元老、四朝元老是很難得的。然而,在五代十國時期,由於中原王朝變更速度太快,五十三年之間,朝代從唐更替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最後歸於北宋。絕大部分文臣武將都不止跟隨過一個皇帝,一個王朝,五朝、六朝元老們比比皆是。然而,有一個人卻做了十一朝元老,傲視群雄。

這個人叫做馮道,字可道,號長樂老。他先後效力於後唐庄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十位皇帝,再加上他曾經代表後晉高祖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建立父子關係,一共做了十一個皇帝的臣子。

後人很多痛罵馮道是小人,一味苟全而活,沒有羞恥之心。歐陽修說他「不知廉恥」,司馬光更罵他為「奸臣之尤」。宋元時期的胡三省稱其雖然「位極人臣,國亡不能死,視其君如路人,何足重哉」。清朝通俗小說家蔡東藩,一個落魄書生更是怒斥「太師馮道,最號老成,實最無恥。」

其實,歷史上的馮道,雖然八面玲瓏,遊走於歷朝的帝王之中,卻是典型的道德君子。他愛護百姓,憐惜蒼生,不貪享樂,筆者有專文敘述,本文不再贅述。今天說說他到底如何能在各個帝王之間混得風生水起的。

剛剛出道時的馮道,是一個立志成為魏徵那樣的直臣。然而,當劉守光征討定州時,他力勸卻惹火上身,被扔進了監獄,差點就被處死。當好友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將他救出來後,他終於明白了:在這個只靠拳頭大不講理的亂世,主子能輔佐就輔佐,不能輔佐還是靜觀其變,等待下一個。

從劉守光出逃出來之後,他就跑到後唐庄宗李存勖處任職,這是他效力的第一個皇帝,不過那時候官職不高,並不是很顯赫,後來還因父喪而回家守孝。當守孝期滿時,李嗣源發動叛亂,馮道趕赴洛陽,這時候李存勖已亡,他投奔成為後唐明宗的李嗣源,不久被任命為宰相。

當潞王李從珂造反的時候,後唐愍帝離開洛陽逃亡衛州,留下來的馮道開城迎接李從珂,還是繼續當宰相。不過幾個月後,因李從珂聽說他不適合在當亂世中擔任要職,還是將他罷相,授予了司空等沒有實職的官位。

當石敬瑭稱帝時,馮道又做了宰相,而且積極替其分憂。石敬瑭要認耶律德光做爹,自己做兒皇帝時,群臣都不想受辱出使契丹。只有馮道面無難色,慷慨前往,主子既然不要臉,自己去做這種事情,也算不得太過為難。

耶律德光很欣賞馮道的才華,還想留著他在契丹。不過馮道以退為進,找了理由溜回了中原。當耶律德光因為後晉新皇帝不聽話,滅掉後晉時,再次與馮道見面。耶律德光沒有好氣的說:「你怎麼又來見我了?」

馮道則恭敬的表示:「無兵無城,怎敢不來?」

耶律德光幾乎用罵人的口氣問道:「你是什麼樣的老頭子?」

馮道則完全沒有針鋒相對,自嘲的說:「無才無德,痴頑老子。」

這樣的低聲下氣,當然讓耶律德光火氣消掉了。但是,當耶律德光問馮道如何治理天下的時候,馮道卻沒有半點讓步:「佛祖救不了蒼生了,只有靠皇帝你自己來救百姓。」

當時他本來作為降臣要返回契丹,誰料到耶律德光在路上駕崩,他趁機投奔了劉知遠建立的後漢。

當郭威起兵攻入汴梁時,馮道坦然面對他的跪拜,沒有半分慚色。這讓郭威知道還不是篡漢自立的時候,不過等到郭威真正建立了後周,馮道又是一如既往的恭敬和順從,被拜為太師、中書令。

郭威死後,五代十國中最為優秀的皇帝柴榮橫空出世。不過當時柴榮從沒有領兵打仗,威望不高,連久經官場的馮道也看走了眼,對這個新皇帝不屑一顧。

柴榮要攻打北漢,馮道力勸不能出征。柴榮解釋道:「當初唐太宗都是御駕親征的。」馮道卻搖搖頭:「陛下你不如唐太宗!」柴榮壓住火說:「我以泰山壓頂之勢攻打北漢,何愁不滅?」馮道繼續頂撞道:「陛下你不是泰山。」

柴榮大怒,將官場不倒翁馮道貶官,隨後大敗北漢。聽到這個消息,馮道十七天後驚懼而死。一個官場老手,竟然還用老眼光看人,以為柴榮是庸碌之君。

參考資料:《舊五代史·馮道傳》、《新五代史·馮道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不輕易保舉人才,直到為父丁憂期間,才想通一個道理
已經開棺的帝王遺體是怎麼處置的,無非是這四種方法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