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一個安徽女教師,在家造400㎡秘密花園,美如仙境

一個安徽女教師,在家造400㎡秘密花園,美如仙境



▲ 

點擊上方藍字「

全球設計

」,關注唯美設計微刊




每一個愛植物的女子,都有一個美麗的花園夢。




她們渴望著有一天能夠遠離城市喧囂,卸下工作的繁忙,讓自己盡情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里,與愛人一起養花種草、讀書喝茶,把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過成詩的模樣。







種花草,也種春風;




種朝陽,也種暮色;




種下四季的所有快樂與憂傷,也種下人生滿滿的幸福滋味。






1




安徽的一位化學老師張小平,從年輕時候起,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園藝發燒友」。







1992年,她的愛人要去德國學藝術,她只好陪同先生一同前往,在那個陌生的國度前後待了6年之久。





和先生在德國波登湖邊 1992年


由於人生地不熟,語言溝通也存在著一定的障礙,所以張小平一開始覺得很無聊,但是這種無聊持續了沒多久,很快就被她感興趣的花卉園藝給消解掉了。




一有空閑的時候,她就開始到處參觀園林,造訪私家花園,還去當地的植物學校打過工。




從那時起,擁有一個私家花園,就成了她後半輩子的一個理想。







2002年,她回國後擔任了化學老師,並在安徽合肥買下了這棟佔地面積有一畝的大別墅,單是花園就有400多㎡,足夠安放得下她內心深處「孕育」已久的花園夢。






於是,當別墅的主體部分還沒有開始裝修的時候,張小平就按捺不住自己那顆激動、澎湃的心了。







她去市場上買來了很多的樹木花卉,然後開始按照自己的經驗和喜好設計花園。




從繪製草圖到植物配置,再到區域規劃,全部由她一個人獨立完成,因為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如今16年過去了,這個花園已經在張小平的用心呵護與打理下,呈現出了一番生機勃勃、花團錦簇的面貌,讓人恍惚間彷彿置身於愛麗絲的夢境,到處都能體會到神秘、空靈、夢幻的感覺。







她給這個院子取名為「莫奈花園」,一方面是為了向大師致敬,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的下半輩子能夠專註於園藝。







2





「莫奈」花園主要分為南北兩塊。




北花園是一個獨立的月季園,不過裡面的花卉布置比較疏朗,並沒有刻意形成一種挨挨擠擠的感覺。







尤其是中間那塊大草坪,因為做了留白處理,所以讓爭奇鬥豔的小花園保留了最基本的底色,可以用來散步、休息等,給自己一個幽靜清閑的好去處。







順著一面植物牆從北往南走,一共有七十米長。這是開發商事先建好的,不能輕易改動。




張小平在幾經思索之下,巧妙地利用植物的特性進行分層處理,為這堵牆做了一個英式花園的混合花徑。







這個花徑一共包含四層,每一層都根據「便於下面的植物自然生長」這個需求,進行了精心配置。




它的最上層是用於遮陰的喬木,中間是灌木,底下則是宿根花卉,最前面的一層就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了。




雖然它們的屬性、花期各不相同,但是經過完美的組合搭配,這裡一年四季都會呈現出一幅綠意盎然的畫面,讓這堵綠植牆一直保持花開不敗,留香滿園。







沿著牆一直走,會看到一個圓形的水景,那也是張小平親自設計的,之後就進入了南花園。







南花園跟客廳窗戶銜接在一起,可以作為家居生活的自然延伸。




特別是到了冬天,張小平和丈夫楊重光都會徑直從客廳里走進陽光房,在裡面美美地享受早餐、下午茶,感受慢生活的閒情逸緻。







張小平在選擇花卉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個人特色,那就是傾向於淺色調的,所以她的花園縱然栽滿了700多種花,但是一年四季開花的顏色都比較淺。







春天,大片大片的宿根花卉依次開放了,有冰菊、二月蘭、薔薇和月季。




整個花園裡都散發著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自然氣息,行走其中,你會在不經意間就被一道道亮麗的風景所迷倒,心情也不由得雀躍起來。







在月季園裡,紅色的月季花開得最蓬勃,也最搶鏡,她就把紅色的花放在稍微暗一點的地方,旁邊配上淺色的白花做陪襯,視覺上就會協調許多。







夏天的溫度很高,天氣炎熱,雖然很多植物都處於休整狀態,但也不妨礙百合、百子蓮、繡球、藍雪花、松果菊、美國薄荷等,不遺餘力地撐起了花園的顏值,讓花園一如既往地展現出美麗的景緻。








