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權稱帝後只追封孫堅為皇帝,卻無視孫策,為何如此忘恩負義?

孫權稱帝後只追封孫堅為皇帝,卻無視孫策,為何如此忘恩負義?

繼公元220年曹丕纂汗稱帝建立曹魏,公元221年劉備建立蜀漢之後,孫權也在公元229年在武昌稱帝,建立孫吳政權,改元黃龍,同時追尊其父孫堅為武烈皇帝,追封其兄孫策為長沙桓王,立子孫登為皇太子,大赦天下。

其實大家也都知道,孫吳政權相比較於曹魏和蜀漢有一點特殊。曹魏的奠基人曹操是曹丕的父親,子承父業可謂是天經地義;而蜀漢則一直都是劉備作為主導而存活下來了的。可是,孫吳呢,那可都是有著江東小霸王稱號的孫策打下來的,想當初從袁術那裡領了自己父親的幾百兵馬,從頭再來,最終獲得了江東士族的認可,佔據了江南。而在他自己死之前還把東吳政權交到了孫權手中,如此來看,孫策無論如何都應該封皇啊,然而事實是僅僅被封了一個長沙桓王。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才使得孫策僅僅被封了一個長沙桓王呢。

要知道歷代帝王在對先人的追封上都是比較慷慨的,畢竟這是光大家族門楣、有面子得人心的舉動。比如西晉開國的晉武帝司馬炎不僅追謚老爹司馬昭為文帝、爺爺司馬懿為宣帝,還封老爹的哥哥即伯父司馬師為景帝。

唐代宗李豫在追封他的弟弟建寧王李倓為「承天皇帝」後,甚至還給弟弟補辦了一場冥婚:將姑姑興信公主早亡的女兒張氏許配給了李倓,封為「恭順皇后」;魏文帝曹丕更誇張,先追封老爹曹操為魏文帝,再上溯四代一直追封到曹操的太監爺爺都是皇帝。

孫權為什麼稱帝後封父不封兄呢?其實封還是不封這是他綜合評估後的結果。

一,孫權稱帝後,他的兒子們均已長大,政權穩固,不存在孫策死後面臨的困難局面,這時候若再追封孫策為帝,那麼孫策的後代在法理上也有了合法繼承權,在他百年之後,保不準孫策的後代或主動或被人利用而起兵爭權,如此一來,吳國勢力勢必會被削弱,於國於己都是不利的。

二,上面說了,孫策時期的江東政權只是創業的初期,真正的快速發展和最後的強盛都是在孫權當政時期,從孫權接掌江東政權到他稱帝建立吳國用了近三十年,這三十年間孫權勵精圖治,任用賢臣良將,把江南帶入進一個繁榮強盛的局面,他覺得自己的功績已經超越了他的哥哥孫策,如果追封孫策為帝的話,那麼天下人只會覺得他的成就得益於孫策,如此世人,青史便更多的記得孫策而輕視了孫權,所以為了證明自己比孫策更強,更有能力,他孫權也不會追封孫策。

三,第三點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關於追封的禮法問題,有人說孫策傳位給孫權,這就默認了是兄終弟及,按理孫權接受之後就該默認他以後應該將大位傳給孫策的兒子,其實這是不嚴謹的,孫策傳位給孫權時吳國還沒建立,所以不存在兄終弟及這一說,而且因為中國自始皇帝之後遵循的都是嫡長子繼承製的帝位傳承製,父傳子一脈相承,如果孫策已經是皇帝的話,我覺得他很大可能就不會再傳位給孫權了吧,在這種帝位傳承的制度下,追封父祖輩為皇帝在禮法上是沒有問題的,而追封兄弟為帝,縱觀歷史,除了晉朝這個奇葩,確實再沒有過,因為這不符合禮制,顯然孫權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其實孫權稱帝後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作為皇帝而言,這已經是很大的恩典了。

只不過,他封孫策的兒子孫紹為吳侯,這就有點薄情了,而且孫權後期在繼承人的選擇上左右不定,導致了吳國後期孫氏兄弟骨肉相殘,孫紹也沒能逃過被殺的下場,結局真是令人唏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是誰這麼大膽!竟然把吳太祖的墓地搶走、還讓吳太祖給他「看門」
東吳四都督的過人之處,高富帥的周瑜讓人扼腕嘆息!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