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塘一夜間水位大漲,考古隊路過發現,水底竟是神秘三國陵墓

水塘一夜間水位大漲,考古隊路過發現,水底竟是神秘三國陵墓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諸葛亮在襄陽隆中隱居讀書,彼時他的父母、叔父都已去世,大哥諸葛瑾也前往江東躲避戰亂,諸葛瑾自幼博覽群書學識不俗。

諸葛瑾在江東遊歷期間,受孫權的姐夫弘咨的賞識和推薦,成為吳主孫權的賓士,他的才華深受孫權看中,稱為」神交「,諸葛瑾因此逐漸成為重要謀臣,孫權稱帝後諸葛瑾領豫州牧,位列東吳開國元勛。

赤烏四年,諸葛瑾病逝葬在江蘇,他的陵墓也沒有留下過多的記載,直到1934年常州地區大旱,一窪詭異的水塘竟然令諸葛瑾墓葬驚羨世人。

根據江蘇地方縣誌記載,1934年,常州塘墩上村遭遇大旱,村裡的大小水池幾乎全部乾涸了,唯獨聳立一座大土墩的水塘水位不減,村民欣喜地前往取水澆地,不料大量用水後,第二天竟然又會重新漲滿。

這方怪異的水塘傳遍十里八鄉,被恰巧路過的考古專家獲悉,一行人立即趕往水塘,經過仔細勘測結合史料記載,專家斷定水下暗藏的正是諸葛瑾大墓,聳立的土墩正是古墓的封土。

據村民講述,墓內還曾出土銘刻「諸葛子瑜之墓」的玉牌、玉鎖、玉豬等珍貴隨葬,但無論如何研究,人們始終都沒弄明白水塘自動漲水不幹涸的原因,至今仍無人能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史記 的精彩文章:

朱棣進入南京後,為了守住一個秘密,將一位高僧禁錮15年
雍正為何深夜驟然病亡?乾隆登基發出的聖旨,昭告了真相

TAG:青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