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Strength in Numbers,多麼痛快的領悟

Strength in Numbers,多麼痛快的領悟

這一場,勇士實實在在地詮釋了什麼叫「Strength in Numbers」。




你把它翻譯成「人多力量大」也好,翻譯成「眾人拾柴火焰高」也好(請原諒我譯得好土),在上一場比賽焦點過於集中在四大主力身上,焦灼而驚險地取勝之後,這一場勇士算是讓所有火力點全部起到了有效作用。這不同於上一場比賽所有人都得分的結果,所有人都得分,比賽卻在加時當中才展現出優勢,只能說明有些人有些得分只能算是錦上添花罷了。而在今天的比賽里,五位先發加上內外線三個替補都在需要發揮的關鍵時候貢獻了力量,如果魯尼能在上半場行將結束的時候罰中那兩個球,他也應該算一號,可惜他沒罰中,就不算他了吧……




先說騎士棒的地方。第二場第三節是騎士對陣勇士打得最清晰最能揚長避短的單節了,這四年以來,不管詹姆斯身邊的幫手是誰,不管杜蘭特在不在勇士,不管大比分戰局進程,騎士要想佔上風一定是拖慢節奏,帶勇士進入絞殺肉搏的泥淖。2016年那次絕地大逆轉,博格特傷退之後,格林停賽之時,騎士把這個意圖使得得心應手,掐勇士轉移球,封堵球路和無球空跑,逼迫勇士進入局部一打一,要說那時候詹姆斯幫手不算太少,但進攻端居多,防守端只能像他自己說的「一回合一回合」拼,就真的纏下來拼下來了。





但今天第三節不同,詹姆斯竟然打出了騎士非常心儀的進攻:勇士許是打得有些自信,不時嘗試包夾,詹姆斯馬上分球,麥基和杜蘭特第一次夾擊詹姆斯,詹姆斯就加快了傳球速度,而接到他傳球的特里斯坦,並沒有耽誤任何機會,把球交給樂福,後者三分隨即命中;這之後樂福和杜蘭特對飆三分後,勇士又對詹姆斯採用夾擊,這一次則是希爾嘗到甜頭中三分;到這個時候勇士馬上換回一防一,詹姆斯就又天神下凡似的開始向著籃下窮追猛打了,這種情況在克雷追身投一個三分之後,勒布朗迎著杜蘭特馬上還一個三分時達到了極致:因為勇士又換回夾擊,而勒布朗則馬上把球傳給籃下的特里斯坦得到兩分——66:72——後半段你來我往不再贅述,但關鍵的問題是:這是第三節啊!!!騎士儘管整個一節沒能限制杜蘭特和克雷,卻用詹姆斯引領全隊的高效,遏制住了勇士本該高效快速的防反,單節34:31,騎士倒贏3分——在勇士一直引以為豪的第三節,騎士領先了。




數據顯示:勇士贏球的時候第三節比輸球時第三節多得10.5分,贏球和輸球時第三節命中率對比是47%對26%,他們季後賽第三節進攻效率124.8,防守效率92.2——我就不用再幫各位算凈效率了吧?具體到個人,舉個例子:庫里和克雷這對水花兄弟,在對陣火箭的第三節時,投籃命中為51中31,三分則是26中15——不是說好了這節一波流帶走比賽的嗎?我猜,死忠騎士粉又會想起2016年的逆襲——沒錯,只有那年7場大戰下來,第三節騎士總共贏了勇士4分。




而這個第三節,上半場風頭正盛的庫里運動戰五投全失,僅憑罰球得到一分。



說到這個想起一個題外話:總決賽每場比賽跳球之前倆鐘頭,雙方教練員都得到採訪室過過堂,算是最後滿足大家的採訪需求。今天有一老兄問起來「上場堅決不夾擊勒布朗讓他得了51分今天會不會換策略」,科爾很有涵養地表示了謝意後說:「還倆鐘頭打比賽了,我要告訴您這個,有點兒傻吧?」




我就自顧自的在這個公眾號里武斷地推測了,論智謀戰術,科爾實在是比盧強不少。本場比賽從他把麥基推上先發就能體現出來,每一個優秀的教練都並非不會犯錯,知錯能改而且及時改正算是這個行當的美德。在長期棄用韋斯特、麥基而重用年輕富有活力的魯尼和貝爾之後,科爾在上一場發現:對陣騎士和勒布朗,麥基的作用更為突出明顯。於是麥基在這一場回歸首發,儘管犯規過多過於集中,但在單位上場時間裡,麥基有效的護筐,干擾騎士突破推進,以及頂住勒布朗碾軋給協防者創造機會,都做得相當不錯。其實這是不是有點像2015年他們第一次闖進總決賽的時候,在第一場加時險勝後連敗兩場,科爾隨即祭出聲動江湖的「死亡五小」,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前面的1比2說明以常規陣容對陣勒布朗引領著當時的騎士,確實未必佔上風,科爾及時修正執教策略就是正道。





