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了豐富的課程,才知教室盛不下夢想

有了豐富的課程,才知教室盛不下夢想

教室盛不下夢想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中還有許多不適應,原有課程中固有的知識本位、學科本位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轉變,課程遠離學生的實際生活的現象普遍存在。

黃浦區作為上海歷史最悠久的中心城區,有著豐富的課程資源,擁有了一大批著名歷史人文地標、現代城市景觀、特色商業街以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近些年來,黃浦區教育局提出的「辦學生喜歡的學校」的教育理念,引領著基層學校從學生的發展需求出發,提高學生的學習生活質量。

一、蒲公英課程:美好的課程願景

我校的課程模式以「蒲公英」命名,是基於其豐富、積極的內涵:「蒲公英」的花語是充滿朝氣、頑強生長、追逐夢想,寄寓著我校「讓每一個孩子成為一生的追夢人」之辦學願景;「蒲公英」是一種平民化的植物,我們的課程則以「37件事」為載體,源於學生的願望、基礎型課程的相關學習內容、以往比較成功的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生活;「蒲公英」的價值廣泛,我們的課程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經歷,滿足孩子多元發展的需求」為價值追求。

基於學校實際,我們提出了「有夢想,慧學習,善合作,樂生活」的育人目標,簡要描述如下:

基於學校育人目標和課程理念,學校確立了涉及「道德」、「能力」、「情意」等三個領域的課程目標。下表為我校分年段的課程目標及具體表現:

二、框架設計:有邏輯的課程變革

在學校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確定之後,如何進一步通過課程轉化濃郁學校的辦學特色,形成富有學校特色的課程模式?

通過研究,我們梳理了「蒲公英課程」的內涵、理念與目標,形成有本校特色的課程模式;設計與開發「蒲公英課程」框架下的「12歲以前應該要做的37件事」綜合活動課程,建構具有校本特色的課程體系;探索「12歲以前應該要做的37件事」綜合活動課程的實施途徑與評價方式,形成比較完整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框架。

依據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我們著力構建與學校課程文化內涵相匹配的、促使每個學生髮展的「蒲公英課程」,將「1+n」學科課程群、研究型課程、「盤盤大轉」興趣類拓展課程和「12歲前應該做的37件事」特色課程統整起來,形成學校課程體系,讓課程真正成為孩子們放飛夢想的樂園。由此,學校將課程內容框架設置的類別確定為:

1、語言與交流課程,具體包含語文課程群、英語課程群等語言智能類的課程。其功能是引導學生在信息溝通中,正確使用語言交流這一人類最直接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促進學生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的交往能力,以適應現實生活和自我發展的需要。

2、邏輯與思維課程,具體包含數學課程群等邏輯一數理智能類的課程。其功能是訓練不同年齡學生的空間想像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數理-邏輯智能和學科綜合運用能力。

3、科學與探索課程,具體包含自然、信息技術、勞技等課程。其功能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學會觀察、辨識、分類和操作,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的常見現象,發現其中的奧妙,培養自然觀察智能,進行必要的探究創新,形成一些新的結論。

4、運動與健康課程,具體包含體育課程群、心理輔導課程群等課程。其功能是強調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四個方面是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加強校內外運動,在多樣的體育與健身課程中,訓練運動技能,學習支配自己的身體,培養運動智能。提供心理課程群讓學生能多角度地看待事物,能很好地理解他人、自我認知、自我提升。

5、藝術與審美課程,具體包含唱遊/音樂課程、美術課程、綜合藝術課程群等課程。其功能是培養學生欣賞、審美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積累藝術文化深厚的底蘊,發展個性特長,激發學生對藝術的熱愛之情和具有一定的獨特見解。

6、自我與社會課程,具體包含道德與法治課程等。其功能是充分發掘德育資源,在此基礎上將校本德育資源系列化、顯性化,讓學生走近社會、學習知識、開闊眼界。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以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的社會性發展。

