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被歷史埋沒的抗日悍將,曾讓日本陸軍遭受最慘重的失敗

揭秘:被歷史埋沒的抗日悍將,曾讓日本陸軍遭受最慘重的失敗

原標題:揭秘:被歷史埋沒的抗日悍將,曾讓日本陸軍遭受最慘重的失敗


在國軍中流傳一句話,三李不如一王,而王就是王耀武,曾被讚譽為「黃埔第一將,其是三李中還有也是抗日悍將,讓日本陸軍遭受最慘重的失敗,他就是李品仙。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揭開了中國全面抗戰的序幕。桂系軍隊奉命開赴抗日前線,李品仙加上將銜被任命為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下轄第七、三十一、四十八軍三個軍。9月中旬,第四十八軍由軍長韋雲淞率領向淞滬戰場開拔,參加上海保衛戰。10月初,李品仙在桂林檢閱第七、三十一軍。11月升任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仍兼第11集團軍總司令,協助李宗仁、白崇禧進行徐州會戰的戰略部署。


李品仙,人品令人不敢恭維,此君曾在蔣中正的默許下,盜了楚懷王的墓,人稱孫殿英第二,很快密報到宋美齡耳中,蔣介石立即命戴笠調查此事。 在金錢的打點下,此事不了了之。但他也留下了千古罵名。還2次出賣了自己的上司白崇嬉,氣得 李宗仁欲將之掃出家門而後快 。


但是其人品雖然不行,但是打仗卻是強項,在八年抗戰中,他的軍事才華無可挑剔,不但得到老蔣的嘉獎,連日軍也對他敬畏三分 。


1938年3~4月間,李品仙令第31軍在津浦路南段打擊日寇,將津浦路南段截成數段,圍殲孤立之敵。日寇在北進中已先後損失2000餘兵力、戰車百餘輛。由於李品仙在津浦路南段正面戰場,以防禦戰拖住了北上之日寇,延緩了日寇南北對進會攻徐州的計劃,從而為李宗仁集中第五戰區主力在魯南台兒庄地區圍殲日寇創造了有利條件,取得了殲滅日本華北方面精銳部隊礬谷、板垣主力一萬餘人的大捷。


1938年6月下旬,李品仙被任命為武漢防衛軍第四兵團司令,下轄6個軍14個師1個旅(44軍王澤浚、67軍許紹宗、48軍張義純、84軍覃連芳、68軍劉汝明、86軍何知重)擔負大別山及其以南地區的防守任務。他上任後,即親率一班衛兵,不顧敵機轟炸,前往黃梅前線視察,途中其座車遭日機轟炸,幸虧他提前一步下車躲避而幸免於難。



1939年4月,日軍集中四個師團一個騎兵旅團發起隨棗會戰。李品仙協助李宗仁參加戰役的具體指揮,親自率左集團三個軍防守桐柏山、大洪山一帶。5月7日,日軍陷棗陽,接著又分兵攻新野、唐河、南陽,第五戰區乘日軍後方補給中斷,全力反攻,殲敵3萬餘人,迫使日軍撤退。李品仙在這次戰役中,指揮防守桐柏山、大洪山的部隊,從南北兩面切斷了敵人的後方聯絡線。戰後,國民黨中央統帥部為表彰李品仙在隨棗戰役中的功績,特頒授干城勳章一枚,以示獎勵。每次都給日軍重創,打死日軍數千人,而自己傷亡就減半,創造中日軍隊戰損比例1:2的驕人紀錄,,從這就不難看出日軍對李品仙既敬畏又仇恨了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雄 的精彩文章:

揭秘:最長壽的開國上將,一生只做了三件事,讓所有人都敬佩
她是開國元勛的妻子,卻因戰爭與丈夫失聯,之後嫁給四旬老漢

TAG:歷史小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