到了秋天,花園裡的柿子樹、石榴樹都結果了。還有無花果、蘋果和柿子,張小平一邊與愛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果實,一邊要清理花園,播種、堆肥、除草等,為來年的收穫提前做準備。







冬天的時候,臘梅、紅梅、綠梅等都會在花園裡粉墨登場,等到它們表演完畢,依次謝幕之後,就是玉蘭花、噴雪花、棶木以及法國香水、茶花的主場了。







由於冬天比較寒冷,不適合室外勞作,張小平就會在這個季節落個清閑,大部分時間都窩在房間里做藤編花器、織圍巾、毯子等。







在他們家,夫妻二人的興趣各不相同,丈夫酷愛藝術,張小平酷愛園藝,但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相通的,尤其是在認真對待生活,享受生活這方面,他們從不馬虎,也從不將就自己。







3




說起張小平酷愛養花種草一事,還得從她的小時候開始說起......




她是一個從小就在野外長大的孩子,1972年下放農村,要到田裡勞動,她不但不覺得這是一種「吃苦」,反而在擺弄泥土和種子的過程中,漸漸享受到了種植的樂趣。









不過除了親身體驗到勞作的快樂之外,將種植這門藝術,從「樂趣」發展到一輩子的「夢想」,其實還與她的家庭背景息息相關。







哥哥的私家花園(三棵樹莊園)





姐姐在香港的陽台小花園




她的爺爺是中國四大中藥世家之一—張恆春,主要在江南一帶做生意;外公家是做西藥的,在南京很有名氣。




外公的姐姐(魯桂珍博士)是李約瑟的第二任夫人,而李約瑟是研究中國科技史的第一人。






張小平大家庭 正中為李約瑟


張小平的媽媽出身於這樣的一個貴族,又於1930年代考進金陵大學,學習植物學。耳濡目染之下,張小平自然對園藝事業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張小平父母的結婚照


不過在考大學的時候,因為沒有機會上園藝專業,她只好改學化學,這件事也成為她內心最深的「遺憾」。




因為沒有專業知識的加持,這16年來,關於園藝的東西都是自己一點一滴琢磨出來的,為了讓理論和實踐結合得更加緊密,她幾乎每一天都在學習,一有問題就翻書、上網查閱資料。








在「莫奈花園」里,有兩棵植物陪伴著張小平走過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




一棵是養了35年的月季,叫做「伊麗莎白」。




1980年的時候,她就把它養在門口,後來因為要去德國,就把它託付給公公婆婆照顧,她還特意將月季種在洗菜池旁邊,方便他們不要忘記澆水,月季花就這樣頑強地生存下來了。







現在,這棵月季被移植到了花園,成了花園裡資格最老的一顆。




還有一棵四照花,也在歲月滄桑的不斷變遷中,從一根很不起眼的小枝條,慢慢變成了一棵大樹。








現在這棵樹已經成為「莫奈花園」里最亮眼的風景,因為很難買到,大家又喜歡得不得了,所以成為「網紅」級別的了。







除了滿目的花花草草,這裡的裝飾品也非常別緻,陶房子、陶鎖、陶鑰匙等獨一無二的陶器,都是張小平事先打好樣子,專門請窯工幫忙燒制的。







「園丁」是份閑不下來的工作,特別是雨季過後,地上堆積的枯枝敗葉,免不了要仔細清掃一番;而與不斷冒出的雜草「作鬥爭」,也幾乎成了一天中不可避免的日常。







因為花園三分靠造,七分靠養,再微小的生命都要細心呵護。




所幸,十幾年下來,每天泡在花園裡修修剪剪的張小平,已然成為了一個經驗豐富的「花草匠」,就連大年初一也不肯休息。




她說:「花園並不是擺設,它是我自己享受和勞作的地方。」







我們總在感慨遠方太遠,因為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和限制,總是會無情地粉碎了夢想,殊不知,這世上最美的風景,其實就隱藏在你我的身邊。




就像做花園一樣,不要匆匆忙忙去追尋功利的結果,靜靜感受植物們的生長和怒放,你就能收穫到意外的優雅和從容。








「別趕路,去感受路」,沿途的每一處風景,都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珍藏。




沒準哪一天,我們也能種出一片花園呢~~~




來源:一條( ID:yitiaotv)


 

 


歡迎轉發





推廣及合作: 

QQ 

568223328


















向你推薦一個超贊的設計號…


↓↓↓




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回複數字「

1

」,查看往期《千套樣板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設計 的精彩文章:

歷時四個月,終於結束裝修時光,打掃乾淨後就已經這麼漂亮了!
老婆做夢都想陽台變廚房,為這事我倆差點離婚,裝完後我服軟了!

TAG:全球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