其中,「12歲以前應該要做的37件事」是「蒲公英課程」框架下具有學校特色的綜合活動課程。學校在整體架構「蒲公英課程」的基礎上,重點設計和開發了「37件事」綜合活動課程。我們覺得,「37件事」的設計與開發能較好地體現學校的課程理念,踐行學校的育人目標。

我們圍繞課程目標,把學校三類課程、以往比較成功的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主題教育活動等進行梳理,結合學生的心愿,設計了「12歲以前應該做的37件事」之綜合活動課程內容。我們依據多元智能理論進行課程分類,明確開發意圖。開發意圖對接學校的育人目標。比如:參加一場音樂狂歡等3門微課程以音樂智能培養為主,通過一系列藝術實踐活動,讓學生探究、發現音樂的魅力,體驗和表達自身的情感,培養對音樂的持久興趣,達成「樂生活」的育人目標。

三、課程實施:活躍的學習圖景

「37件事」中的每一件事就是一門微型課程。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以項目化的方式進行。

我們制定課程「雙表」,支持課程有序運行。由於課程內容不同,課程實施的年級、時段、課時數和實施途徑都會有所不同。我們設計的「37件事微課程實施序列表」和「課程實施細目表」為學校「37件事」活動課程的有序運行提供了支持。

「37件事微課程實施序列表」是37個微課程在課時安排、實施年級和時間、實施途徑上的總體布局圖,一個年級一份,由學校課程辦編製,它建立在「課程實施細目表」的基礎上,方便課程辦對「37件事」課程實施日常管理和協調。

我們推行項目合作,促進課程有效實施。我們倡導合作前提下的項目化管理。每一年課程的實施者在調整,但是項目負責人不變,在項目負責人的主持下,新的項目團隊以「微課程學習包」為藍本,啟動新一輪的項目合作,在此基礎上對「微課程學習包」進行進一步的調整,保障課程在有效實施中逐年優化。

我們結合生活,關注體驗。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條》中強調,學校必須呈現現在的生活,即對於兒童來說是真實而生氣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鄰裡間、在運動場上所經歷的生活那樣。未來兒童的幸福生活是以兒童今天幸福的教育生活為基礎的。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兒童準備未來幸福生活的能力、就業謀生的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

因此,「37件事」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我們強調生活化,將生活作為課程的來源和目的,時刻關注學生體驗。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孩子們漫步場館、走進社區、製作美食、體驗遊戲、設計書房、飼養動物、看自然景觀、看城市建設……課程被設計成多樣化的體驗機會。我們鼓勵學生多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多展示自己,讓他們快樂地學習,在學習中體驗快樂。

我們凝聚特色,強調整合。每個人都是知情意行的綜合體,人生活的未來世界也具有綜合性,未來的教育也越來越強調項目學習、主題學習,呈現出綜合、整體育人的的態勢。因此,「37件事」課程的實施我們強調整合。我們將「37件事」與學校的學科課程整合、與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整合、與家庭教育結合、與學校辦學特色整合……比如:「37件事」里中的 「大聲說出你的愛」、「我的節日我做主」、「實現一個夢想」、「大膽秀自己」課程的原型就是原來各年級的主題活動,「博物館之行」和社會實踐活動整合,「天天讀美文」、「玩轉科學」、「樂在玩中」和學校的讀書節、科技節、體育節結合,「開啟生命直通車、擁抱『青春期』」和生命教育結合,「吹拉彈唱學才藝」、「欣賞一場音樂會」、「參加一次音樂狂歡」和音樂學科以及學校藝術教育的辦學特色結合,「原諒我的小過錯」、「學會說不」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結合,「飼養一種小動物」和自然學科的長周期作業結合,「準備做個小學生」就是我們一年級學習準備期實施內容的課程化。

