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糖友減肥須慎重 做到這三點才能降低風險

糖友減肥須慎重 做到這三點才能降低風險

糖友減肥須慎重 做到這三點才能降低風險


57歲的周先生患糖尿病已有八年,身高173厘米的他竟有82公斤體重,一直屬於肥胖的範疇。葯沒少吃,但血糖稍有不注意就會上升,十分苦惱。而且人胖了,連爬三層樓都費勁,步行稍遠一點就氣喘吁吁的。他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下定決心減肥。他開始拒絕吃米飯、面等碳水化合物,只吃適量的蔬菜和水果,外加一點點牛肉,實在太餓時就大量喝水……

半個月過去了,周先生的體重下降了1.5公斤,略見成效,然而更大的問題來了:他最近總覺得一陣子心慌氣短,人特別沒精神,睡眠質量也變差了,總是會中途醒轉或是整晚做夢。這天,實在覺得難受,便上醫院諮詢了醫生。醫生告知他,糖尿病患者減肥一定要注意正確的方法,完全拒絕吃碳水化合物不可取。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方法呢?本文將與您一起探討糖友正確減肥要注意的幾件事。

糖友減肥須慎重 做到這三點才能降低風險


減肥是糖友的剛需

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原因之一(肥胖型糖尿病),所以二者是經常一起出現的兩種疾病,可謂是一對「難兄難弟」。已患有糖尿病且應用胰島素的肥胖患者,若減掉10%的體重並長期維持,就可以減少胰島素的用量或改用口服降糖葯。

儘管據最新科學研究結果表明,肥胖只是造成糖尿病的病因之一。該病的起因很多,例如:在很大程度上,Ⅱ型糖尿病是由遺傳決定的。不過,糖友在減肥時,癥狀都會快速而明顯地得到改善,那是因為減肥的代謝過程降低了血糖,所以不論如何,控制體重都是糖尿病患者勢在必行的事情。

糖友減肥須慎重 做到這三點才能降低風險

副作用大!飢餓減肥法不可取

減肥首先必須從飲食入手。現在很流行「不吃主食」的減肥法,那麼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是否適用呢?答案是:不適用!有研究表明,在總熱量相等的前提下,與高碳水化合物相比,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方式在血糖控制和其他代謝指標方面沒有差別。

糖友若不吃米飯、面等主食,採用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後果可能很嚴重,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

1、易煩躁不安:大腦最直接的營養就是碳水化合物,如果主食攝入過少,會讓2型糖尿病患者情緒過激、反應變慢;

2、交感神經興奮:可直接導致情緒易激動、失眠、發熱心慌、無力、易困、脫髮、記憶力下降等癥狀;

3、飢餓性酮症:由於能量長期攝入不足,身體處於飢餓狀態就會啟動應激反應,分解體內脂肪來替代碳水化合物。飢餓性酮症可導致急性腎衰,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昏迷死亡。

糖友減肥須慎重 做到這三點才能降低風險


正確減肥 牢記以下三點

糖尿病人正確減肥必須從飲食、運動、遵醫囑服藥這三點入手。

1. 飲食調節:按照糖尿病飲食的原則配製食譜,首先要減少熱量的攝入,使之略低於消耗量。膳食熱量中,脂類和油類應當小於20%~30%,同時要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但必須控制在15%以內,宜多選用魚、禽肉、低脂肪奶製品、豆製品,忌用高油脂食品,如油炸食品、奶油製品等;總熱量中的55%~60%應為糖類。宜多吃綠葉蔬菜、粗糧等,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重申一遍,糖尿病患者不能盲目採取飢餓療法來減肥。限制飲食,不是不吃飽,而是要平衡膳食,就是用正常的飲食量來取代過剩的飲食量,吃七分飽即可。

糖友減肥須慎重 做到這三點才能降低風險

2. 堅持運動:有報告稱,年齡較小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若在發病的初期通過運動減肥使體重達標,將有50%的人得到康復,可見運動對糖友的重要性。這是因為運動可加速人體內熱量的消耗,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其治療糖尿病的效果有時甚至勝過降糖葯。

糖尿病患者運動的頻率以每分鐘步行100步為宜。若在飯後步行30分鐘,可消耗掉其剛剛攝入的糖和脂肪所產生的一半熱量,並可使其血糖降低1~2毫摩爾/升。糖尿病患者若想減肥,每天最少應運動60分鐘以上,但注意不要過於劇烈。總的來講,運動療法宜採用每日攝取熱量10%的運動量,以輕/中度活動為佳。時間為30~60分鐘,活動時心率=(220-年齡)*(60%~70%)作為參考。

糖友減肥須慎重 做到這三點才能降低風險

3.遵醫囑服藥:降血脂是目前Ⅰ型、Ⅱ型糖尿病患者降低心臟病風險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而要達到正常的血脂水平,通常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對減輕體重有協同作用的有雙胍類藥物和糖苷酶抑製劑,也可選擇不增加胰島素水平的胰島素增敏劑或者不引起胰島素持久分泌的作用於B細胞的藥物,如餐時血糖調節劑或者磺脲類藥物。最重要的是,服藥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切不可自行決定服藥種類和劑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Q博士 的精彩文章:

春天將去,煲湯除濕,這幾款湯對糖尿病還有食療功效!
8個心臟減妙招,讓女人和心臟疾病說Bye-Bye

TAG:健康Q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