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遍全國的花間堂人文客棧,如今進軍烏鎮市場了

紅遍全國的花間堂人文客棧,如今進軍烏鎮市場了

有一個古鎮,雖然早已被規整的丟了當初的人情味,卻依舊被口口相傳著,它就是烏鎮。

有人認識它,僅僅因為它在江南的古鎮榜上名列前茅,1300多年的歷史,小橋流水人家,集結了古鎮元素所有的精華;

有人認識它,來自那部《似水年華》,所以有人說,去這裡,是為了看文和英待過的地方,為了一個情結;

有人認識它,來自黃磊,來自烏鎮戲劇節,一年一度,不是為了跟明星擦肩,而是真正地和藝術對話。

有人認識它,來自一個會議,一個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駐紮地。

烏鎮是我唯一一個走過四季的古鎮,從小學就已經熟識它,但你要問我最喜歡哪個季節,我竟一時回答不出來,因為每個季節每個時刻都有它特定的美好,晴天雨天下雪天都有它獨特的魅力,每一次的駐足都有不一樣的感受,總有一個理由讓我對這個古鎮情有獨鍾。

在烏鎮景區外,一條網紅子夜路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粉牆黛瓦、馬頭牆、木格窗,這些江南傳統建築文化元素都在這裡一一可以看到,而在子夜路的東面,烏鎮悅景庄花間堂就藏在此地,如果你也是個有情懷的人,愛生活,愛旅行,愛懷舊,還有那麼點點文藝氣息,那麼你一定會愛上這個叫「花間堂」的地方。

烏鎮的悅景庄花間堂5.28號才對外營業,所以現在上「京東」都可以購買到優惠的套餐,這等好事別怪我沒告訴你哦。

花間堂,自然不缺花花草草,在陽光燦爛的地方,養花種草,不問世事。

走進大堂,彷彿穿越千年回到了唐朝,傳統的中式設計,配上暖黃色的燈光,十分契合搭調,融入其中,讓人不自覺就能感受到一份儒雅低調,內心自然而然就平靜下來。

好的酒店於人,是一間美學課堂,都是人生中不錯的體驗。

日式榻榻米休息區更是佛系青年的大愛,簡約安靜的客棧更是心之所歸。

每一家花間堂都有一處花間美物的收藏館——花間瓷、花間禮、文創小物、精美配飾……在這裡,所有眷戀的花間生活,全都可以一一買回家收藏使用。

花間堂還聯手「飛鳥和新酒」草木染,加入了草木染的諸多展品和元素,在花間堂的客房及場景陳列、日常的手作活動中都能體驗到藍染的趣味和傳統工藝之美。

特別鍾愛這些小物件,純凈柔和,散發出草木清香,正如歲月漂洗後的顏色,有一種寧靜的、生活的味道。

最好的心靈棲息地,莫過於有一個開滿花花草草的小院,它不需要很大,只願每天都有陽光照下,四季里都有花香瀰漫。

旅途中奔波得累了,在這裡休憩一番瞬間打滿雞血,待走過人世間的擁擠,看盡人世繁華後,只有這裡,永遠都是寧靜、美好的所在。

若遇上大晴天,在這裡喝一杯清茶曬太陽必是極好,若遇上下雨天,聽聽雨聲發發獃,讓浮躁的心安靜下來。

這裡對每位入住的客人都有一個福利,就是可以自助在茶室聊天喝茶,珍藏一屋子的歡聲笑語。

也可以在多多的麵包樹點上一份為當地「定製」的特色甜品,讓自己忙碌的日子放慢腳步,靜靜感受生活的愜意與美好。

轉角處是一個室內兒童遊樂區,用樂高搭起來的圍牆和泡泡池,特別柔軟而舒服,寶爸寶媽們可喜歡把自己的娃往這裡送,帶娃遊玩兩不誤。

花間堂的茴香餐廳是很多花粉們所熟悉的,巨大的落地窗讓室內變得敞亮,陽光充足的時候會自動過濾掉太猛烈的日光,撒進空間的都是溫柔光線。

桌椅、擺件等傢具都採用了雕有簡單花紋的木質材質,在刺繡面料的靠背、盆景的襯托下更加凸顯出唐風的大氣。

在庸常的世界裡,是美食讓人閃閃發光,每一道美食都經過廚師細心加工後才呈上餐桌,帶著花間堂獨特的味道。

拾級而上,走入我的閨房,此刻深深感受到了東方美學這個詞在酒店精神中的蘊含。

房間將淳樸秀美的水鄉風景與美學恰如其分地融合,將唐朝美學與日式意境所結合起來。

坐在房間的沙發上,泡一杯暖暖的茶,可以讓你消除一天的煩惱,願你我可以帶著最微薄的行李和最豐滿的自己在世間流浪。

這裡的每一樣精緻的小物品都深深地吸引著我,

那是一種意境也是一種心境,

是一個可以讓人安靜下來修身養性的地方。

泡一個溫暖的熱水澡,洗去一身的疲憊。

住過很多家星級酒店,但不得不提花間堂的睡衣真的超級舒服,足以看出酒店非常注重品質感。

房間外面還有戶外陽台,偉大詩人尼采曾經說:「我們走得太快,是該停下來等等自己的靈魂了。」

你有多久忽略了身邊的花開與花落,讓我們試著放慢腳步去體會周遭平凡事物的美好,把生活還給自己,讓生命進入合理的節奏,遠離喧囂越遠,離你的心就越近。

花在堂間,人在花間,怪不得無數住過的人都會說:這是一個幻想出來的客棧,一座花叢中長出來,可以把客棧當做旅行目的地的房子,每一朵花開都令人欣喜,每一段記憶都值得珍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小嫻 的精彩文章:

當鉑瑞遇上優美的曲線,是一堂很好的美學課

TAG:沈小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