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毛岸青、邵華:西柏坡的沉思

毛岸青、邵華:西柏坡的沉思

回看歷史,見證苦難與輝煌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可訂閱東方偉人

★西柏坡

七月的天氣悶熱難耐。

我懷著一種異常激動的心情,乘車向太行山深處的革命邊區平山縣駛去。我坐在車子里,展看手中的地圖,目光凝聚在北緯38°09′~39°45′、東經113°31′~114°45′之間。這個地方我再也熟悉不過了。

那就是西柏坡。

我曾和許多革命偉人的後代來這裡參觀訪問。我把這裡當作我的家,有時間就來這裡坐一坐。然而,這次就我一個人,來這裡尋找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三日這段歷史。

在這段時間裡,我的父親和他的戰友在這裡寫下了中共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頁。在這裡,父親告別了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告別了騎馬打天下的時代,革命終於從窮山溝里走出來,政權從馬背轉移到了汽車上。

有一個問題,我曾問過許多和父親在西柏坡生活戰鬥過的戰友,黨中央為什麼要移往西柏坡?又是怎樣移往西柏坡的呢?每個人都親切地告訴我答案,講起他們終生難忘的日日夜夜。

蔣介石派胡宗南帶重兵進犯陝北,形勢嚴峻,父親決定自己在陝北拖住敵人的重兵,朱德伯伯等人東渡黃河,前往華北擔負中央委託的任務;以葉劍英等人為書記的後方委員會暫留晉北。這樣做是為了把帥旗高舉在陝北,鼓舞各解放區軍民的鬥志和支援全國的解放鬥爭。

★毛澤東與周恩來在西柏坡

西柏坡這個小山村扮演了黎明前的山村紅都,這和當時它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是密不可分的。

西柏坡位於平山縣中部,是一個居住著百十戶人家的山村,依山傍水。村前有一片開闊的稻田,土地肥沃,河渠縱橫;村後是層層疊疊的崇山峻岭,蒼松翠柏,風景秀麗。

不用說當時,就是現在,那裡的人民依然保持著革命老區的優良傳統,對黨、對祖國無比崇敬。

那裡的人民勤勞勇敢,民風淳樸。黨中央的所在地,可靠的群眾基礎是首要條件。西柏坡的人民是黨的忠實群眾,為黨、為全國的解放,甘願奉獻自己的所有。

從戰略上看,這裡地理位置適中,西依巍巍太行山,東臨華北大平原,正處山區與平原的接合部,能進能退,能攻能守。

父親在陝北運籌帷幄,胸中自有百萬雄兵,以打不敗胡宗南決不過黃河的雄偉氣魄,與敵人周旋,終於扭轉了西北戰場的局勢。

★毛主席在西柏坡接見二局的幹部

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三日,父親和他的戰友告別了曾經生活和戰鬥過十三年的陝北,東渡黃河,秘駐西柏坡,在更寬闊的舞台上,指揮奪取全國勝利的偉大戰役。

我的思緒從歷史中飛回到現在,眼前出現了一個山坡,山腰正當中長著兩棵枝幹高大的古柏,枝葉蒼翠茂密。遠遠望去,顯得鬱鬱蔥蔥,充滿了生機。

村裡的老人告訴我,那是兩棵古柏,左邊的一棵是雄柏,右邊的一棵是雌柏。雄雌柏長在這一年四季常青的柏林中,顯得分外高大雄偉,好像兩個老人被數不清的兒孫所簇擁。

西柏坡到了。

曾幾次來此村中,每次心情各不同。腳踏熱土憶往昔,面染輕風思故人。

這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清楚地記載著父親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所建立的豐功偉績,也記載著他們互相尊敬、團結戰鬥、嚴於律己、艱苦樸素、關心群眾生活、處處與人民心連心的動人情景。

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走進了這個院子,彷彿是在外漂泊多年的遊子又回到母親的身邊。這是父親當年生活過的院子,院里的那棵梨樹依然枝葉茂盛,青青的梨子壓滿了枝頭。它們在向我微笑,好像在熱情地呼喚著遠方來的親人。

父親曾為這棵梨樹剪過枝,澆過水,但父親沒有吃過這棵樹上的一個梨。李銀橋叔叔也曾摘過梨,但他們把梨全部送給了這裡的房東。父親,您心中裝著的是群眾,腦子裡想著的是群眾,您為您的群眾奉獻得很多,苦著群眾的苦,樂著群眾的樂。