例如:為了培養學生的公共安全意識,提高學生面臨突發事件自救自護的應變能力,學校開發了「開啟生命直通車」綜合活動課程。

這個課程充分體現了課程的整合性,我們將培養目標無痕滲透在德育、品社、體育、自然、信息、探究六大領域:我們利用班隊會、晨會課組織公共安全競賽活動,結合各年級社會實踐組織參觀消防博物館和公安博物館,利用社區資源請消防中隊幹警進學校進行火災逃生指導與演練,讓學生體驗快速穿脫消防服和逃生打結法,品社課上組織學生對自己家庭的安全用電、燃氣、防火進行小調查,體育課、自然上教學生校內活動時的自我保護,信息與探究學科指導學生設計安全標誌牌……通過多學科的整合,提高學生的公共安全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

我們方法靈活,形式多樣。「37件事」強調尊重每個學生的夢想,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我們針對「37件事」的具體特點設計了21種學習方式,學生可以選擇運用:走一走,漫步場館、走社區、游故居、逛文化街、信步鄉村田園,在行走中累積知識的厚度;看一看,看自然景觀,看城市建設,看人文生活,發現自然之美、感受時代變遷;說一說,說心愿,講故事,談感受,表謝意,和師長、夥伴分享成長感悟;做一做,用靈巧的雙手進行DIY,做遊戲,做美食,進行環保分類,做志願者,做動物的朋友等等,在體驗中感悟生活、培養愛心和社會責任感……這些方法融合了自主、合作、探究,不同的活動選擇不同的方法,每件事情也可以組合運用多種方法,有利於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經歷。

根據課程內容我們提供了多樣化的實施途徑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比如:我們以「坐地鐵,學禮儀,會生活」為課程目標開發了「穿越城市『地下網』」這門微課程。我們設計了一個個活動任務,通過語文課、美術課、品社課、和親子活動等途徑來實施課程。孩子們在晨會課上「選一選感興趣的活動景點」,在電腦課上「畫一畫最快捷的地鐵出行路線」,在品社課上「寫一寫乘坐地鐵的宣傳標語」,通過親子活動「乘一乘地鐵體驗便捷的購票方式、感受轉乘換乘抵達目的地的快樂」、「拍一拍記錄下自己活動的身影」、「看一看地鐵的歷史和發展」,在語文課上「寫一寫體驗過程中的點滴體會、所見所聞與夥伴分享」…… 整個活動過程,孩子們可以和小夥伴、家長、老師交流合作,需要走向社會與人溝通,在完成活動任務的過程中,達成了「坐地鐵,學禮儀,會生活」的課程學習目標。

四、多元的評價:提升課程的品質

特色課程評價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從縱向上來講,包括校本特色課程開發情境和目標定位的評價、對校本特色課程實施過程及實施效果的評價;從橫向上來說,包括對課程方案本身的評價和教師課堂教學評價以及學生學業成就的評定。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和發展,為了更好地提升課程的內涵品質,更好地滿足學生髮展的需求。對這些內容展開合理有效的評價,是特色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37件事」綜合活動課程的評價方面,我們遵循一事多評的原則。針對課程中「37件事」設計的活動內容來確定適宜的評價方法:可以採用展示性評價方法,也可以採用紙筆測驗方法;可以採取真實性評價方法,也可以採取虛擬性評價方法;可以融評於學、以評促學,還可以建立由學生、家長、社會、學校和教師等共同參與的評價機制,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讓孩子們的閃光點得到充分顯現。

一事多評是「37件事」活動課程的評價原則評價的目的是發展。「37件事」的評價我們堅持多角度、多方法、多主體。我們認為,評價可以從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某一個過程的點評、作品的評選等等多個角度進行。課程評價方法多樣。在進行背景評價時可以採用調查、訪談、座談、診斷性測驗、文獻法等方法。在進行過程評價時可以採用描述性評價、故事評價、個案評價、蘇格拉底式研討評定法等。在進行成果評價的具體操作時,可以採用檔案袋評價、實作評價、測驗法、問卷法、觀察與訪談等等方法。同時,我們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評價的積極性,同時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建立由學生、家長、社會、學校和教師等共同參與的評價機制。

