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發展成熟、形制多樣的唐硯

發展成熟、形制多樣的唐硯

歷史翻過了魏晉南北朝動蕩的朝朝代代,隋朝統一了中國,結束了南北的割據,同時東西文化,南北風俗匯聚長安、洛陽,社會高度開放自信。經濟繁榮,使得唐代所有的產品器物極具個性,且多有胡氣(指受西邊國邦的影響)。唐詩的成熟,佛教的昌盛,主流統治階層對於書法的狂熱追求,使得文具,特別是唐代的硯台,得以發展成熟。

唐代硯的器形首推箕形硯,早唐的箕形硯硯首部位圓形較多,盛唐箕形硯強調形態的大度飄逸,邊沿線條富有彈性,造型洗鍊充滿張力,今人觀之有現代感且文氣。晚唐至五代硯足漸低平,硯池三邊開始有拆線,相對內斂且時有淺刻花紋裝飾。唐人制硯重硯的造型之美,重硯「勢」和重硯的「氣息」,而這種「勢」與「氣」影響了後世一千多年,我個人理解為這是大唐留給我們今人的文脈遺風。

圖1▲唐虢州石箕形硯

圖2▲晚唐澄泥硯

唐代硯的硯材也有很多品種,硯材產地幾乎覆蓋半個國土,目前所知有銀質、銅質、端石、 歙石、虢州石等,被大量使用的是澄泥硯。其中虢州澄泥硯,許是因虢州地處進出長安和洛陽的京畿之地,故多見於關中河洛地區,以鱔魚黃品種最為優質。

圖3▲唐代虢州箕形澄泥硯

唐人所制辟雍硯,其代表作品—唐代白瓷辟雍硯。辟雍是周代的太學,其建築外觀呈圓形,建築外圍有環形水池,前門處有便橋以便通行,辟雍硯中間高處為磨墨處,呈圓形,四周凹陷以貯水,形制與辟雍類似,故而有此雅稱。多足的辟雍硯多達二十多隻足,顯得華貴大度。具有承天立地之氣。另唐三彩的成熟發展使得出現了三彩硯,可能是麗人們用於描眉的黛硯。

圖4▲唐代白瓷辟雍硯

圖5▲唐代荷葉形陶硯

唐代的龜形硯形制多樣,出於對神龜的崇尚,使唐人的能工巧匠能夠熟練把握龜的神態,並把這種神氣表達到硯的造型和應用上,使得龜的小心翼翼活靈活現。硯蓋多為八卦圖案,是源於河圖洛書之意。

圖6▲唐龜形陶硯

唐代的硯池總是以風字箕形為基本形態的。唐人的自信、天趣,使他們創作出鴛鴦形硯、蛙形硯等,可以說立意獨特,不失文氣。還出現了奇特的硯形,陶質十二峰硯,其山勢雄奇,錯落有致,塑有力士或龍頭。

圖7▲唐代十二峰陶硯 拼接圖8

晚唐時期,箕形硯慢慢地變化,發展成為更利於手指把握,便於放置於案頭的抄手硯了,而迎接的便是另一個朝代了。

作者:焦書暉 文字編輯:劉曉萌 美術編輯:劉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文投 的精彩文章:

TAG:清風文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