這是兩間再普通不過的小屋,這就是父親當年的住處,一間是卧室,相通的另一間是辦公室兼會客室。

父親要來西柏坡的消息傳到了西柏坡,中央領導機關的同志們高興極了。他們為父親安排了新住處,就是現在朱伯伯在西柏坡的舊居。那是一處用青石砌成的三間相通的窯洞,室內被同志們粉刷一新,周圍的環境也很優美。這是朱伯伯等人為了給父親創造一個好的工作和休息的環境而特意安排的。

★朱德舊居

但是父親沒有住,把這三間窯洞讓給了德高望重已上年紀的朱伯伯,而自己就選擇了這兩間被鬼子燒掉屋頂剛修復起來的舊房住下來。

在井岡山,當父親和朱伯伯兩隻大手握在一起的時候,便相互體貼,相互關心。兩人的血脈是相通的,心跳動的頻率是相同的,兩個人寫下了「朱毛」神話,把革命友誼建成了一塵不染的殿堂。

走進父親當年的辦公室,我便嗅到一股熟悉的氣息。這種氣息在陝北的窯洞里有,在井岡山的八角樓里有,在中南海的豐澤園裡也有,在東湖客舍有。我知道,這種氣息便是父親獨有的氣息——那是一種巨人獨有的氣息,讓人振奮,讓人激動。

父親在這裡是忙碌的。我彷彿看到父親又披著那塊毛毯在伏案疾書,日落燈亮,日出燈熄,一個接一個的不眠之夜。父親就在這張桌子前,拆閱前線拍來的電報,寫複電,髮指示。僅遼瀋戰役,父親就寫了七十七封電報。在這裡,父親還先後寫了《將革命進行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等光輝著作。父親寫了很多很多,何止《毛澤東選集》里的二十篇。

父親就像一支蠟燭,從點燃自己的那一天起,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自己的光和熱。照亮了山川、江河、大地,驅走了人民心中的陰霾與黑暗,給人以力量,然而卻燃燒了自己,直到最後的一點一滴。

★毛澤東舊居

西柏坡,也是松林姐姐與岸英哥哥感情得以升華的地方。父親知道岸英哥哥喜歡松林姐姐,對這門親事很滿意。

一九四八年九月,母親張文秋來到西柏坡,在這間屋子裡與父親見了面。父親和母親談家常,介紹岸英哥的情況,徵詢定親的意見,母親一口答應下來。於是,岸英哥和松林姐訂婚了。

在父親的寢室里,我彷彿看到他穿著那條舊襯褲。那條襯褲單面絨已經磨成了平紋布,補丁上打著補丁。父親又披起那件整整穿了四個冬天的棉襖,那件棉襖灰色變成了白色,胳膊肘上露出了棉花……想到這裡,我熱淚盈眶。父親是統帥,是主席,生活上卻和平民有什麼區別呢?

誰不想過上安逸幸福的生活?也許,正是因為父親和他的戰友付出了,我們才付出的少。他們是為了更多後代的幸福才那樣選擇。誰沒有美滿富足的渴望?父親也是人,他也有這些情感,但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

七月中的小屋,潮濕悶熱,我進來不久,便熱汗淋漓,有點透不過氣來。父親是從一九四八年的五月二十六日來到這間小屋的,在這裡整整度過一個夏天。他當時肯定也受著被悶熱夾裹的煎熬。

父親在窯洞里住了十三年,習慣了它的冬暖夏涼。而這兩間小坯房則不然,房間不多,屋子狹小,火辣辣的太陽毫不吝嗇地把熱量推進小屋,小屋就成了「蒸籠」、「烤箱」。

夜裡熬通宵,白日里再「打通晝」,晝夜連著轉起來,人就吃不消。精力旺盛的父親有些疲倦了。警衛們看在眼裡,急在心中,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塊涼爽的地方。但父親還是很少去,不管多麼熱,他一直在這間小屋裡堅持,實在睡不著就坐在那把藤椅上,搖起芭蕉扇,繼續工作。

★毛澤東在西柏坡

我從父親的寢室里出來,到父親經常散步的地方走一走。淳樸的村民們,在這些地方種上了柏樹,他們擔心日理萬機的父親在散步時被風吹被雨淋。現在,這些當年的小樹苗已長成參天大樹,冬天能擋住風沙,夏天能遮住烈日,但父親卻離我們遠去了。

