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世界環境日 | 致地球上每一個充滿愛的靈魂

世界環境日 | 致地球上每一個充滿愛的靈魂

點擊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免費關注

頂級

傳統文化美刊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文化 

藝術 

生活




(來源 央視新聞)



它是「長江女神」淇淇,他是「長江女神」的守護者劉仁俊。

從1980年起,水生生物學專家劉仁俊與世界上人工飼養生存時間最長的白鱀( jì)豚淇淇朝夕相伴,直至它生命的終結。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我國的主題是: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

今天,靜靜聆聽這個動人的故事,追憶那些曾在地球上盛放光彩的「朋友們」......



朗讀 | 白

鱀豚專家劉仁俊 | 《朗讀者》


配樂 | Sarah McLachlan -《Angel》





《大自然的享受》


(節選)作者 | 林語堂



在這行星上的無數生物中,有的植物對於大自然全然不能表示什麼態度,一些動物對於大自然,也差不多沒有所謂「態度」。



然而,世界居然有一種動物,叫做人類,對大自然有時要協調,有時要征服,有時要統制和利用,有時則是目空一切的鄙視。



我們真是縱容壞了的忘恩負義的孩子。 



這個行星是個很好的行星。 



這裡有晝和夜的遞變,有早晨和黃昏,涼爽的夜間跟在炎熱的白晝的後邊,沉靜而晴朗的清晨預示著一個事情忙碌的上午。




這裡有孔雀、鸚鵡、雲雀和金絲雀唱著不可摹擬的歌兒。 


這裡有虹霓魚、劍魚、白鰻、鯨魚以及各色各樣的奇特的魚類,其種類之多是我們想像不到的。 



這裡有雄偉的美洲杉樹、噴火的火山、壯麗的山洞、巍峨的山峰、恬靜的湖沼、蜿蜒的江河:宇宙間真沒有一樣東西比這更好。 



這種可以配合個人口味的菜單,簡直是無窮無盡的;人類唯一近情的行為便是去參加這個宴會,而不要埋怨人生的單調。 





 