所以你很難說,第二場總決賽究竟是勇士,在第三節被騎士遏制住了一波流,還是他們讓開了騎士的鋒芒,把最好的庫里保存到了第四節。



我知道我說這話又會有很多騎士球迷說,看庫里投成這樣你就吹,真是一個勇吹。各位愛說啥就說啥,只要你能夠宣洩出內心的情感,但八年前洛杉磯斯台普斯球館的場地上,也是總決賽第二場,雷阿倫面對客場先失一場的不利局面,單場祭出8個三分球的壯舉,硬生生幫助凱爾特人扳回一城。我也在場邊解說,那是我第一次現場解說總決賽。後來採訪雷阿倫時他也提到了開局手感的重要,開局三分球手風之順讓他信心倍增,後面的整個上半場就是進退收放自如了。




但庫里卻有不同。首先雷阿倫是純投手,很多情況下,隆多來負責串聯,阿倫要做的是把他執行得最好的無球跑動和投射施展出來,然後看手感;手感誰都要看,但庫里是勇士的控衛,它需要長時間掌控球,並且審時度勢為隊友創造機會,還要利用自己出色的運動技巧和持球單打能力去為勇士攻城拔寨,比如開場執行小大大,壓制住樂福的求戰欲;其次如你所見,庫里前三節的外圍投射效率可沒那麼好。除了第二節推反擊打轉換的三分4中3以外,他的投射命中率是10中1,大概約等於騎士隊克拉克森首場的手感。從庫里到克拉克森,這其中大概差了幾個科沃爾……?



不吹不黑,庫里能夠達成破記錄的總決賽單場9個三分命中,確實有他自己努力的很多原因:比如要克服傷病的心理陰影,全力突破急停急起和變向(他還能在賽後新聞發布會上勸說克雷有克服傷病的問題就問他);比如他需要長時間的外圍運控,以便更好的轉移球傳導球給球隊以理想的進攻空間——僅就這兩條而言,他創造紀錄的難度,就要比他所尊敬的兩位前輩雷吉米勒和雷阿倫大很多。這兩位都是得分後衛,本身不需要承擔太繁重的組織和串聯任務。而在這場比賽的第四節,庫里猝然出手,開局就是兩個,單節一共五個,這讓整個騎士都來不及防備,要知道騎士一共也只投進了9個三分。




但如果光說這是庫里的好處就有失偏頗了,勇士的進攻空間不可能只靠庫里一個人打開。在他的身邊,腳踝有傷的克雷不知疲倦地跑動著,同時承擔著干擾騎士外線投籃突破的任務;策應意識上乘的格林會屢屢主動給庫里作掩護,之後手遞手給他喂球;內線的人無論老少,老老實實地為庫里作掩護,幫助庫里製造突破分球威脅,迫使騎士防守收縮;而此前第四節手感一直不佳的杜蘭特,為庫裡帶開了最能限制他的防守人——在一個大連續,不能出場的情況下,對位防守詹姆斯、護筐、籃板……消耗了杜蘭特太多的精力,這使得他進攻端感覺一直不好,尤其是第四節。




而在這場比賽當中,杜蘭特得分平均發揮平穩,而且長時間和詹姆斯對位,使得聯盟第一人更專註於局部一打一,反倒無暇去幫助隊友來打亂庫里的節奏,也成全庫里的創紀錄發揮。還有麥基,還有利文斯頓——兩個最有效的替補,一個運動戰進攻都沒有投失——主力們已經各司其職並且高效發揮了,替補們也像鋼板一樣毫無可乘之機,這比賽你叫騎士怎麼打?你讓騎士怎麼遏制庫里破紀錄?




Strength in Numbers,真不是說說而已,但對詹姆斯而言,多少有些遙不可及。






庫里創紀錄,嘉時賽有禮物!答對下面問題的球迷,將得到Under Armour庫里主題T恤一件!

請問:庫里在本場比賽前的個人總決賽單場命中三分球紀錄,是在哪年哪場創造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於嘉 的精彩文章:

圓夢4300,遼寧籃球,加油!
拿下搶七,不過是馬拉松跑過35公里

TAG:於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