我扶著這些當年鄉親們為父親栽下的柏樹,思緒萬千。父親不允許戰友們把馬拴在樹上,被馬嚼壞的樹照價賠償。父親沒有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寫在紙上、掛在牆上,而是真正地付之於行動。

我來到了當年中央首長的大院。在這個大院里,有一所白色房子,坐北朝南,五間建築,這便是中共軍委作戰室。這所房子是中央機關領導來到西柏坡後自己動手蓋起來的,這是五間相通的大屋,寬敞明亮。屋中間擺著三張長方形大桌,周圍是幾把普通的木椅,桌上還擺放著水壺和小茶碗,靠西頭的一張小桌上擺著一部電話機,牆壁上則掛滿了軍用地圖。

這是世界上最小的總司令部,卻指揮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戰爭。當父親來到西柏坡之後,前委、後委與工委的「三套馬車」即告結束,拉著中國歷史車輪迅速向前推進的,是三套車變成的一套車:小小的一個西柏坡,成了一個大國的政治中心,成了幾百萬解放軍的總指揮部!

★指揮部

五個杯子聚在一張桌子上,五個人蹲在一個小磨盤周圍,在這僅僅十個月里,指揮了二十三個重要戰役。其中震驚中外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都是在這個簡樸的房間里指揮的。

父親,也就是在這裡,在他的人生日記上,寫下了最為光輝的一頁。電報雪片般地飛來,又雪片般地飛去。每一封電報都是埋葬蔣家王朝的哀樂,每一封電報都是推倒「三座大山」的英雄交響曲。諸多的勝利來不及慶祝,更多的喜悅來不及述說。

西柏坡,一個普通的小山村。在這個小山村裡,父親和他的戰友,收穫他們用生命與血汗播下的革命種子、用真理與智慧辛勤耕耘、結出全國人民大解放的累累碩果。蔣家王朝二十二年金陵春夢在談笑中變成一枕黃粱。

西柏坡,一個平凡的小山村,再次碰擊出耀眼奪目的火花。為了將革命進行到底,迅速奪取全國的勝利並商討勝利後成立新中國的問題,各地區、各野戰軍的精英們在西柏坡親切地握手了,召開了黨的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為促進中國革命的進一步發展,迎接全國勝利的迅速到來,保證中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從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論上做了充分準備。

西柏坡,它像井岡山、瑞金、延安一樣,是一座巍峨的革命里程碑。在我的心目中,井岡山是一杯酒,香醇卻難以讓人承受;瑞金是一杯咖啡,提神卻苦口異常;延安是一杯茶,清淡而又芳香;西柏坡是一杯運動飲料,爽口又給人以力量。

父親不在了,而他的後代卻能重返西柏坡,舊地重遊,憶起當年的艱苦歲月,感慨萬千。

今天的西柏坡,成了當家做主、自由幸福的中國人民的驕傲,他們從四面八方走來,來到名揚天下的革命聖地。無數國內外的人看了這些中共中央的舊址內普通的農民住宅和簡樸的陳設之後,心潮翻滾,甚至熱淚盈眶。

繁星下的西柏坡漸漸地平靜下來了。

我在西柏坡停留,想整理一下一天來的思緒。沿著父親的足跡,我一次又一次把思憶的白鴿在心頭放飛。這些思憶帶著溫馨,帶著摯愛,帶著時光留給它的斑斕色彩,把我與父親相融。

夜深了,我卻思緒萬千,怎麼也睡不著,披上衣服到外邊走一走。外面很涼爽,不像白天那麼悶熱。我走在父親曾經走過的路上,想著安詳地躺在紀念堂的花叢翠柏中的父親。在月光的照耀下,我彷彿又看到身穿破棉襖的父親從那兩間屋子裡走來,微笑著走來……

曾幾何時,我們埋怨過世態炎涼、人間冷暖。現在才明白,我們好像都在時間的飛輪下丟失了什麼,連自己也不知道。西柏坡之行使我終於明白了,一些東西並沒有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過時,而我們卻隨著生活節奏的變快而忽略了這些東西。

捫心自問,可以告慰父親的是:我能站得直,走得正,堂堂正正地做人,明明白白地做事。

【注】點擊喜歡作者可讚賞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偉人 的精彩文章:

警衛筆記:1949毛澤東對賀子珍的囑咐
100年前毛澤東與好友在北大的日子

TAG:東方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