例如:微課程「玩轉科學」的內容設計把落腳點放在了人體自身器官、生活現象和常見事物變化上,讓學生在玩中發現。「玩轉科學」微課程我們精選並改進了二十個科學小遊戲,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動手能力,分別落實到各個年級,每個年級為四個遊戲內容,分別是一個「師生遊戲」、一個「夥伴遊戲」和兩個「親子遊戲」,讓老師、學生、家長在「玩」科學的過程中,培養孩子們動手、動腦能力,以及觀察、想像、歸納推理的能力,同時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親子互動的研究氛圍。「玩轉科學」的實施與學校的科技活動相結合,成為每年科技節的傳統活動項目。在科技節里,利用自然課、課間休息時間和親子活動等多種途徑開展遊戲活動。在微課程「玩轉科學」的評價部分,我們非常重視學生活動成果的反饋。師生遊戲中,「七嘴八舌」的任務單讓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看到的現象,提出自己合理的猜想。這成了老師、同學評價的依據。親子遊戲中,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能力不同,用不同的形式記錄下他們遊戲的成果。比如,一、二年級學生用照片、視頻記錄下自己在玩科學遊戲中的精彩瞬間。興奮、疑惑、喜悅在一張張照片中展露無遺。視頻中,孩子們有模有樣的介紹遊戲步驟,此時的家長成了「學習者」;遊戲後,家長與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起遊戲中的奧秘。三年級學生用電子小報的形式,記錄下自己遊戲中的發現與感悟。四五年級的學生則是用遊戲報告形式再現遊戲現場。他們中有些孩子不僅用學生手冊中的材料進行遊戲,還合理替換了遊戲器材。有些孩子則在實驗報告中引用相同原理的科學遊戲內容,在豐富自我之餘,也拓展了夥伴們的知識體系。

一張照片、一段視頻、一份小報和遊戲報告,無不展現出每個家庭其樂融融的幸福場景,以及家長與孩子的智慧。自然課上這些作品也得到展示,老師已經不是評價的主體,因為夥伴們會給作品的主人提出寶貴的意見,同時給自己認同的作品投上神聖的一票。家長也是課程實施中評價的主體之一,他們不僅自己孩子的表現進行評價,還對我們的課程設計有著獨到的評價:「這些探究遊戲易操作,讓我們家長也學會了許多科學知識。」「學校為我們搭建這樣一個舞台,讓我們和孩子的關係更加親密了。」「在玩遊戲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的孩子原來這麼能幹。」

同時,「融評於學,以評促學」是「37件事」綜合活動課程經常採用的評價方式。課程為學生創造了各種各樣的學習與評價的機會,融評價於學習中,以評價來促進學習,並以此為基礎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與個性的發展。

「融評於學,以評促學」是微課程「做個快樂的小吃貨」主要採用的評價方式。課程創造了各種機會讓學生開展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讓學生以自己的認知方式表現自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發表自己的觀點,相互切磋和合作建構。

比如:在「找美食」環節,孩子們可以獨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美食進行研究,通過採訪他人、上網查詢、實地考察、翻閱資料等方式獲取關於美食的相關信息,然後和家長合作,對收集到的美食信息進行處理,用自己的語言簡單描述美食的特點和由來,設計一份由「名稱、特色、由來、價格、代表商家、體驗地點和推薦人」等要素組成的「美食攻略」,用文字記錄自己的學習收穫。在「說美食」環節,孩子們和夥伴合作,說一說小吃的用料、特色、價格、品嘗地點及交通方式,講一講特色小吃背後的小故事,用上海話唱一唱有關上海特色小吃的童謠,用語言和夥伴分享自己的學習收穫。在「嘗美食」環節,孩子們既可以用照片記錄下自己品嘗美食時的歡樂心情,也可以用文字記錄下自己喜歡美食的理由。在「做美食」環節,孩子們和老師、夥伴合作,完成美食的製作,給自己製作的美食拍照留念,參加班裡的「美食作品展」……

