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崔永元能否成為撼動中國電影市場的槓桿?

崔永元能否成為撼動中國電影市場的槓桿?

文/歐陽鋒

霸佔了娛樂版頭條好幾天的「崔永元揭秘娛樂圈骯髒真相」事件仍舊沒有消停的跡象,小崔在微博上向范冰冰道歉後,他接受了某自媒體採訪,首次詳細具體地還原了整件事背後的動機和經過。一個被朋友背後插刀的人能憤怒到什麼程度,我們算是長見識了,有的狗瘋起來會亂咬人,但作為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小崔對馮小剛、劉震雲兩人的所作所為雖然採取了報復的姿態,但仍保持著原則和底線,即「不會無中生有,所說的都是真話」。

通篇採訪看下來,必須說,崔永元對中國電影亂狀的觀察是無比犀利的,資本在狂歡,演職人員利字挂帥,觀眾其實最可憐,真心實意喜歡的明星跟著資本各種圈錢,不得不說,面對如此亂象有時只能一聲嘆息,僅此而已。

小崔是實誠人,他不避諱自己這麼揭露的動機「就是要整劉震雲和馮小剛,范冰冰出來擋子彈我也沒辦法」,是,他根本沒想過要當英雄,初衷不偉大也不單純,但如果不是他,或許我們還會繼續自我感覺良好,繼續裝睡,繼續自欺欺人。

小崔談論的「事實」照他的意思,是普遍現象,其中甚至還包括他的朋友,顯而易見,他這麼做會得罪無數圈內人,搞不好還會波及、害慘朋友,令人為小崔擔憂的是,子彈在擊中敵人命脈的同時,也會傷害和這場私人恩怨毫無關聯的人。

從個體的角度來說,小崔的言行是自私的,但從大局來看,他的揭秘讓人們從美夢中醒來,直視問題,客觀看待,如此言行實乃對中國電影未來的一劑良藥。

我們總說如今的華語電影充斥著爛片,但對於「為什麼這麼爛」的討論,常常是浮光掠影或是淺嘗輒止,很少觸及其本質。

這次被小崔爆出的「大小合同」,事件本身是否實錘已經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終於有人站出來解答了我們的疑惑。你看,有影響力的明星想的不是怎麼磨練提升演技,而是怎麼偷稅漏稅,位於金字塔頭部的人都這樣了,更別說底部只夠解決溫飽的N線演員。

它擊潰了我們對愛豆保有的幻想,他們心安理得地接受來自粉絲的崇拜,卻做著匪夷所思的勾當,想想就讓人心寒。我們說,事在人為,如果演職人員天天只想著賺錢,他們又怎麼會尊重演員這份職業?演藝圈的烏煙瘴氣與其怪罪體制,不如看看身處其中的人是否有為改變現狀努力過。

這種現狀有多難撼動?假設不是因為劉震雲馮小剛兩人的不道德行為,或許崔永元根本不會發聲,儘管他掌握著大量證據,知道著許多人不知道的真相。小崔心裡比誰都清楚,公報私仇的下場對誰都不利,你小崔是站在了道德制高點,成為輿論頂禮膜拜的對象,但也有很大概率成為那個圈子的「敵人」,把私人合同赤裸裸公布在社交網路上,以後誰還敢跟他談生意?搞不好哪天把柄就被當成復仇工具給整死。

這也說明了小崔不是那種會算計的人,他耿直,較真,就像他曾經主持過的節目《實話實說》所表達的那樣,人家說了,就是要整死你劉震雲和馮小剛,其他人如果被傷害了只能看命,不管怎樣都不能讓15年前的悲劇再度上演。

而馮小剛劉震雲兩人至今保持沉默,十分耐人尋味。馮小剛平時說話怎麼爽怎麼來,常常炮轟這個那個不留絲毫情面,或許這次真是理虧,沒有勇氣面對小崔氣勢洶洶的對峙,不得已只能選擇以靜制動,也或者是馮導演覺得沒有回應的必要。范冰冰就是小崔口中的「無辜被誤傷的」了,她跟崔永元本沒有任何糾葛,但作為《手機2》的演員不得不被迫上戰場面對子彈侵襲,再加上馮劉兩人繼續裝傻,范冰冰這個靶子是當定了。

無奈小崔說的也是事實,范冰冰雖然能博到一點同情分,但在現實社會裡,這種同情是非常脆弱和不堪一擊的,看看跟范冰冰有業務關係的公司股票全線飄綠就知道輿論的真實態度。隨著有關部門的介入,「范爺」的未來著實令人感到不夠明朗。

縱觀整篇採訪通稿,除了對整個事件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再來就是真切地體會到小崔對電影的熱愛。這種熱愛不是說我看了幾部別人沒看過的電影,或是對電影理論達到如何如何的精通,而是說,他是真的在乎中國電影的發展,對如今爛片泛濫、市場準則欠缺的現狀恨鐵不成鋼,他的思考同樣是充滿思辨和深度的,對年輕一代電影人,他寄予了很多希望:「FIRST影展,看那個看的很上癮,就覺得這些年輕人,他們就把從一代到五代全部埋葬了,到這裡都沒有辦法算。到底是第六代還是第七代,不是,混雜的太厲害了,什麼時候的電影概念都有,」、「其他的電影節我待不住,參加一場論壇,或者比劃一下就走了。FIRST幾乎每一部電影我都看,我真的是喜歡。因為它特別的堅定,這些製作者,這些孩子,特別堅定,有點像歐洲電影的感覺。」

他對電影應該始終保持著藝術觀感有著固執的堅持:「而且我覺得看電影的人也已經不把那個當作去欣賞藝術,弄桶爆米花嚼,喝著可樂,每個人的手機都亮著,電影院裡面一片亮,還接電話,還發簡訊,女的還躺男的懷裡,這是什麼地方,誰還去,」這是個娛樂至死的年代,大概也只有小崔這種「跟不上潮流」的人會懷念從前電影院大家專註看完一場電影的情景。身為一枚影迷,小編對小崔的這番話頗有共鳴,的確,電影的純粹這些年被資本衝擊得體無完膚,雖然二者不衝突,但如果資本傷害到了電影本身,這一定不是健康的共生關係。

這件事究竟會如何收尾,前景尚不明,但不管怎麼說,希望藉助這次的風波,中國電影市場能迎來一場動其筋骨的改革,從演員到電影公司,從觀眾到宣發模式,每個環節都存在很大的改良餘地。也希望輿論不要被各種言論帶偏,越是混亂,越需要定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唯有把關注點更多放在電影本身而不是范冰冰、崔永元或馮小剛等個體的糾紛身上,才能形成理性的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五郎 的精彩文章:

明星愛開餐廳!韓寒吳昕店裡1頓飯,買不起Baby家2杯奶昔?

TAG:楊五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