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容應考標誌社會進步

從容應考標誌社會進步

一年一度的高考於6月7日準時來臨。據稱,今年全國共有975萬名高考學生,創下了近8年來的考生人數新高,比去年增加了35萬人,多數考生為2000年出生。有報道指出,作為新世紀出生的第一批考生,千禧寶寶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備受關注。由於千禧年新生兒的增多,導致小升初、初升高的競爭也異常激烈。但作為考生,千禧寶寶們卻顯得比較淡定從容,有的學生考前還在打手機遊戲放鬆。

對於這種淡定從容,某位考生甚至用了比較時興的詞語來形容自己對高考的感受——佛系應考。在這位考生看來,高考雖然還是升學的獨木橋,卻不是人生的獨木橋。「雖然學歷很重要,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個人,如果有想法,有很多條路都可以取得成功。」作為這位考生觀念的某種印證,近日也有媒體對2萬餘名「00後」高考考生,以及考生家長和其他網友發起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半數的「00後」考生不認為「高考可以改變命運」,70.7%的家長認為,參加高考最重要的是「增長經歷」。

高考,是社會的共同話語。作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的共同經歷和共同記憶,很自然地,每逢高考都有許多人回憶自己當年的高考情景。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這些「前輩」的回憶文章,幾乎無一例外地對當年的學習考試經歷不以為苦,或者是苦而不自知。比如,「作為山東考生,我本人對網傳的山東考生的苦沒有太多感受」「因為沒有太強的目標感,備考時倒不太焦灼,本來是容易顧慮的人,考前卻有著少見的輕鬆,安安穩穩睡,按部就班考」「學習壓力肯定有,但歡樂的氛圍把壓力消解了大半。就這樣到了高考那一天。踏進考場的那一刻內心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我們準備了這麼久就是為了這一天,可這一天就跟平常的模擬考試沒什麼區別」「我當然偷看過武俠小說,違反規定在午休時間打過球,還寫過詩和小說,那是最不花錢的愛好。事實上,我想起高中生涯,一直覺得過得很愉快。」

當然,也並非每個人回憶起高中和高考時刻,都能如此淡定,但細細回顧那些所謂刻骨銘心或者痛苦煎熬的回憶,卻大多源自與高考和學習無甚必然關聯的其他事情。這些來自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人們的從容回憶,一方面如普希金所言,是「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的某種反映,另一方面,也很好地說明了實行了41年的高考制度,甚至與之配套的高中學習制度,並未對學生和考生造成想像中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壓。高考仍然是人們可以自我把握夢想,即使夢想破碎也被認可的社會流動方式。更關鍵的是,高考改革的穩健性和高考傳統的連續性,讓這種「仍然」持續了41年。出於這種穩健和連續,我們也可以想見,若干年後當考生回憶起2018年的高考,也不會和前輩的從容有太大的區別。

這並不是說高考不需要改革,高考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效率與公平。但無論高考考試和招生如何改革,高考長期以來帶給國人、帶給考生的那種令人穩定、從容、自信的優點,只能增強、不會削弱。在審慎、穩健的高考改革精神指引之下,無論是「前輩」們的苦而不自知,還是新生代考生的從容應考,都是高考公開、公正,有延續、有傳承的註腳。保障考生和公眾信賴多年、令人平靜從容的心理預期,高考改革才能揚長補短、行穩致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數字絲路,為世界發展提速
神經毒劑事件:前俄羅斯情報官員女兒希望回國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