再見了,我的朋友們  





△ 白鱀豚漫畫  圖 | 網路 



你好,人類,

我叫白鱀豚


很高興為你講述我的故事


我屬於小型齒鯨類,哺乳動物


繁衍方式是胎生


需要不斷呼吸新鮮空氣


特別的是,我們還會做夢


據考證,2500萬年前我從太平洋遷徙至長江


秦漢時期的辭書《爾雅》記錄了我的樣子


那時候,我叫做「





△ 白

豚郵票 圖 | 網路 


我的身體大致呈流線型


尾鰭扁平寬闊,與水面平行


我的吻突狹長,呈喙狀,伸向前方


我的前額是發音器官中最重要的部分


成年的我,

背部呈淺青灰色


腹部呈潔白色,與江水顏色相近


我曲線優美,溫順可愛


人類稱我們為「

長江女神






△ 白鱀豚淇淇 圖 | 視覺中國 


1980年1月


我的同伴,

兩歲的

淇淇因背部受傷


在洞庭湖口被嘉魚縣農民捕獲


被送往中科院水生所救治


由於同伴的數量不斷減少


1984年,白

豚被加入中國瀕危物種紅皮書


人工繁殖是搶救和保護瀕危物種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淇淇的有生之年為其娶妻生子


成為劉仁俊等科學家們


和關心我們的朋友的最大心愿






△ 白鱀豚  截圖 |《朗讀者》


1986年


劉仁俊「爸爸」為

已到婚齡的淇淇


介紹了一位女朋友——雌性白鱀豚珍珍


它們相戀整整兩年半


就在快要完婚時,珍珍因突患肺炎


在1988年9月離淇淇而去


此後,淇淇

孤獨地度過了十餘年






△ 劉仁俊與白鱀豚淇淇  截圖 |《朗讀者》


2002年7月14日8點25分


當飼養員給淇淇喂早餐時


發現它已在池底「沉睡」


突然而又安詳地離開了


淇淇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存活了22年185天


人工飼養下生存最長的一頭白鱀豚


此後,科學家們一直在長江尋找我們的身影


等待著我們出水一躍





△ 長江流域 圖 | 視覺中國 


2006年


劉仁俊等七國科學家


在長江進行40餘天大規模搜尋


依然沒有發現我們的蹤跡


2007年8月


英國一生物學期刊據此發布報告


正式公布白鱀豚功能性滅絕


後來,曾多次有目擊者聲稱看到我們


然而,這些目擊記錄都沒有得到確證





△ 淡水豚  截圖 |《朗讀者》


從此


長江不再是我們幸福平靜的家園


我的鳴叫不再得到同伴的回應


如今的我


想用這個故事告訴人類


其實,我和你們一樣


都是這個美麗星球上充滿愛的靈魂


我們也是擁有性格和能夠思考的生命


我們也是富有感情的生命


我們也是能夠給予和感受愛的生命



我希望,你們會記住我


我更希望,你們不會忘記


那些同我一樣


「消逝」在地球上的可愛的「它們」







△ 北美旅鴿 圖 | 視覺中國 


你好,我叫

旅鴿


鳥如其名,我十分熱愛旅行


在北美大陸,我曾有50億隻同胞


但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殺


1914年9月1日


最後一隻人工飼養的雌性旅鴿去世


從此,我們便在地球上銷聲匿跡





△ 袋狼 圖 | 視覺中國 


你好,我叫

袋狼


狼如其名,我在媽媽的育兒袋中長大


1888年,澳洲塔斯馬尼亞政府發出獎勵


每隻袋狼頭1英鎊,鼓勵農民殺死袋狼


此獎金計劃直至1909年停止


這樣可怕的清除計劃,讓我們族群不寒而慄


1936年,在地球上生活超過400萬年的我們


因人類的捕殺全部滅絕





爪哇虎

圖 | 網路 


你好,我叫

爪哇虎


虎如其名,我曾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


我們有粗壯的牙齒和可伸縮的利爪


捕食時果斷而迅速,非常兇猛


1983年6月,印尼

人工圈養的


世界上最後一隻雌性爪哇虎去世


這是印尼

繼1937年巴厘虎滅絕後


又一個虎種的絕跡





△ 

金蟾蜍

 圖 | 網路 


你好,我叫

金蟾蜍


蛙如其名,全身金黃是我最驕傲的標誌


我的家族曾聚居在哥斯大黎加的熱帶雨林中


由於全球變暖和環境污染


1987年,成年金蟾蜍存有記錄為1500隻


時隔一年,這個數字下降為10餘只


1989年,科學家最後一次搜尋到我們的身影


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金蟾蜍的保護狀況


正式修改為絕滅





△ 

台灣雲豹

 圖 | 網路 


你好,我叫

台灣雲豹


豹如其名,我是台灣特有亞種的貓科動物


台灣島上最大型的野生動物之一


我們全身是淡灰褐色


身體兩側約有6個雲狀的暗色斑紋


由於人類過度捕殺和棲息地被破壞


1972年


最後一隻台灣雲豹倒在不法分子的槍口之下


2013年,台灣學者宣布,台灣雲豹或已滅絕


.


.



1600年前至今


700餘種動物滅絕


4000餘種動物變成瀕危級


近3000種動物變成極度瀕危級



△ 圖 | 視覺中國 



2018年3月19日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去世


野生爪哇犀牛還剩下不足100頭


它們在今後十年或更短時間內就可能滅絕


世界上被走私最多的動物

穿山甲


在二三十年內也有絕種的危險


因為偷獵和棲息地喪失


猩猩和懶猴也處境危急


《自然》雜誌表示


如果按照這種趨勢持續下去


75%的物種大滅絕


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內發生


如果,人類今天再不行動起來


我們的後代只能在博物館的標本中


看到這些珍稀動物




△ 圖 | 視覺中國 



任何生命

都值得被尊重、被熱愛


它們是人類的朋友


讓我們在一起的時光


更長一點,更久一點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


請分享給熱愛大自然的朋友們






~歡迎點贊轉發分享~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文化 

藝術 

生活


國粹團隊招募? 原創散文小說詩歌攝影作者

&

朗誦主播



期待? 您的加入


報名投稿郵箱:gxjcshys@163.com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gxjhshys1568期,主編微信gxjc03。



合作QQ:1511332864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



▼ 點擊

閱讀原文

,收藏「

國粹美尚精品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的精彩文章:

三月景,宜醉不宜醒丨在元曲中遇見醉美春天
百家講壇酈波解讀曾國藩日課十二條

TAG: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