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科學家意外發現將二氧化碳轉變為乙醇的方法,溫室效應有望減緩

科學家意外發現將二氧化碳轉變為乙醇的方法,溫室效應有望減緩

目前,給人類帶來較大困擾的環境問題便是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而導致溫室效應以及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則是我們生活常會接觸到的二氧化碳。

科學家意外發現將二氧化碳轉變為乙醇的方法,溫室效應有望減緩

近期,科學界傳來了一則令人喜悅的消息:坐落于田納西州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成功研究出了將二氧化碳轉化為乙醇的方法。這項研究成果隨後被刊登在科學期刊上。

說起新發現的將二氧化碳轉化為乙醇的方法,實驗室科研人員表示,這是他們在進行其他實驗時的意外收穫。實驗前,原本是計劃將銅和碳排放在硅質平面上,通過運用納米技術,在充滿二氧化碳的氣體環境中將實驗原料轉變為可被利用的燃料。

科學家意外發現將二氧化碳轉變為乙醇的方法,溫室效應有望減緩

但在實驗過程中,實際出現的實驗現象卻與科研人員預想中的現象有些許區別,在進行實驗的第一階段,科研人員便發現二氧化碳被轉變成了乙醇,這完全在科研人員意料之外。雖然實驗沒有出現預期結果,但無意中發現了將二氧化碳轉變為乙醇的方法,也令人頗感驚喜。

對此,橡樹嶺國家實驗納米材料科學的專家Adam Rondinone總結到,利用生活中簡單且易得的材料,運用納米技術對它們進行排序,便能有效地將二氧化碳轉變為乙醇,在整個反應過程中,不會任何污染空氣的氣體。

科學家意外發現將二氧化碳轉變為乙醇的方法,溫室效應有望減緩

同時,科學家分析到,二氧化碳轉變為乙醇的反應能夠隨時進行,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對於外部實驗設備的要求也不高。運用此方法,既能十分有效地利用生活中的能源,避免能源浪費,同時,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的難題也能迎刃而解,一舉兩得。

科學家意外發現將二氧化碳轉變為乙醇的方法,溫室效應有望減緩

此外,也有學者提出,二氧化碳轉變乙醇這一反應可以隨時進行也可以隨時結束,未來,這一方法或可被發展成儲存額外電量的新方式,廣泛應用於承載與儲存多餘電量方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宇宙探索者 的精彩文章:

全球年產量只有10克的物質,2克的價值高達300萬人民幣
神秘地下通道被發現,或為瑪雅人遺留,能通向南美洲多地

TAG:科學宇宙探索者 |