一份攻略、一次分享,幾張照片、一場作品展,將課程評價無痕融入了孩子們學習的全過程,讓孩子們通過課程的學習了解上海的飲食文化,激發探究飲食文化的興趣,提高收集和處理信息、合作溝通、動手實踐的能力,增進親子感情。

讓我們來聽聽一位家長對課程的評價吧:「美食課程讓孩子們更好地接觸、了解了自己生活的城市,在吃、喝、玩、樂中提高興趣、增長見識,即關注了孩子們的情感體驗,也豐富了他們的學習經歷,是一種真正的快樂教育……」

五、課程領導:保障課程落實到位

學校特色課程的開發是一項科學規範的系統工程,必須建立由校長、專家、教師、學生、家長等組成的課程領導共同體,這是課程建設的重要保障。課程領導共同體成員相互尊重,相互依存,人人都是課程領導者,是課程領導的主體。

課程領導共同體的主體是多元的,在課程開發中行使各自的職責和任務。

校長是學校課程開發的主要決定者和第一責任人。在課程管理中,其職責是根據國家教育目標和學校的辦學思想,維護校本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的嚴肅性,監督和評估校本課程實施過程,發布校本課程質量信息。校長是課程領導共同體的核心,是上級有關部門的溝通者,是教師、社區等方面的聯絡者。校長的課程領導力直接影響校本課程的開發質量和實施效果。

課程專家是課程開發的指導者和研究者。幫助學校確定課程目標,形成校本課程開發的方案。指導參與共同體開發課程,編寫教材,指導學校實施課程的過程。幫助學校對教師進行專業的培訓,通過教師的學習——實踐——反思,不斷提高教師的校本課程的開發意識和能力。

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主導力量,對課程的有效實施、學生的學習質量評定具有專業自主權,同時對課程目標的實現、學生的發展承擔主要責任。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是第一個能發現課程在實施中問題的人,同時教師有義務將自己實踐的經驗向共同體提供、分享。

學生有權選擇課程的內容,有權對校本課程做出自己的評價,有權對自己所學的課程提出改進建議,也應主動配合教師完成課程任務。學生是課程的被接受者,也是參與實踐的主體和評價者。開發的校本課程學生是否喜歡,共同體成員要多聽學生的意見。

學生家長及有關的社區人員對學校課程應有知情權、評價權和建議權,並有責任為學校提供各種課程資源上的支持。家長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促進學校管理的民主化、科學化管理的途徑,學校要積極發揮家長的優勢,家長可以通過親子活動參與課程的實施,參與課程的評價。

課程領導共同體還包括一些與課程間接相關的社區人員,關心學校發展的熱心人。學校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為學校課程的開發服務。

學校組建由校長任組長,教學教育分管教導、課程辦主任、特長教師代表等組成的校本課程建設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對學校特色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和管理。徽寧路三小的課程研究團隊是由校長室、教導處、課程辦、專家組、實施組(教研組、年級組)構成。校長室是學校課程設計的指揮部。會同專家共同設計課程開發的目的、方案、課程實施的措施及管理。教導處是學校課程管理的專門行政機構,主要職責是執行、檢查、評估全校各門課程及各教研組的課程教學工作,組織協調各教研組與年級組的各項工作的關係,落實各項課程管理措施。課程辦要組織部分教師,根據課程開發的目的,建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校本課程開發價值取向,以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為目的,以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為追求,編寫特色課程。教研組或年級組要根據學校的整體安排,制定好學年及學期教學進度計劃、教學研究活動計劃和學生活動計劃,對教師教學活動進行指導,確保完成學校課程管理的各項要求,及時反映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教師的教學需求,研究學生的實際情況,為課程管理提供依據,注重各學科教師之間的合作,以促進課程合力的形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質課程 的精彩文章:

學校課程變革新樣態是這樣的!您贊同嗎?

TAG:品質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